一种紧凑型流体阀装置、流体传输系统及无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488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紧凑型流体阀装置、流体传输系统及无人设备,涉及流体传输的技术领域,该流体阀装置包括进液管路与出液管路,进液管路内部中空形成有进液通道,出液管路内部中空形成有出液通道,出液管路与进液管路至少部分套装配合,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过液腔连通,过液腔活动设置有堵塞件,并通过弹性复位件作用于堵塞件使其保持在关闭位置,而进液通道足够压力的情况下,堵塞件能够运动至开启位置,使进液通道与出液通道连通,提供流体防漏功能。而进液管路与出液管路通过采用套设配合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流体阀装置的安装空间,让管路设计更为合理,从而提高流体阀装置的通用性。从而提高流体阀装置的通用性。从而提高流体阀装置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流体阀装置、流体传输系统及无人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流体传输的
,尤其涉及一种紧凑型流体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阀门是流体传输系统中的一个控制部件,其是利用一个活动部件来开、关或部分地挡住一个或更多的开口或通道,使液流、空气流或其他气流或大量松散物料可以流出、堵住或得到调节的一种装置。
[0003]以液体防漏阀为例,防漏阀在流体传输系统的应用中,在压力大于某一阈值的情况下,防漏阀会打开以使流体传输通道连通,而在压力小于该阈值的情况下,防漏阀则关闭,起到防止流体滴漏的作用。但是,现有的防漏阀结构较为复杂,体积较为庞大,通用性较差,使防漏阀不利于在系统设备中的安装,防漏阀难以应用在已经布置好的流体输送系统当中,让流体输送系统及相应的设备必须根据防漏阀作出结构上的改变,不管是流体传输系统还是相应的设备都必须为其预留足够的安装空间,增加了装配工作量的同时,还存在一定影响系统及设备性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型流体阀装置、流体传输系统及无人设备,通过优化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流体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管路(10),内部中空形成有进液通道(11);出液管路(20),内部中空形成有出液通道(21),所述出液管路(20)与所述进液管路(10)至少部分套装配合,所述进液通道(11)与所述出液通道(21)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过液腔(51)连通;堵塞件(30),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过液腔(51)内;所述堵塞件(30)具有关闭位置以及至少一个开启位置,关闭位置状态下,所述堵塞件(30)堵塞在所述进液通道(11)与所述出液通道(21)之间,开启位置状态下,所述进液通道(11)与所述出液通道(21)连通;弹性复位件(40),作用于所述堵塞件(30),所述弹性复位件(40)用于提供所述堵塞件(30)往关闭位置方向运动复位的作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流体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通道(21)的容积大于所述进液通道(11)的容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凑型流体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路(10)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进液段(12)以及第一出液段(13),所述第一进液段(12)与所述第一出液段(13)呈角度设置;所述出液管路(20)包括第二进液段(22)以及第二出液段(23),所述第二进液段(22)与所述第二出液段(23)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出液段(13)与所述第二进液段(22)套设配合并通过所述过液腔(51)连通,所述第一进液段(12)与所述第二出液段(23)往不同方向延伸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流体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盖(50),其内部形成所述过液腔(51),且所述压盖(50)的一端开设有连通所述过液腔(51)的开口;当所述出液管路(20)套设在所述进液管路(10)的外部时,所述压盖(50)形成所述开口的一端可拆卸地盖设在所述出液管路(20)的端部;当所述进液管路(10)套设在所述出液管路(20)的外部时,所述压盖(50)形成所述开口的一端可拆卸地盖设在所述进液管路(10)的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凑型流体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抵压件(60),所述抵压件(60)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61);当所述出液管路(20)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黄伟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