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路以太网供电系统中的信号放大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439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以太网供电的信号放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双路以太网供电系统中的信号放大电路,包括转换单元、电流镜单元和放大单元;在实际使用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换单元将外部输入的两个电压差转换为对应的电流,然后在通过放大单元对将电流转换为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当两个电压差转换为电流时需要除以阻值,因此当两个电压差变化很大时,对应的电流变化小,从而可以不用避免本发明专利技术最终输出的输出电压会出现信号失真问题;另外放大单元是将输入的电流放大为电压,因此转换单元不用设置过多电阻,可以降低芯片面积和减少热噪声。可以降低芯片面积和减少热噪声。可以降低芯片面积和减少热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双路以太网供电系统中的信号放大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以太网供电的信号放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双路以太网供电系统中的信号放大电路。

技术介绍

[0002]PoE(Power over Ethernet)是指通过网线传输电力的一种技术,借助现有以太网即通过网线同时为IP终端设备(如:IP电话、AP、IP摄像头等)进行数据传输和供电。为解决不同厂家供电和受电设备之间的适配性问题,IEEE标准委员会先后发布了IEEE 802.3af标准、IEEE 802.3at标准和IEEE 802.3bt标准。其中IEEE 802.3af标准规定PSE设备需要在每个端口上提供最高15.4W的直流电源,IEEE 802.3at标准在兼容802.3af标准的基础上,提供最高25.5W的功率。
[0003]对于一些需要大功率的特殊场合,常需要双路以太网供电系统进行供电,这样能够提供更高的电源功率。但是由于双路供电系统之间存在的阻抗差异,两路供电系统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电流差异,从而影响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出现,现有双路供电系统中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路以太网供电系统中的信号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单元,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和第二电压输入端,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输入的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输入的电压的差转换为第一电流;电流镜单元,与所述转换单元电连接,用于镜像所述第一电流,并输出第二电流;放大单元,与所述镜像单元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流转换为输出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路以太网供电系统中的信号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单元包括运算放大器A1、运算放大器A2、MOS管Mn1、MOS管Mp3和电阻R1;所述电流镜单元包括MOS管Mp1和MOS管Mp2;所述运算放大器A1的负输入端为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A1的正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一端、MOS管Mp3的漏极、MOS管Mp3的栅极和MOS管Mp4的栅极电连接;MOS管Mp3的源极分别与MOS管Mp1的漏极、MOS管Mp1的栅极、MOS管Mp2的栅极和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电连接;MOS管Mp1的源极与MOS管Mp2的源极电连接;MOS管Mp2的漏极与MOS管Mp4的源极电连接,MOS管Mp4的漏极与所述放大单元电连接,输出所述第二电流;所述运算放大器A2的负输入端为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A2的正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另一端和MOS管Mn1的漏极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A2输出端与所述MOS管Mn1的栅极电连接,所述MOS管Mn1的源极接地;流过所述电阻R1的电流为所述第一电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双路以太网供电系统中的信号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放大器A1和/或所述运算放大器A2包括差分输入单元、折叠共源共栅放大单元、共源放大单元、第一反馈单元和第二反馈单元;所述差分输入单元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用于将输入到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的差模电压转换为差模电流;所述折叠共源共栅放大单元与所述差分输入单元电连接,将所述差模电流转换为单端输出电压,所述折叠共源共栅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输出所述单端输出电压;所述共源放大单元与所述折叠共源共栅放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用于将所述单端输出电压放大,并输出放大电压;所述第一反馈单元与所述共源放大单元电连接,用于将所述放大电压反馈至所述折叠共源共栅放大单元,所述折叠共源共栅放大单元基于所述放大电压负反馈调节所述单端输出电压;所述第二反馈单元与所述折叠共源共栅放大单元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向所述差分输入单元输入反馈电压,所述差分输入单元基于所述反馈电压负反馈调节所述差模电流的大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双路以太网供电系统中的信号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共源共栅放大单元包括MOS管M4、MOS管M6、MOS管M8、MOS管M10、MOS管M5、MOS管M7、MOS管M9和MOS管M11;所述MOS管M4的源极与MOS管M5的源极电连接;所述MOS管M4的栅极分别与MOS管M5的栅极、MOS管M6的漏极和MOS管M8的漏极电连接;所述MOS管M4的漏极与所述MOS管M6的源极电连接;所述MOS管M5的漏极与MOS管M7的源极电连接;所述MOS管M6的栅极与所述MOS管M7的栅极电连接;所述MOS管M7的漏极与MOS管M9的漏极电连接;MOS管M8的栅极与MOS管M9的栅极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德文徐春吉巍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众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