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和线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48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和线缆组件,包括线缆芯部以及由内向外依次包裹在线缆芯部的外周面上的第一屏蔽层、第一吸波层、编织层和保护层;其中,第一吸波层由软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和线缆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音视频传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缆和线缆组件。

技术介绍

[0002]HDMI传输线缆作为主要的音视频传输媒介,能够传输8K超高清数字音频和视频,广泛应用于音视频领域,同时,8K超高清视频的高速传输信号、以及更加复杂的电磁环境带来了严峻的信号干扰和电磁兼容的问题,但是,现有的HDMI传输线缆屏蔽结构以及接口结构的电磁骚扰(EMI)和电磁抗干扰(EMS)的能力无法克服目前技术带来的信号干扰和电磁兼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和线缆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高清视频传输时带来的信号干扰以及电磁兼容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线缆,包括线缆芯部以及由内向外依次包裹在线缆芯部的外周面上的第一屏蔽层、第一吸波层、编织层和保护层;其中,第一吸波层由软磁

石墨烯复合材料制成。
[0005]进一步地,第一吸波层的厚度为W1,其中,0.1mm≤W1≤1mm。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芯部(1)以及由内向外依次包裹在所述线缆芯部(1)的外周面上的第一屏蔽层(2)、第一吸波层(3)、编织层(4)和保护层(5);其中,所述第一吸波层(3)由软磁

石墨烯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线缆芯部(1)包括绞合传输线(11),所述绞合传输线(11)包括:传输线芯部(111)以及由内向外依次包裹在所述传输线芯部(111)的外周面上的第二吸波层(112)、第二屏蔽层(113),且所述第二屏蔽层(113)与所述第一屏蔽层(2)电气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波层(3)的厚度为W1,其中,0.1mm≤W1≤1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波层(3)的厚度W1为0.4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波层(112)由软磁

石墨烯复合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波层(112)的厚度为W2,其中,0.1mm≤W2≤1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波层(112)的厚度W2为0.4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合传输线(11)为多个,多个所述绞合传输线(11)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绞合传输线(11)相外切地设置,且各所述绞合传输线(11)与所述第一屏蔽层(2)的内壁面均相内切地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合传输线(11)为多个,各所述绞合传输线(11)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位于同一个圆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层(2)和所述第二屏蔽层(113)均由铝箔制成,且所述第一屏蔽层(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屏蔽层(113)的厚度。10.一种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所述线缆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所述线缆的端部除去一部分所述保护层(5),以使所述编织层(4)裸露;双导铜箔(6),所述双导铜箔(6)包裹在所述线缆的端部处的所述编织层(4)的外周侧;接口结构(7),所述接口结构(7)通过所述双导铜箔(6)与所述线缆的端部处的所述编织层(4)电气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结构(7)包括:壳体(71),所述壳体(71)由马口铁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友连杨国全俞鸣园曹亚曦王克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创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