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煤粉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200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煤粉燃烧器,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包括煤粉导流通道、涡轮叶片、等离子打火器、压力腔、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喷水口;所述煤粉导流通道的一端与煤粉源连通,所述煤粉导流通道的另一端为喷出口和出粉口;所述涡轮叶片旋转连接于煤粉导流通道内,所述等离子打火器的打火端伸至喷出口;所述压力腔连接有多根导通管,所述导通管伸至喷出口,所述压力腔内连接有用于向其中灌输空气或氧气的终端;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旋转连接于煤粉导流通道内;所述喷水口设置于煤粉导流通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煤粉燃烧器,能够将煤粉按照颗粒大小分散,分批次引燃,以此提高煤粉的利用率。以此提高煤粉的利用率。以此提高煤粉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等离子体煤粉燃烧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器
,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体煤粉燃烧器。

技术介绍

[0002]等离子体煤粉燃烧器是指借助等离子发生器产生的高温引燃煤粉的一种燃烧器,如公开号为CN210688203U,名称为一种射频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的专利所示。喷射的煤粉是否能够充分燃烧决定了煤粉的利用效率,而煤粉的大小又决定了煤粉是否能够快速被引燃进而决定其是否能够充分燃烧。虽然煤粉粉碎后,其颗粒大小稍有区别:体积小、重量小的煤粉容易被引燃,需要较低的引燃温度;体积大、重量大的煤粉不容易被引燃需要较高的引燃温度。现有的等离子体煤粉燃烧器不能根据煤粉的重量将煤粉分层,因此有些颗粒较大的煤粉不能充分燃烧,进而影响煤粉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高煤粉的利用效率以及燃烧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等离子体煤粉燃烧器。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等离子体煤粉燃烧器,包括:
[0005]煤粉导流通道,所述煤粉导流通道的一端与煤粉源连通,所述煤粉导流通道的另一端为喷出口和出粉口;
[0006]涡轮叶片,所述涡轮叶片旋转连接于煤粉导流通道内,用于将进入煤粉导流通道内的煤粉喷向喷出口;
[0007]等离子打火器,所述等离子打火器的打火端伸至喷出口;
[0008]压力腔,所述压力腔连接有多根导通管,所述导通管伸至喷出口,所述压力腔内连接有用于向其中灌输空气或氧气的终端;
[0009]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旋转连接于煤粉导流通道用于导通或截止煤粉导流通道;
[0010]喷水口,所述喷水口设置于煤粉导流通道内。
[0011]优选地,所述煤粉导流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段流道和第二段流道,煤粉源与第一段流道连通,所述喷出口设置于第二段流道的末端,所述涡轮叶片旋转连接于第一段流道和第二段流道之间,所述煤粉导流通道连接有用于驱动涡轮叶片旋转的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段流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段流道沿第二方向延伸。
[0012]优选地,所述喷出口连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设置有与煤粉导流通道连通的夹层,所述夹层的首端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夹层的末端设置有出粉口。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置于第二段流道内,所述第二段流道内设置有V形板,所述第一挡板共有两个且分置V形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挡板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第一挡板的转轴通过连杆连接,其中一个第一挡板连接有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一挡板旋转则可使第二段流道导通或截止。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挡板旋转连接于第一段流道内,所述第二挡板连接有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二挡板旋转则可使第一段流道导通或截止。
[0015]优选地,所述煤粉导流通道连接有喷水组件,所述喷水组件包括抽吸泵、第一流管和第二流管,所述第一流管和第二流管相互连通并与抽吸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抽吸泵的进水口与水源连通;所述喷水口分别置于第二段流道的首端和末端,所述第一流管和第二流管分别与出水口连通。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段流道内设置有软磁铁,用于吸附煤粉中的铁粉杂杂质。
