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长纯电续航PHEV车型的紧凑型炭罐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炭罐,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长纯电续航PHEV车型的紧凑型炭罐总成。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长纯电续航的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简称)车型,其纯电行驶100km或以上,意味着车辆更多的时间由电能驱动,而非发动机。发动机的开启在蒸发排放控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动机的开启时间几乎决定了炭罐的脱附流量,而脱附流量决定了炭罐在整车排放试验中的工作能力,当脱附流量过少时,可以通过改变整个燃油系统的架构(如采用高压油箱和油箱隔离阀FTIV将汽油蒸汽封闭在油箱内部)来实现,但这往往意味着高昂的物料采购成本;比较经济的做法是改进炭罐的蒸发排放控制性能,通过降低炭罐的昼间循环排放(DBL)来满足排放要求。在PHEV车型纯电续航不断提升,发动机启动带来的脱附量减少至一定程度时,需要采取一根以上碳棒的方法来达到整车通过蒸发排放试验的目的。授权公告号为CN217950548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插电混动车型的炭罐总成,该炭罐总成气流分布均匀、吸附能力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长纯电续航PHEV车型的紧凑型炭罐总成,包括壳体(1)、集液器(2)、盖板(3)、截止阀(4)、空气滤清器(5),所述壳体(1)内分别设有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102)、第三腔体(103)、第四腔体(104)和第五腔体(105),第一至第四腔体内设置有碳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腔体(105)分隔为两个相互连通的碳棒安装腔(1051),两个碳棒安装腔(1051)中至少有一个安装有碳棒(6);所述的第一至第五腔体采用迂回连通方式依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长纯电续航PHEV车型的紧凑型炭罐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个碳棒安装腔(1051)的直径为30~50毫米,高度大于100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长纯电续航PHEV车型的紧凑型炭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102)、第三腔体(103)水平设置,所述的第四腔体(104)和第五腔体(105)分别位于第三、第二腔体的侧面;所述的第一腔体(101)上部分别连通集液器(2)的炭罐吸附口(201)和炭罐脱附口(202),该第一腔体(101)的底部通过气流通道Ⅰ(1011)连通第二腔体(102),第二腔体(102)的顶部通过气流通道Ⅱ(1021)连通第三腔体(103),第三腔体(103)的底部通过气流通道Ⅲ(1031)连通位于侧面的第四腔体(104),第四腔体(104)通过气流通道Ⅳ(1041)连通第五腔体(105),第五腔体(105)通过气流通道
Ⅴ
(1052)连通至截止阀(4)以及空气滤清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中乾,姚霁,朱宇,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舜泽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