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组件、电池和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储能
,特别涉及一种电极组件、电池和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池结构中,极耳与极片上均有凸出的胶纸,卷绕后胶纸重叠会影响电池平整度,极片上胶纸与活性材料交接的位置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产生析锂,影响电池循环。同时,凸出的胶纸会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电极组件。
[000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依序设置的第一极片、隔离膜和第二极片。电极组件还包括极耳、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在第一方向上涂覆于第一集流体两侧的第一活性材料层,第一方向为第一集流体的厚度方向。第一活性材料层上设有暴露第一集流体的极耳槽,极耳槽中设有与第一集流体连接的极耳。第一活性材料层的至少一个表面设有连通极耳槽的削薄区,削薄区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与极耳槽间隔设置的第一凹部,以及设置于第一凹部和极耳槽之间的第二凹部。定义第二方向为第一集流体的宽度方向,沿第二方向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依序设置的第一极片、隔离膜和第二极片,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极耳、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在第一方向上涂覆于所述第一集流体两侧的第一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集流体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上设有暴露所述第一集流体的极耳槽,所述极耳槽中设有与所述第一集流体连接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的至少一个表面设有连通所述极耳槽的削薄区,所述削薄区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极耳槽间隔设置的第一凹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极耳槽之间的第二凹部,定义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集流体的宽度方向,沿所述第二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凹部的底壁被所述极耳槽分隔形成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阶面,所述第一凹部的底壁被所述第二凹部分隔形成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阶面;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凹部中,且所述第一绝缘层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阶面上;所述第二绝缘层连接于所述第二极片朝向所述第一凹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凹部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凹部的深度T1、所述第二凹部的深度T2、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L1以及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L2之间的关系满足:T1≤L2,T2≥L1,T1≤5μm,5μm≤L2≤20μ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1μm≤T1≤3μm。3.一种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依序设置的第一极片、隔离膜和第二极片,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极耳、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在第一方向上涂覆于所述第一集流体两侧的第一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集流体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上设有暴露所述第一集流体的极耳槽,所述极耳槽中设有与所述第一集流体连接的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的至少一个表面设有连通所述极耳槽的削薄区,所述削薄区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极耳槽间隔设置的第一凹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极耳槽之间的第二凹部,定义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集流体的宽度方向,沿所述第二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凹部的底壁被所述极耳槽分隔形成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阶面,所述第一凹部的底壁被所述第二凹部分隔形成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阶面;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凹部中,且所述第一绝缘层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阶面上;所述第二绝缘层连接于所述第二极片朝向所述第一凹部的一侧,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凹部中;沿所述第二方向观察,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还设有位于所述削薄区两侧的平涂区,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两端的两个第三绝缘层,每一个所述第三绝缘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投影自所述第一凹部延伸至所述平涂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富懂,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