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喉部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25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4
一种喉部喷雾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喉部麻醉方法容易造成浪费麻醉药液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的手柄,手柄上端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推柄,推块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拉绳,手柄右端设有弧口朝下的弧形管,弧形管内设有药管,药管右端贯穿弧形管且设有喷雾头,药管左端贯穿弧形管,弧形管前后两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其形状相同的滑槽,两个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一个前后轴向且位于药管上方的压柱,压柱外缘面可与药管管壁接触,压柱前后两端分别同轴转动连接有拉环,左侧的拉绳自由端贯穿手柄及弧形管与后侧的拉环连接,右侧的拉绳自由端贯穿手柄及弧形管与前侧的拉环连接,弧形管上端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下端可与压柱接触的压杆。上下轴向且下端可与压柱接触的压杆。上下轴向且下端可与压柱接触的压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喉部喷雾器


[0001]本技术涉及麻醉科器械
,特别是一种喉部喷雾器。

技术介绍

[0002]麻醉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包含多学科的知识。范围很广,不单单是满足手术的要求,还参入各科室的抢救工作,妇科的无痛分娩,无痛流产等等。
[0003]对于一些需要在咽喉部位进行手术或者需要进行经口的腔镜检查时,医往往需要麻醉医师对患者的咽喉部位进行喷雾消毒,以此来降低患者的痛苦,而现有的麻醉喷雾方法一种为在患者张大嘴巴后使用喷壶将麻醉药液喷洒至口腔,并嘱咐患者在喷洒时经口深呼吸,从而通过吸气将雾化的麻醉药液带至咽喉部位,而这种方法由于是在口腔内喷洒麻醉药液,因此会有一部分药液残留在口腔内,不仅造成了浪费,同时在麻醉结束后,患者需要漱口才能清除口中异味;另一种方法则为麻醉医师使用含有弯头管的注射器进行喷洒,使用时将弯头管伸入患者咽喉部位,再推动注射器进行喷洒,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准确的将麻醉药液喷洒至咽喉部位,但麻醉结束后,弯头管内会残留一部分麻醉药液,而这些残留的麻醉药液并不能对下一患者进行能使用,从而造成麻醉药液的浪费,浪费了医疗资源,同时由于麻醉药液昂贵,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喉部喷雾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喉部麻醉方法容易造成浪费麻醉药液的问题。
[000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左右方向的手柄,手柄上端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推柄,推块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拉绳,手柄右端设有弧口朝下的弧形管,弧形管内设有药管,药管右端贯穿弧形管且设有喷雾头,药管左端贯穿弧形管,弧形管前后两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其形状相同的滑槽,两个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一个前后轴向且位于药管上方的压柱,压柱外缘面可与药管管壁接触,压柱前后两端分别同轴转动连接有拉环,左侧的拉绳自由端贯穿手柄及弧形管与后侧的拉环连接,右侧的拉绳自由端贯穿手柄及弧形管与前侧的拉环连接,弧形管上端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下端可与压柱接触的压杆。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7]设有的弧形管可以便于将喷雾头送至患者喉部,再通过弧形管与压柱的配合,压柱向下挤压弧形管,并在推柄与拉绳的带动下向右转动挤压药管,从而将药管内的麻醉药液全部经喷雾头喷洒至患者咽喉内壁上,避免了麻醉药液的浪费,节省了医疗资源,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轴测图。
[0009]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0010]图3是本技术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0011]图4是本技术手柄、推柄、拉绳、药管等的主视轴测图。
