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4424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对空调压缩机、室内冷凝器、室外冷凝器、热交换装置、冷热杯托装置、电池温控装置、蒸发器、气液分离器、第一管线、第二管线、第三管线、第四管线、第五管线、第六管线、第七管线、第八管线、第九管线、第十管线、第十一管线、第十二管线、第十三管线、第十四管线、第十五管线、第十六管线、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三节流阀、第四节流阀、第五节流阀、第六节流阀、第七节流阀、第八节流阀、第九节流阀、第十节流阀、第十一节流阀、第十二节流阀、第十三节流阀、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第三膨胀阀以及第四膨胀阀进行设置,从而实现六种工作模式,以满足乘员舱、电池以及杯托各自的温度需求。电池以及杯托各自的温度需求。电池以及杯托各自的温度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技术的电动汽车中,需要通过整车热管理系统分别对乘员舱、电池以及杯托的温度进行制冷或制热调节,以满足乘员舱、电池以及杯托各自的温度需求,但乘员舱、电池以及杯托往往会存在不同的温度需求,特别是杯托的温度,由于受限于乘员舱的温度,而无法单独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在相关技术的电动汽车中无法满足乘员舱、电池以及杯托各自的温度需求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
[000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006]空调压缩机;
[0007]室内冷凝器;
[0008]第一管线,所述空调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室内冷凝器的入口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管线连接;
[0009]室外冷凝器;
[0010]第二管线,所述室内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室外冷凝器的入口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管线连接;
[0011]第三管线,所述第三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管线连通,所述第三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第二管线连通;
[0012]热交换装置;
[0013]第四管线,所述第四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二管线连通,所述第四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入口连接;
[0014]冷热杯托装置;
[0015]第五管线,所述第五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管线连通,所述第五管线的出口与所述冷热杯托装置的入口连接;
[0016]第六管线,所述第六管线的入口与所述冷热杯托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第六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第四管线连通;
[0017]电池温控装置;
[0018]第七管线,所述第七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管线连通,所述第七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电池温控装置的入口连接;
[0019]第八管线,所述第八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电池温控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第八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第四管线连通;
[0020]蒸发器;
[0021]第九管线,所述第九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八管线连通,所述第九管线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连接;
[0022]第十管线,所述第十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六管线连通,所述第十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第九管线连通;
[0023]第十一管线,所述第十一管线的入口与所述室外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十一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第九管线连通;
[0024]第十二管线,所述第十二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出口连接,所述第十二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第九管线连通;
[0025]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所述空调压缩机的入口连接;
[0026]第十三管线,所述第十三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九管线连通,所述第十三管线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
[0027]第十四管线,所述第十四管线的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十四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第十三管线连通;
[0028]第十五管线,所述第十五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五管线连通,所述第十五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第十三管线连通;
[0029]第十六管线,所述第十六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七管线连通,所述第十六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第十三管线连通;
[0030]第一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十五管线上;
[0031]第二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五管线上,且设置在所述第五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十五管线的入口之间;
[0032]第三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七管线上,且设置在所述第七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十六管线的入口之间;
[0033]第四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十三管线上,且设置在所述第十三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十四管线的出口之间;
[0034]第五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三管线上;
[0035]第六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十六管线上;
[0036]第七节流阀,设置所述第二管线上,且设置在所述第四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二管线的出口之间;
[0037]第八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四管线上,且设置在所述第四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六管线的出口之间;
[0038]第九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六管线上,且设置在所述第十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六管线的出口之间;
[0039]第十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八管线上,且设置在所述第九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八管线的出口之间;
[0040]第十一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九管线上,且设置在所述第九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十管线的出口之间;
[0041]第十二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十管线上;
[0042]第十三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四管线上,且设置在所述第八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第
四管线的出口之间;
[0043]第一膨胀阀,设置在所述第九管线上,且设置在所述第十三管线的入口所述第九管线的出口之间;
[0044]第二膨胀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线上,且设置在所述第二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三管线的出口之间;
[0045]第三膨胀阀,设置在所述第六管线上,且设置在所述第六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十管线的入口之间;
[0046]第四膨胀阀,设置在所述第八管线上,且设置在所述第八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九管线的入口之间。
[004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
[0048]热交换器,设有连通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以及连通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入口与所述第四管线的出口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第十二管线的入口连接;
[0049]散热器;
[0050]二位三通阀;
[0051]第十七管线,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出口与所述二位三通阀的P口之间通过所述第十七管线连接;
[0052]第十八管线,所述二位三通阀的A口与所述散热器的入口之间通过所述第十八管线连接;
[0053]第十九管线,所述散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入口之间通过所述第十九管线连接;
[0054]液泵,设置在所述第十九管线上;
[0055]第二十管线,所述第二十管线的入口与所述二位三通阀的B口连接,所述第二十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第十九管线连通。
[005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交换装置还包括:
[0057]壶体;
[0058]第二十一管线,所述壶体与所述第十九管线通过所述第二十一管线连通。
[005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交换装置还包括电驱动组件,所述电驱动组件与所述二位三通阀以及所述液泵对应设置。
[00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交换装置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散热器对应设置。
[006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风冷PTC加热器,所述风冷PTC加热器与所述室内冷凝器对应设置。
[006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冷热杯托装置包括:
[0063]杯托主体;
[0064]冷媒热传导板,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连通在所述第五管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空调压缩机;室内冷凝器;第一管线,所述空调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室内冷凝器的入口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管线连接;室外冷凝器;第二管线,所述室内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室外冷凝器的入口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管线连接;第三管线,所述第三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管线连通,所述第三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第二管线连通;热交换装置;第四管线,所述第四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二管线连通,所述第四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入口连接;冷热杯托装置;第五管线,所述第五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管线连通,所述第五管线的出口与所述冷热杯托装置的入口连接;第六管线,所述第六管线的入口与所述冷热杯托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第六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第四管线连通;电池温控装置;第七管线,所述第七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管线连通,所述第七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电池温控装置的入口连接;第八管线,所述第八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电池温控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第八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第四管线连通;蒸发器;第九管线,所述第九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八管线连通,所述第九管线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连接;第十管线,所述第十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六管线连通,所述第十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第九管线连通;第十一管线,所述第十一管线的入口与所述室外冷凝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十一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第九管线连通;第十二管线,所述第十二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出口连接,所述第十二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第九管线连通;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所述空调压缩机的入口连接;第十三管线,所述第十三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九管线连通,所述第十三管线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第十四管线,所述第十四管线的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十四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第十三管线连通;第十五管线,所述第十五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五管线连通,所述第十五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第十三管线连通;
第十六管线,所述第十六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七管线连通,所述第十六管线的出口与所述第十三管线连通;第一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十五管线上;第二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五管线上,且设置在所述第五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十五管线的入口之间;第三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七管线上,且设置在所述第七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十六管线的入口之间;第四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十三管线上,且设置在所述第十三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十四管线的出口之间;第五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三管线上;第六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十六管线上;第七节流阀,设置所述第二管线上,且设置在所述第四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二管线的出口之间;第八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四管线上,且设置在所述第四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六管线的出口之间;第九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六管线上,且设置在所述第十管线的入口与所述第六管线的出口之间;第十节流阀,设置在所述第八管线上,且设置在所述第九管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顿栋梁程爽马碧波刘凯吴炳
申请(专利权)人: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