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磁场的骨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43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磁场的骨修复装置,包括:多孔网状结构的上部支架(1),其具有从上部支架(1)的底部通向上部支架(1)的顶部的多功能孔道;下部支架(2),其具有贯穿下部支架(2)的多功能孔道,下部支架(2)上设置有磁性元件(8);当上部支架(1)和下部支架(2)结合在一起后,两者的多功能孔道贯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够产生磁场,利于骨组织生长和靶向用药,持续释放骨内压。持续释放骨内压。持续释放骨内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磁场的骨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骨修复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磁场的骨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临床常见疾病,且发病率逐年增加,能引起患者髋关节疼痛及严重功能障碍,国内外临床上在针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针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比较有效的方法为髓芯减压术。股骨头髓芯减压术是应用半个世纪的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一种技术,效果良好,应用前景仍然良好,但是髓芯减压术后,髓芯减压以后遗留的骨缺损和股骨颈薄弱区,会导致坏死股骨头内支撑结构变薄弱,不能终止股骨头塌陷进程,反而会加速股骨头的塌陷。髓心减压术后,清除坏死骨质隧道应该提供足够的机械支撑力,同时应具有促进骨修复进程的能力。
[0003]现有的增加机械支撑力的材料有金属材料,同种异体骨,自体骨以及人工骨等。
[0004]金属材料:价格低,性价比高,易于加工成型,强度高,易于获得,但是其弹性模量高,目前通过金属打印的多孔网状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其弹性模量,有效的降低了应力屏蔽,增强成骨能力。
[0005]异体骨材料:易获得,价格高,性价比低,经处理的干燥骨组织,强度低,易碎裂,不能很好支撑股骨头组织,而低温冻干骨组织结构及弹性模量,强度和活骨相似,但是其排异性,传播疾病等原因限制其广泛应用。
[0006]自体骨:因其取骨手术创伤大,取出的松质骨强度将会明显下降,限制其使用,而且能够取得的骨量常常不能满足手术需要。
[0007]中国技术专利CN105769390A公开了一种蜂巢式髓芯减压术植入钉。用于髓芯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植入股骨头减压通道中的特殊类型的植入钉。此技术虽然提供了足够的机械支撑,但不能够持续释放骨内压和方便的进行二次减压。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根据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磁场的骨修复装置,包括:多孔网状结构的上部支架,其具有从上部支架的底部通向顶部的多功能孔道;下部支架,其具有贯穿下部支架的多功能孔道,下部支架上设置有磁性元件;当上部支架和下部支架结合在一起后,两者的多功能孔道贯通。
[0009]可选地,上部支架具有从上部支架的底部通向上部或中部的中心通道,下部支架具有贯穿下部支架的中心通道,当上部支架和下部支架结合在一起后,两者的中心通道贯通,中心通道内放置有磁性元件。
[0010]可选地,所述的基于磁场的骨修复装置还包括:磁性导航部件,所述磁性导航部件具有环形磁铁,所述环形磁铁能够与所述下部支架的磁性元件产生吸合力。
[0011]可选地,多功能孔道内放置有缓释元件,多功能孔道由封堵元件封住。
[0012]可选地,多功能孔道内插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为中空结构,长度大于下部支架
的长度。
[0013]可选地,上部支架的多功能孔道为阶梯型沉孔。
[0014]可选地,所述磁性元件包括:磁性原件封堵件、磁性元件环形磁铁和磁性元件外壳,磁性元件环形磁铁放入磁性元件外壳内,并用磁性原件封堵件封住。
[0015]可选地,所述上部支架和所述下部支架的结合处具有倒角,从而在所述上部支架和所述下部支架结合后,结合处形成凹槽。
[0016]可选地,磁性导航部件具有两个导航定位通道,所述环形磁铁放置在所述,当磁性导航部件与下部支架对接后,导航定位通道与多功能通道贯通,所述导航定位通道为阶梯通道。
[0017]可选地,多功能孔道为单独的封闭孔道,或者彼此贯通。
[0018]本技术的装置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时,通过手术植入方式将修复装置植入股骨头减压通道内。有效解决了当前产品只能一次性减压并且大面积破坏骨床的弊端,一次手术植入,即可持续释放骨内压;提供足够的力学支撑,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塌陷;支架也可以作为药物载体,实现靶向多次给药;修复装置内部包含磁体,可产生静磁场,利于血管和骨组织生长,与外部施加磁场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骨修复的进程;配备磁性导航部件,后续减压操作简单便捷,避免复杂手术操作,同时又可以减少医护人员暴露于有害射线下的时间。