[0012]图5是本技术图的右上侧全剖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左右方向的手柄1,手柄1上端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推柄2,推块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拉绳3,手柄1右端设有弧口朝下的弧形管4,弧形管4内设有药管5,药管5右端贯穿弧形管4且设有喷雾头6,药管5左端贯穿弧形管4,弧形管4前后两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其形状相同的滑槽7,两个滑槽7内滑动连接有一个前后轴向且位于药管5上方的压柱8,压柱8外缘面可与药管5管壁接触,压柱8前后两端分别同轴转动连接有拉环9,左侧的拉绳3自由端贯穿手柄1及弧形管4与后侧的拉环9连接,右侧的拉绳3自由端贯穿手柄1及弧形管4与前侧的拉环9连接,弧形管4上端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下端可与压柱8接触的压杆10。
[0015]为了对药管5内麻醉药液的流向进行控制,所述的药管5内左端设有开口朝向喷雾头6的单向阀11。
[0016]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对压柱8及推柄2进行复位,所述的推柄2右端经弹性绳12与手柄1连接。
[0017]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对压杆10进行复位,所述的压杆10经压簧13与弧形管4连接。
[0018]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压动压杆10,所述的压杆10上端同轴设有压柄14。
[0019]为了避免弧形管4对患者喉咙内壁造成伤害,所述的弧形管4右端面为弧形面。
[0020]本技术在使用时,原始状态压柱8未与药管5接触,当需要对患者喉部进行麻醉时,医护人员将所需对患者喉部进行喷雾的麻醉药液定量吸至注射器内,再将注射器头端插入药管5左端,将注射器内的所有麻醉药液注射至药管5内,医护人员停止注射麻醉药液并断开与药管5的连通,药管5内盛有一定量的麻醉药液,且药管5并未完全被麻醉药液盛满;
[0021]此时医护人员持手柄1,嘱咐患者张开嘴巴,将弧形管4缓缓插入患者口腔,并使弧形管4右端位于患者咽喉处,此时弧形管4左端让处于患者口腔外,此时医护人员保持弧形管4不动,并向下按压压柄14,压柄14带动压杆10向下移动,压杆10向下移动的同时向下压缩压簧13,使压簧13具有向上的弹力,压杆10向下移动与压柱8接触并带动压柱8向下滑动,压柱8向下滑动的同时经后侧的转环与拉绳3带动推柄2向左滑动一段距离,与此同时压柱8外缘面与药管5接触并向下挤压药管5;
[0022]此时医护人员继续向下按压压柄14,压柱8经上述过程继续向下挤压药管5,待医护人员向下按压压柄14至极限位置后,压柱8向下挤压至极限位置且使药管5内壁贴合,此时喷雾头6内将要有液体流出,此时医护人员保持压柄14不动,并向左拉动推柄2,推柄2向左移动的同时经右侧的拉绳3带动前侧的拉环9向右移动,待压柱8向右转动一段距离后,医护人员停止按压压柄14,此时压杆10由于压簧13向上的弹力而向上移动至原始位置,与此同时前侧的拉环9带动压柱8向右转动,压柱8向右转动的同时逐渐向右碾压药管5,使压柱8右方的药管5逐渐处于内壁贴合的状态,从而将药管5内的麻醉药液向喷雾头6方向挤压,最
终使药管5内的麻醉药液经喷雾头6喷至患者咽喉内壁上,从而实现对患者咽喉部位的麻醉;
[0023]在压柱8向右转动的同时其上后侧的拉环9向右拉动且对应侧的拉绳3,且推柄2向左移动的同时向左拉伸弹性绳12,使弹性绳12具有向右的拉力,待医护人员向左拉动推柄2至极限位置后,此时压柱8在弧形管4内向右转动至药管5的右侧极限位置处,麻醉药液喷雾完毕,此时医护人员将弧形管4从患者口腔缓缓取出后,松开推柄2即可,此时推柄2由于弹性绳12向右的拉力而向右移动,推柄2向右移动的同时经左侧的拉绳3与前侧的转环带动压柱8向左转动,待推柄2向右移动至右侧后,压柱8向左转动至药管5的左侧;
[0024]此时医护人员即可重新将注射器内吸入一定量的麻醉药液,并重复上述过程插入药管5左端,并注入药管5内,此时药管5由于注射器内麻醉药液的注入而重新撑开,并带动压柱8向上移动,压柱8向上移动内的同时经前侧的拉环9与右侧的拉绳3带动推柄2向右移动一段距离,使推柄2及压柱8重新处于原始位置,待注射器内的麻醉药液注射完毕后,即可在适当的时间继续对患者进行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喉部喷雾器,包括左右方向的手柄(1),其特征在于,手柄(1)上端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推柄(2),推块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拉绳(3),手柄(1)右端设有弧口朝下的弧形管(4),弧形管(4)内设有药管(5),药管(5)右端贯穿弧形管(4)且设有喷雾头(6),药管(5)左端贯穿弧形管(4),弧形管(4)前后两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其形状相同的滑槽(7),两个滑槽(7)内滑动连接有一个前后轴向且位于药管(5)上方的压柱(8),压柱(8)外缘面可与药管(5)管壁接触,压柱(8)前后两端分别同轴转动连接有拉环(9),左侧的拉绳(3)自由端贯穿手柄(1)及弧形管(4)与后侧的拉环(9)连接,右侧的拉绳(3)自由端贯穿手柄(1)及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佳静葛晓丹王露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