[0017]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等离子体煤粉燃烧器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的等离子体煤粉燃烧器改良了现有的燃烧器结构,设置有涡轮叶片,煤粉在涡轮叶片的作用下分散,大块的煤粉扩散半径大,小块的煤粉扩散半径小;基于此,小块的煤粉由喷出口喷出,大块的煤粉由出粉口喷出;由于等离子打火器的打火端伸至喷出口,小块的煤粉优先被点燃,喷出口的温度瞬时升高,随后在利用燃烧的小块煤粉引燃大块的煤粉;由于燃烧的小块煤粉温度大于等离子燃烧器的点燃温度,因此大块的煤粉也能快速被引燃,进而提高煤粉的利用效率;
[0019](2)为了防止燃烧的火焰倒灌进入燃烧器中,在煤粉导流道内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用于阻止倒灌的火焰,同时在所述煤粉导流通道内设置喷水口,可快速降低煤粉导流通道内的温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挡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段流道的的结构剖视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法兰盘的主视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段流道的结构剖视图。
[0026]在图中,1、煤粉导流通道;2、喷出口;3、涡轮叶片;4、等离子打火器;5、压力腔;6、导通管;7、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9、喷水口;10、第一段流道;11、第二段流道;12、第一驱动器;13、法兰盘;14、夹层;15、固定盘;16、出粉口;17、V形板;18、转轴;19、连杆;20、第二驱动器;21、第三驱动器;22、喷水组件;23、抽吸泵;24、第一流管;25、第二流管;26、软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图1至图6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8]一种等离子体煤粉燃烧器,包括煤粉导流通道1、涡轮叶片3、等离子打火器4、压力腔5、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8、喷水口9组成。
[0029]所述煤粉导流通道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段流道10和第二段流道11。其中第一段流道10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第二段流道11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如附图1所示,第一方向为X方向,第二方向为Y方向。所述第一段流道10的首端与煤粉源连通,所述第一段流道10的末端与第二段流道11连通。煤粉经过第一段流道10和第二段流道11被喷出。所述涡轮叶片3
连接于第一段流道10和第二段流道11之间,所述涡轮叶片3用于增加煤粉的离心力,使颗粒大、重量大的煤粉扩散半径大于颗粒小、重量小的煤粉扩散半径,进而将煤粉按照重量分离。所述涡轮叶片3由第一驱动器12驱动,所述第一驱动器12为电机,其固定在煤粉导流通道1的外壁上。
[0030]所述第二段流道11的末端设置于喷出口2,所述喷出口2连接有法兰盘13,所述法兰盘13的首端靠近喷出口2。所述法兰盘13的首端连接有固定盘15,所述固定盘15呈网状。所述法兰盘13呈筒状且设置有夹层14,所述夹层14的末端连接有出粉口16,所述出粉口16与涡轮叶片3之间的距离大于喷出口2与涡轮叶片3之间的距离。质量轻的煤粉穿过固定盘15后被喷出,质量重的煤粉进入夹层14后最终由出粉口16喷出;因此颗粒小、重量轻的煤粉被优先喷出。
[0031]所述等离子打火器4的打火端伸至喷出口2并固定至固定盘15上。等离子打火器4优先点燃质量小的煤粉,质量小的煤粉燃烧后温度升高,再引燃质量大的煤粉。
[0032]所述压力腔5围绕煤粉导流通道1一圈设置,并靠近喷出口2,所述压力腔5连接有多根导通管6,所述导通管6的一端延伸至喷出口2,并固定在固定盘15上。所述压力腔5连接有用于向其中灌输空气或氧气的终端,该终端可为鼓风机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体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煤粉导流通道(1),所述煤粉导流通道(1)的一端与煤粉源连通,所述煤粉导流通道(1)的另一端设置喷出口(2)和出粉口(16);涡轮叶片(3),所述涡轮叶片(3)旋转连接于煤粉导流通道(1)内,用于将进入煤粉导流通道(1)内的煤粉喷向喷出口(2);等离子打火器(4),所述等离子打火器(4)的打火端伸至喷出口(2);压力腔(5),所述压力腔(5)连接有多根导通管(6),所述导通管(6)伸至喷出口(2),所述压力腔(5)内连接有用于向其中灌输空气或氧气的终端;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所述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旋转连接于煤粉导流通道(1)用于导通或截止煤粉导流通道(1);喷水口(9),所述喷水口(9)设置于煤粉导流通道(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导流通道(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段流道(10)和第二段流道(11),煤粉源与第一段流道(10)连通,所述喷出口(2)设置于第二段流道(11)的末端,所述涡轮叶片(3)旋转连接于第一段流道(10)和第二段流道(11)之间,所述煤粉导流通道(1)连接有用于驱动涡轮叶片(3)旋转的第一驱动器(12);所述第一段流道(10)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段流道(11)沿第二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出口(2)连接有法兰盘(13),所述法兰盘(13)设置有与煤粉导流通道(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钟杰田全会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宝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