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道路施工防护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道路施工防护结构,包括隔音组件、底板和若干外防护单元,所述隔音组件用于将施工场地产生的噪音进行内外隔绝,所述底板用于隔音组件固定与外层防护,若干外防护单元、橡胶弹簧和弹性连接件之间组成用于隔音组件的防碰撞吸能保护结构,若干外防护单元、橡胶弹簧和弹性连接件之间组成用于隔音组件的防碰撞吸能保护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设外防护单元、橡胶弹簧和弹性连接件,在隔音墙外层形成六边形防护网,结构细致紧凑,兼具弹性吸能与溃缩吸能特性,能够在发生碰撞时用产生的动能变形来吸收碰撞时的冲击力,从而提供优异的隔音墙外层防撞保护,保证吸声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吸声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吸声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施工防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防护
,具体为一种道路施工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道路施工防护措施一般是在施工现场设置防护栏,大型施工场地通常设置围挡,且通常与安全锥桶、爆闪灯等安全防护设施一同施行。防护栏、围挡的设置主要起到隔离施工场地内外,起到施工防护的作用,强化施工路段的安全防护。
[0003]道路施工噪声主要是由于建筑机械造成的,产生的噪声通常都会超过国家施工噪声的临界值,会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传统的防护栏、围挡等道路施工防护结构无法解决施工噪音污染问题,现有的噪音污染防护措施是搭设隔音墙,如高架路上的隔音墙,该隔音墙的设置能够很好的减弱、降低一定区域内的噪声影响。现有隔音墙技术通常采用穿孔板吸声结构,将隔音墙技术应用到道路施工防护栏、围挡上,是能够较好的解决施工噪声问题,但现有的穿孔板吸声结构缺乏有效的外层防护,道路施工时占地面积大,易造成通行拥挤,易导致通行车辆与围挡磕碰,从而造成吸声结构的破坏,影响降噪效果。
[0004]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道路施工防护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施工防护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道路施工防护穿孔板吸声结构缺乏有效的外层防护,道路施工时占地面积大,易造成通行拥挤,易导致通行车辆与围挡磕碰,从而造成吸声结构的破坏,影响降噪效果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道路施工防护结构,所述道路施工防护结构包括:
[0010]隔音组件,所述隔音组件用于将施工场地产生的噪音进行内外隔绝;
[0011]底板,所述底板用于隔音组件固定与外层防护;
[0012]若干外防护单元,若干外防护单元分别通过一个橡胶弹簧均匀布置在底板的外侧壁上,且相邻的两个外防护单元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万向连接,若干外防护单元、橡胶弹簧和弹性连接件之间组成用于隔音组件的防碰撞吸能保护结构;
[0013]所述外防护单元整体为正六边形结构,所述弹性连接件的轴向与外防护单元的对角线方向一致。
[0014]进一步地,所述隔音组件依次由穿孔吸音板、第一吸音层、第二吸音层、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组成。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音层为吸音无妨布,所述第二吸音层为铝蜂窝芯,所述第一隔音层为隔音棉,所述第二隔音层为隔音毡。
[0016]进一步地,所述道路施工防护结构还包括立柱和底座,所述立柱为H型钢立柱,所
述立柱等距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板固定于两个立柱的凹槽之间。
[0017]进一步地,所述外防护单元包括六边形吸能基板、吸能支撑件和万向节,所述六边形吸能基板包括拱形板,所述拱形板的外缘上连接有六边形中空内凹板,所述六边形中空内凹板的六个角上分别设置一个万向节;
[0018]所述吸能支撑件包括连接于拱形板底部的上环板,所述上环板的底部连接有从上到下壁厚由大到小的应力筒,所述应力筒的外壁上设有吸能槽;
[0019]所述应力筒的底部与橡胶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六边形中空内凹板的底端与橡胶弹簧的顶端接触。
[0020]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套筒、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所述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的长度、大小一致,所述套筒内设有与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相适配的中孔通道,所述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抵接于中孔通道内,所述套筒内对应中孔通道的外围周向设有若干缓冲通道,所述缓冲通道与中孔通道之间通过滑动腔连通,所述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上均设有与滑动腔相适配的连接部,靠近滑动腔内的两个连接部的中部外壁上均设有与缓冲通道滑动配合的滑动块,各缓冲通道内前后均预置有一个缓冲用弹簧,所述套筒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一个与缓冲通道相适配的套塞,所述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的外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外防护单元的轴向对角万向连接。