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嵌散热盘管的液冷板及变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22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嵌散热盘管的液冷板及变流器,所述液冷板包括用于封装以形成所述液冷板的底座和上盖,且在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之间形成有一可容纳散热盘管的密封腔,所述散热盘管包括多个布置方向与所述液冷板的长边平行的主散热管、以及多个布置方向与所述液冷板的短边平行的散热弯管,所述散热弯管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主散热管,以使所述散热盘管形成一可流经冷却液的散热管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中”字型进出口和减少弯道的排布方式,在满足制冷量的要求下和现有散热板尺寸上尽量减少管道材料的使用,达到最高效、最经济的换热效果。最经济的换热效果。最经济的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嵌散热盘管的液冷板及变流器


[0001]本技术涉及变流器的散热装置,特别是一种内嵌散热盘管的液冷板及变流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变流器的散热装置,采用基板内镶嵌排布装有冷媒的散热管进行置换散热,这种方式相对占用体积小且利用冷媒置换热效率较高,在当下行业内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3]冷媒散热是相变散热的其中一种方式,利用汽化潜热能在较小流量工况下实现较大的散热量,因此高效率的冷媒散热在功率器件的散热中应用广泛。但如何在现有的冷媒散热方式中继续提高散热效率,以用更高效率的换热、更经济实惠的方式达到现有的散热目的。
[0004]但是,现有的光伏大功率变流器产生的热量更高,需要更为高效的散热装置,而现有的散热板的散热排管方式管径较长、弯道较多,管中冷媒进行热置换效率低下,单位时间内置换热量少,导致冷媒浪费、散热效率降低,不能满足光伏大功率变流器的电子原件对环境温度的要求,造成电子原件工作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低。
[0005]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内嵌散热盘管的液冷板及变流器,能提高散热效果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散热排管管径较长、弯道较多,导致散热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内嵌散热盘管的液冷板及变流器。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了一种内嵌散热盘管的液冷板,包括用于封装以形成所述液冷板的底座和上盖,且在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之间形成有一可容纳散热盘管的密封腔,所述散热盘管包括多个布置方向与所述液冷板的长边平行的主散热管、以及多个布置方向与所述液冷板的短边平行的散热弯管,所述散热弯管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主散热管,以使所述散热盘管形成一可流经冷却液的散热管路。
[0008]进一步,还包括设于所述液冷板上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且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设于所述液冷板的短边的中点处。
[0009]进一步,所述散热盘管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进液口与所述主散热管的进液弯管、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出液口与所述主散热管的出液弯管。
[0010]进一步,所述出液弯管的口径大于所述进液弯管的口径。
[0011]进一步,所述进液弯管的口径为9mm,所述出液弯管的口径为12mm。
[0012]进一步,所述主散热管的口径介于所述进液弯管的口径与所述出液弯管的口径之间,且所述主散热管的口径为10mm。
[0013]进一步,所述主散热管的两侧到所述液冷板的短边的距离相同,且均设置为
100mm。
[0014]进一步,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和上盖上的螺孔,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通过螺钉与所述螺孔匹配以密封连接。
[0015]进一步,所述散热盘管对所述冷却液的阻力为:

p=

pm+

pj;
[0016]其中,

p为所述散热盘管对所述冷却液的阻力,

pm为所述冷却液于所述散热盘管中的沿程阻力,

pj为所述冷却液在所述散热弯管处的局部阻力。
[0017]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变流器,所述变流器具有上述液冷板。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采用“中”字型进出口和减少弯道的排布方式,通过流体实验验证、导热实验验证,使本技术能在满足制冷量的要求下尽量减少管道材料的使用,达到最高效、最经济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现有技术中散热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中散热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为散热盘管、11为主散热管、12为散热弯管、13为进液弯管、14为出液弯管、2为液冷板、21为进液口、22为出液口、23为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技术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002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27]请参见图1,现有技术中散热盘管往往设置有多个弯道,而每个弯道处均会对散热盘管中的冷却液造成一定的阻碍,因为饱和工作介质的温度仅决定于当前的饱和压力,冷却液受到弯道的阻碍后,会导致其压力降低,使其对应的饱和温度也一致降低,这就导致冷却液的散热效果降低。对此,本技术的思路在于,在不影响散热盘管中冷却液流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弯道的设置,从而减小弯道对冷却液造成的阻碍。
[0028]具体的,本技术提出的内嵌散热盘管的液冷板,包括用于封装以形成液冷板的底座和上盖,且在底座和上盖完成封装后,在底座和上盖之间形成有一个密封腔,散热盘
管放置于该密封腔内。在散热盘管中设有冷却液,将液冷板安装在待散热位置后,冷却液能够与外部进行换热,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
[0029]其中,底座和上盖通过螺钉和螺孔进行固定,请参见图2,本技术还包括设于底座和上盖上的螺孔23,该螺孔23可以连通底座和上盖,从而通过螺钉实习上盖与底座之间的密封连接。
[0030]请参见图2,为减少弯道数量的设置,本技术所提出的散热盘管1包括多个布置方向与液冷板2的长边平行的主散热管11、以及多个布置方向与液冷板2的短边平行的散热弯管12,其中,散热弯管12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主散热管11,以使所有的主散热管11能够相互连通,形成一个散热管路。
[0031]这里,散热弯管12也即上述弯道的设置,由于其布置方向与液冷板2的短边平行,受到液冷板2短边长度的限制,会使得本技术只用设置少量的弯道,即可使散热管路占据几乎全部的液冷板2内密封腔空间。
[0032]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本申请的目的是需要减少弯道,也即散热弯管12的设置,但为保证散热盘管1对外界的散热面积,仍需要保证部分弯道的设置。无论是现有技术还是本申请中,均需要尽可能的保证散热盘管1所占的面积。采用本申请的设置方式后,能够在不影响散热面积的情况下,减少弯道的设置,从而提高散热量。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嵌散热盘管的液冷板,包括用于封装以形成所述液冷板的底座和上盖,且在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之间形成有一可容纳散热盘管的密封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盘管包括多个布置方向与所述液冷板的长边平行的主散热管、以及多个布置方向与所述液冷板的短边平行的散热弯管,所述散热弯管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主散热管,以使所述散热盘管形成一可流经冷却液的散热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液冷板上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且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设于所述液冷板的短边的中点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盘管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进液口与所述主散热管的进液弯管、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出液口与所述主散热管的出液弯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弯管的口径大于所述进液弯管的口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弯管的口径为9mm,所述出液弯管的口径为12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乐茗黄猛姜颖异
申请(专利权)人:国创能源互联网创新中心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