[0019]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可持续减压靶向多功能骨修复装置。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通过手术植入方式将修复装置植入股骨头减压通道内。有效解决了当前产品只能一次性减压的弊端,一次手术植入,即可持续释放骨内压;提供足够的力学支撑,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塌陷;支架也可以作为药物载体,实现靶向多次给药;修复装置内部包含磁体,可产生静磁场,利于血管和骨组织生长,与外部施加磁场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骨修复的进程;配备磁性导航部件,后续减压操作简单便捷,避免复杂手术操作,同时又可以减少医护人员暴露于有害射线下的时间。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1]1.持续减压:髓芯减压建立骨质隧道,可以实现初次释放骨内压,一段时间后,如果股骨头内再次发生病变,由于存在压差,病灶产生的气体会聚集导流到支架的多孔结构或者空腔里,这就形成了一定的减压效果,当气体累积到一定数量时,患者疼痛感加重,此时只需要在外部磁性导航部件的定位导航下,将针管插入任意一个多功能通道引流气体即可实现再次释放骨内压
[0022]2.力学支撑:对股骨头提供机械支撑,预防股骨头进一步塌陷。
[0023]4.靶向磁场修复:植入部件配备磁体,产生的静磁场利于血管和骨组织生长;为磁性纳米载药微球、外部磁场提供一个可视化靶点,与外部磁疗设备的磁场相互作用,针对性的促进病灶组织修复;
[0024]5.靶向多次给药:通过手术植入的方式,将修复装置直接植入到病灶区域,多功能通道携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充分利用药物,实现靶向给药的目的,亦可避免某些刺激性药物作用于全身而产生后遗症的弊病。
[0025]6.经皮再植药物:一段时间后,系统初始状态携带的药物释放完毕后,含有目标药物的针管,可通过外部磁性导航部件导航,经皮进入多功能储药仓,将药物再次植入,实现
长期多次给药的目的。
[0026]7.方便导航定位,内部含有磁体,外部磁性导航部件与内部磁场相互作用,两点或多点定位,从而实现导航定位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容易理解本技术,将通过参照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技术的典型实施方式,不应认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8]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9]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
[0030]图3为本技术的前视图。
[0031]图4为本技术的透视图。
[0032]图5为本技术的透视图。
[0033]图6为本技术的剖面透视图。
[0034]图7为本技术的剖面透视图。
[0035]图8为本技术的剖面透视图。
[0036]图9为本技术的剖面透视图。
[0037]图10为本技术的剖面透视图。
[0038]图11为本技术的剖面透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磁场的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网状结构的上部支架(1),其具有从上部支架(1)的底部通向顶部的多功能孔道;下部支架(2),其具有贯穿下部支架(2)的多功能孔道,下部支架(2)上设置有磁性元件(8);当上部支架(1)和下部支架(2)结合在一起后,两者的多功能孔道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场的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部支架(1)具有从上部支架(1)的底部通向上部或中部的中心通道,下部支架(2)具有贯穿下部支架(2)的中心通道,当上部支架(1)和下部支架(2)结合在一起后,两者的中心通道贯通,中心通道内放置有磁性元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磁场的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性导航部件(3),所述磁性导航部件(3)具有环形磁铁(9),所述环形磁铁(9)能够与所述下部支架(2)的磁性元件(8)产生吸合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场的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功能孔道内放置有缓释元件(11),多功能孔道由封堵元件(15)封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磁场的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功能孔道内插入有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伟潘琦张隆一
申请(专利权)人:航星利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