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秀才专利>正文

内踝骨折复位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40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内踝骨折复位固定器,它由钳状的左、右两臂构成。其前端分别为左直小弧形弯钩、右弧形弯钩,两个弯钩的顶端是相对的棱形锥尖,在两臂的末端是手握环,在临近手握环的直臂上各有一个相对的挡卡可以控制固定器分级地夹紧。它是用于内踝骨折复位固定的专用器械。由于挡卡的作用,使棱形锥尖进入皮质骨达松质骨不滑脱,不再无限量深入,解决了原器械在加压用力时,造成骨块,骨片胀开碎裂的问题。另外,左直小弧形弯钩,右弧形弯钩,它能牢牢地贴敷在骨折近端,远端皮质骨表面上,不至悬空,使锥尖挡卡配合进一步稳固。(*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骨科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内踝骨折复位固定器。目前,还没有内踝骨折专用的复位固定器械,都以通用的撕脱骨折、弧形锥状逐渐变粗无限量的复位器或巾钳子。临床运用中因弧形大两锥尖进入松质骨内,两弧形悬空无依托,不能与骨皮质、骨表面接触,在复位固定骨块时稍用力的同时,锥尖、锥体没有限制地深入骨内引起骨块、骨片胀开碎裂,给骨折固定带来极大困难,最终因骨块碎裂不能达到解剖对位,使关节面不平,愈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的内踝骨折复位固定器,能够解决固定器锥尖无限地进入滑块和无依托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由钳形的左、右两臂构成,两者中部用转轴连接,左臂的前端是左直小弧弯钩,右臂前端是右弧形弯钩,两个弯钩的顶端为棱形锥尖并相对,在左右臂的末端是手握环,中段为直臂,在临近手握环的左右直臂相对的位置各连接一个一面有齿状的挡卡,齿面相对。所述棱形锥尖长度为15mm。所述的挡卡的齿面为锯齿状条,其方向与臂平行,构成锯齿的一面与挡卡平面为锐角,另一面近于直角,锯齿的直角一侧面向与其连接的直臂。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待棱形锥尖进入松质骨内,被挡卡稳固在有限的深度,左直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踝骨折复位固定器,由钳形的左、右两臂构成,两者中部用转轴连接,其特征在于:左臂的前端是左直小弧形弯钩,右臂前端是右弧形弯钩,两个弯钩的顶端为相对的棱形锥尖,在左右臂的末端是手握环,中段为直臂,在临近手握环的左右直臂相对的位置各连接一个一面有齿状的挡卡,齿面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秀才
申请(专利权)人:刘秀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