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施工防护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将隔音墙技术应用到道路施工防护结构上,能够在提供道路隔离防护的同时,降低施工噪音对周围区域内的影响,避免附近居民与行人受施工噪音干扰,通过增设外防护单元、橡胶弹簧和弹性连接件,在隔音墙外层形成六边形防护网,结构细致紧凑,兼具弹性吸能与溃缩吸能特性,能够在发生碰撞时用产生的动能变形来吸收碰撞时的冲击力,从而提供优异的隔音墙外层防撞保护,保证吸声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隔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外防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外防护单元与弹性连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弹性连接件的剖视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套筒的侧视图。
[0030]图中:100、隔音组件;101、穿孔吸音板;102、第一吸音层;103、第二吸音层;104、第一隔音层;105、第二隔音层;200、底板;300、外防护单元;301、六边形吸能基板;3011、拱形板;3012、六边形中空内凹板;302、吸能支撑件;3021、上环板;3022、应力筒;30221、吸能槽;303、万向节;400、橡胶弹簧;500、弹性连接件;501、套筒;5011、中孔通道;5012、缓冲通道;5013、滑动腔;502、第一套杆;503、第二套杆;504、连接部;505、滑动块;506、缓冲用弹簧;507、套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实施例
[0033]如图1
‑
6所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道路施工防护结构,道路施工防护结构包括隔音组件100、底板200、若干外防护单元300、橡胶弹簧400和弹性连接件500。
[0034]为解决传统的道路施工防护护栏无法解决的施工噪音污染问题,本专利技术在传统的防护护栏结构上增设隔音组件100,隔音组件100的设置主要起到内外隔绝施工场地产生的噪音作用,通过隔音组件100进行吸音隔音,避免施工场地产生的噪音对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0035]为增强基础结构,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底板200,该底板200的作用是用于固定隔音组件100,同时该底板200还能对隔音组件100起到外层防护的作用,该底板200可采用聚碳酸酯耐击板,又称PC板,PC板具有耐冲击、阻燃的特性,6mm厚的PC板平均隔声量21.5dB,隔声指数24dB,主要优点制作方便,有一定隔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施工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施工防护结构包括:隔音组件(100),所述隔音组件(100)用于将施工场地产生的噪音进行内外隔绝;底板(200),所述底板(200)用于隔音组件(100)固定与外层防护;若干外防护单元(300),若干外防护单元(300)分别通过一个橡胶弹簧(400)均匀布置在底板(200)的外侧壁上,且相邻的两个外防护单元(300)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500)万向连接,若干外防护单元(300)、橡胶弹簧(400)和弹性连接件(500)之间组成用于隔音组件(100)的防碰撞吸能保护结构;所述外防护单元(300)整体为正六边形结构,所述弹性连接件(500)的轴向与外防护单元(300)的对角线方向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组件(100)依次由穿孔吸音板(101)、第一吸音层(102)、第二吸音层(103)、第一隔音层(104)和第二隔音层(105)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音层(102)为吸音无妨布,所述第二吸音层(103)为铝蜂窝芯,所述第一隔音层(104)为隔音棉,所述第二隔音层(105)为隔音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施工防护结构还包括立柱和底座,所述立柱为H型钢立柱,所述立柱等距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板(200)固定于两个立柱的凹槽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单元(300)包括六边形吸能基板(301)、吸能支撑件(302)和万向节(303),所述六边形吸能基板(301)包括拱形板(3011),所述拱形板(3011)的外缘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凯,李奎,汪云杰,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市华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