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人工湿地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25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人工湿地净化装置,包括:预处理部、微生物处理部和生物处理部,预处理部包括集水池,集水池的出口通过驱动系统连通过滤池的入口;微生物处理部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厌氧池通过自动排污系统连通过滤池出口;生物处理部,生物处理部包括与好氧池的出口连通的沉积系统,沉积系统顶部连通植物处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不光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净化能力,还有效防止了出现堵塞的问题,提高了使用效果。提高了使用效果。提高了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人工湿地净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人工湿地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境保护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湿地功能也有了广泛的认识。湿地作为"地球之肾",担负着对地球自然水体的净化和处理功能。由于城市中天然湿地的逐渐减少和消亡,因此人工湿地以其独到的优越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
[0003]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相比,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转维护管理方便、工程基建和运转费用低,环境美学价值高等优点,故被广泛用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工农业生产废水等领域。人工湿地是为处理污水而人为设计建造的工程化的湿地系统,这种湿地系统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地面坡度的洼地中,由于土壤和基质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或床的表面流动,并在床的表面种植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成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如芦苇等)。
[0004]尽管人工湿地已经经过了一系列的完善,可是仍然存在管道堵塞以及净化效果差的现象,进而使得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人工湿地净化装置来解决以上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人工湿地净化装置,旨在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人工湿地净化装置,包括:
[0007]预处理部,所述预处理部包括集水池,所述集水池的出口通过驱动系统连通过滤池的入口;
[0008]微生物处理部,所述微生物处理部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厌氧池通过自动排污系统连通所述过滤池出口;
[0009]生物处理部,所述生物处理部包括与所述好氧池的出口连通的沉积系统,所述沉积系统顶部连通植物处理系统。
[0010]优选的,所述集水池内安装有拦截板,所述拦截板上铺设有纱网。
[0011]优选的,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一端连通所述过滤池,另一端连通所述集水池,所述供水管内安装有水轮,所述水轮传动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电性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安装在所述供水管侧壁,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有抽水泵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集水池侧壁,所述抽水泵处于所述拦截板下方,所述抽水泵连通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口端连通所述过滤池。
[0012]优选的,所述过滤池的入口连通所述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所述过滤池内由上到
下依次铺设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和所述第三过滤层的直径依次增加,所述过滤池的出口通过自动排污系统连通所述厌氧池。
[0013]优选的,所述自动排污系统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方连通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方安装有排污阀,所述排水管下端并排连通有清水管和污水管,所述排水管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清水管设置于靠近所述排水管入口端的一侧,所述污水管的出口端连通排污池,所述清水管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厌氧池。
[0014]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排水管入口端的过滤网,所述排水管内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所述过滤网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清洁刷,所述挡板另一侧固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推板固接,所述推板固接在所述排水管内。
[0015]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宽度大于所述过滤网与所述清水管的间距,小于所述过滤网与所述污水管的间距。
[0016]优选的,所述厌氧池上方和下方均固接有第一折板,所述第一折板用于接种厌氧菌;所述缺氧池上方和下方均固接有第二折板,所述第二折板用于接种缺氧菌;所述好氧池内上方和下方均固接有第三折板,所述第三折板用于接种好氧菌。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折板、所述第二折板和所述第三折板对应开设有若干接种菌种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底端开设有接种块。
[0018]优选的,所述沉积系统内设置有若干个开设有通道的正六棱柱体,所述正六棱柱体用于净化污水。
[001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人工湿地净化装置,驱动系统将集水池中的污水引入过滤池进行过滤,经过滤后的污水进入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中进一步进行分解水中的杂质,在这一过程中,自动排污系统会对管道进行自动清理,避免出现管道堵塞问题,处理后的水经沉积系统的沉淀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净化,最后在植物处理系统的作用下进行最终净化。本专利技术不光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净化能力,还有效防止了出现堵塞的问题,提高了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工作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中B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拦截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第一折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实施例2的工作示意图;
[0027]图7为实施例3中氯气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集水池;2、过滤池;3、厌氧池;4、缺氧池;5、好氧池;6、拦截板;7、纱网;8、供水管;9、水轮;10、发电机;11、蓄电池;12、抽水泵;13、出水管;14、第一过滤层;15、第二过
滤层;16、第三过滤层;17、排水管;18、排污管;19、排污阀;20、清水管;21、污水管;22、排污池;23、过滤网;24、挡板;25、清洁刷;26、弹簧;27、推板;28、第一折板;29、第二折板;30、第三折板;31、放置槽;32、接种块;33、曝气池;34、正六棱柱体;35、通道;36、轻质人工介质;37、挺水植物;38、沉水植物;39、漂浮植物;40、单向透气阀;41、标尺;42、氯气池;43、隔板;44、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参照图1

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人工湿地净化装置,包括:
[0033]预处理部,预处理部包括集水池1,集水池1的出口通过驱动系统连通过滤池2的入口;
[0034]微生物处理部,微生物处理部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厌氧池3、缺氧池4和好氧池5;厌氧池3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人工湿地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部,所述预处理部包括集水池(1),所述集水池(1)的出口通过驱动系统连通过滤池(2)的入口;微生物处理部,所述微生物处理部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3)、缺氧池(4)和好氧池(5),所述厌氧池(3)通过自动排污系统连通所述过滤池(2)出口;生物处理部,所述生物处理部包括与所述好氧池(5)的出口连通的沉积系统,所述沉积系统顶部连通有植物处理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人工湿地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1)内安装有拦截板(6),所述拦截板(6)上铺设有纱网(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人工湿地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供水管(8),所述供水管(8)一端连通所述过滤池(2),另一端连通所述集水池(1),所述供水管(8)内安装有水轮(9),所述水轮(9)传动连接有发电机(10),所述发电机(10)电性连接有蓄电池(11),所述蓄电池(11)安装在所述供水管(8)侧壁,所述蓄电池(11)电性连接有抽水泵(12)和液位传感器(44),所述液位传感器(44)安装于所述集水池(1)侧壁,所述抽水泵(12)处于所述拦截板(6)下方,所述抽水泵(12)连通出水管(13),所述出水管(13)的出口端连通所述过滤池(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人工湿地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2)的入口连通所述供水管(8)和所述出水管(13),所述过滤池(2)内由上到下依次铺设有第一过滤层(14)、第二过滤层(15)和第三过滤层(16),所述第一过滤层(14)、所述第二过滤层(15)和所述第三过滤层(16)的直径依次增加,所述过滤池(2)的出口通过自动排污系统连通所述厌氧池(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人工湿地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排污系统包括排水管(17),所述排水管(17)上方连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春明董熙尤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