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可调控负压引流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48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引流瓶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腹腔可调控负压引流瓶,包括瓶体、与瓶体连通的负压弹力囊以及与瓶体刚性连接的警报机构,其中,负压弹力囊的顶部设置有金属导体;警报机构包括电池、蜂鸣器以及断开的导线,导线的断开的两端点均连接有金属块;金属导体与两端的金属块接触时,电池与蜂鸣器形成闭合回路,瓶体处于负压状态时,负压弹力囊被压缩,当瓶体内外的气压平衡时,负压弹力囊回弹伸长,金属导体与两个金属块接触,使得蜂鸣器通电发生警报声,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处理,再次建立有效负压。本负压引流瓶,通过负压弹力囊回弹将金属导体与两个金属块接触的方式,使得蜂鸣器通电,灵敏度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可调控负压引流瓶


[0001]本技术属于引流瓶
,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腹腔可调控负压引流瓶。

技术介绍

[0002]肠胃手术中常放置腹腔引流管,用于及时排出腹腔炎性渗出液,通过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及颜色,可监测患者腹腔感染程度及术后出血、肠漏等并发症。然而由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患儿的小龄性,易哭闹乱动,传统腹腔引流装置若出现引流管松动或引流装置漏气,引流失效,腹腔液体不能及时向外引流,常导致患儿术后恢复较差,甚至手术失败,因此,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可以再次形成负压的引流装置。
[0003]但是目前的负压引流装置,使用时,需要人工多次检查引流瓶是否处于负压状态,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比较大,也存在发现不及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腹腔可调控负压引流瓶,当瓶内负压较小时,可以及时且自动地发出提醒。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腹腔可调控负压引流瓶,包括:瓶体;
[0006]与瓶体连通的负压弹力囊,所述负压弹力囊的端部设置有金属导体;
[0007]与瓶体刚性连接的警报机构,所述警报机构包括电池、蜂鸣器以及断开的导线,所述导线的断开的两端点均连接有金属块;所述金属导体与两端的金属块接触时,所述电池与蜂鸣器形成闭合回路;以及
[0008]与瓶体连通的调压机构,用于调节瓶体内的气压并形成负压。
[0009]可选地,所述负压弹力囊为波纹管状的弹性橡胶体。
[0010]可选地,还包括与瓶体连通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止水夹。
[0011]可选地,所述调压机构包括气囊以及分别与气囊的两端口连通的两个单向阀。
[0012]可选地,所述瓶体的顶部设置有瓶口一、瓶口二和瓶口三。
[0013]可选地,所述警报机构与瓶体热粘固定或胶粘固定。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腹腔可调控负压引流瓶,瓶体处于负压状态时,负压弹力囊被压缩,随着引流瓶内的渗出液增多或者出现漏气的情况,使得瓶体内外的气压平衡,此时,负压弹力囊回弹伸长,从而使得负压弹力囊端部的金属导体与两个金属块接触,使得蜂鸣器通电,发生警报声,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处理,再次建立有效负压。另外,本负压引流瓶,通过负压弹力囊回弹将金属导体与两个金属块接触的方式,使得蜂鸣器通电,灵敏度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推广基层医院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负压引流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负压弹力囊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0、瓶体;101、瓶口一;102、瓶口二;103、瓶口三;20、负压弹力囊;201、金属导体;30、警报机构;301、电池;302、蜂鸣器;303、导线;304、金属块;305、壳体;40、引流管;401、止水夹;50、调压机构;501、单向阀;502、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腹腔可调控负压引流瓶,包括:瓶体10、与瓶体10连通的负压弹力囊20、与瓶体10刚性连接的警报机构30以及与瓶体10连通的,其中,负压弹力囊20的顶部设置有金属导体201;警报机构30包括电池301、蜂鸣器302以及断开的导线303,导线303的断开的两端点均连接有金属块304;金属导体201与两端的金属块304接触时,电池301与蜂鸣器302形成闭合回路;调压机构50用于调节瓶体10内的气压并形成负压。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腹腔可调控负压引流瓶,瓶体10处于负压状态时,负压弹力囊20被压缩,随着引流瓶内的渗出液增多或者出现漏气的情况,使得瓶体10内外的气压平衡,此时,负压弹力囊20回弹伸长,从而使得负压弹力囊20端部的金属导体201与两个金属块304接触,使得蜂鸣器302通电,发生警报声,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处理,再次建立有效负压。另外,本负压引流瓶,通过负压弹力囊20回弹将金属导体201与两个金属块304接触的方式,使得蜂鸣器302通电,灵敏度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推广基层医院使用。
[0022]本实施例中,负压弹力囊20为波纹管状的弹性橡胶体,如此,负压弹力囊20在径向上的刚度明显大于轴向上的刚度,当负压弹力囊20内形成负压时,其更容易被轴向压缩,确保金属导体201能够及时接触到两个金属块304,可靠性较高。
[0023]本负压引流瓶还包括:与瓶体10连通的引流管40和调压机构50,其中引流管40远离瓶体10的端部与患者腹腔连通,引流管40上设置有止水夹401,用于瓶体10调节负压时,暂时阻断引流管40流通,还能够调节引流管40的流通速度;
[0024]瓶体10连通用于调节瓶体10内的气压,具体地,调压机构50包括气囊502以及分别与气囊502的两端口连通的两个单向阀501,使得气囊502只能吸进瓶体10内的气体排放到外界。
[0025]本实施例中,瓶体10的顶部设置有瓶口一101、瓶口二102和瓶口三103,瓶口一101、瓶口二102和瓶口三103分别用于连接导流管、调压机构50和负压弹力囊20,其中,瓶口二102的高于瓶口一101和瓶口三103,警报机构30固定在瓶口二102上,使得警报机构30的两个金属块304位于负压弹力囊20的上方。
[0026]可以在将电池301、蜂鸣器302以及断开的导线303设置于长方体状的壳体305内,两个金属块304露出壳体305,并且两个金属块304与壳体305胶粘固定,然后壳体305通过一体成型的套圈,套设在瓶口二102的外周,再通过热粘或胶粘固定。
[0027]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限于这些例子;在本申请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
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申请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他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0028]本申请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本申请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申请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可调控负压引流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0);与瓶体(10)连通的负压弹力囊(20),所述负压弹力囊(20)的端部设置有金属导体(201);与瓶体(10)刚性连接的警报机构(30),所述警报机构(30)包括电池(301)、蜂鸣器(302)以及断开的导线(303),所述导线(303)的断开的两端点均连接有金属块(304);所述金属导体(201)与两端的金属块(304)接触时,所述电池(301)与蜂鸣器(302)形成闭合回路;以及与瓶体(10)连通的调压机构(50),用于调节瓶体(10)内的气压并形成负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可调控负压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弹力囊(20)为波纹管状的弹性橡胶体。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轶赖登明舒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