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17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涉及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卡嵌安装有顶盖,所述外壳的外部镶嵌安装有观察窗,所述外壳的两个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入料口与出料口,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内槽,所述安装内槽的内部设置有固体垃圾输送组件与清理翻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内设置有固体垃圾输送组件与固体垃圾输送内壳,在使用该设备时,可将餐厨垃圾处理通过溜槽壳导入固体垃圾输送内壳内,餐厨垃圾内的污水,在固体垃圾输送内壳的若干过滤孔的过滤下,漏到外壳的底部盛装,通过该设计,提高了餐厨垃圾的处理效果,同时能够对于后续餐厨垃圾中废油的提取,进行后续的资源转化应用。进行后续的资源转化应用。进行后续的资源转化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餐厨垃圾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餐厨垃圾处理
,更具体的说,涉及餐厨垃圾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餐厨垃圾顾名思义就是餐厨中产生的垃圾,也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餐厨垃圾的种类有许多,一般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餐厨垃圾的主体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餐厨垃圾具有一定的污染性,在餐厨垃圾产生后,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0003]现状固体餐厨垃圾和餐厨污水、废油混合在一起,不利于废油的提取,同时长时间混合在一起到细节滋生,散发恶臭,影响后续提油的生产环境,为了更有效的对于餐厨垃圾进行处理,亟待需要餐厨垃圾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提供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可以实现提取废油的功能。
[0005]本技术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卡嵌安装有顶盖,所述外壳的外部镶嵌安装有观察窗,所述外壳的两个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入料口与出料口,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内槽,所述安装内槽的内部设置有固体垃圾输送组件与清理翻动组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出料弧板,所述出料弧板位于出料口的外侧,所述外壳的另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溜槽壳,所述溜槽壳位于出料口的外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体垃圾输送组件位于清理翻动组件的上方,所述固体垃圾输送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与安装主轴,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后侧外壁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主轴,所述安装主轴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输料螺旋叶与第一皮带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输料螺旋叶位于安装内槽的内侧,所述安装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体垃圾输送内壳。
[0010]进一步的,所述输料螺旋叶的外侧与固体垃圾输送内壳的内表面紧密接触,所述固体垃圾输送内壳的内部设置有若干过滤孔,所述固体垃圾输送内壳的两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清理翻动组件包括从动轴,所述从动轴转动安装在安装内槽的内部,所述从动轴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与搅动叶片。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均位于外壳的后侧壳腔内,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的直径规格大小一致。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胶套,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连接皮带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搅动叶片关于从动轴的中心轴对称安装有两个,所述外壳的另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出料管。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方案通过在内设置有固体垃圾输送组件与固体垃圾输送内壳,在使用该设备时,可将餐厨垃圾处理通过溜槽壳导入固体垃圾输送内壳内,餐厨垃圾内的污水,在固体垃圾输送内壳的若干过滤孔的过滤下,漏到外壳的底部盛装,在此过程中,固体垃圾输送内壳上的超声波发生器,使餐厨垃圾内污水尽可能的分离出来,开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可带动安装主轴转动,从而带动输料螺旋叶旋转,可对于过滤完的固体餐厨垃圾通过固体垃圾输送内壳输送至出料弧板内,最终被导出,最终收取的油液可通过出料管导出,通过该设计,提高了餐厨垃圾的处理效果,同时能够对于后续餐厨垃圾中废油的提取,进行后续的资源转化应用。
[0017]2、本方案通过在内设置有清理翻动组件,在安装主轴转动过程中,安装主轴上的第一皮带轮可同步转动,可通过连接皮带带动具有第二皮带轮的从动轴旋转,同步带动搅动叶片,搅动叶片能够实现对于收取的油液的同步搅拌,从而提高油液混合的均匀度,也能够油液更易通过出料管导出,同时搅动叶片可对于固体垃圾输送内壳进行一定击打,可使固体垃圾输送内壳产生一定震动,使固体垃圾输送内壳上残留的杂质有效抖落,提高应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用于体现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用于体现本技术的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用于体现本技术的固体垃圾输送组件与清理翻动组件放大组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用于体现本技术的固体垃圾输送内壳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顶盖;2、溜槽壳;3、入料口;4、出料口;5、外壳;6、出料弧板;7、固体垃圾输送组件;71、输料螺旋叶;72、安装主轴;73、第一皮带轮;74、驱动电机;8、清理翻动组件;81、第二皮带轮;82、从动轴;83、搅动叶片;9、安装内槽;10、固体垃圾输送内壳;11、连接皮带;12、过滤孔;13、超声波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技术保护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如图1

4所示,包括:外壳5;所述外壳5的顶部卡嵌安装有顶盖1,所述外壳5的外部镶嵌安装有观察窗,所述外壳5的两个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入料口3与出料口4,所述外壳5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内槽9,所述安装内槽9的内部设置有固体垃圾输送组件7与清理翻动组件8。
[0026]所述外壳5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出料弧板6,所述出料弧板6位于出料口4的外侧,所述外壳5的另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溜槽壳2,所述溜槽壳2位于出料口4的外侧,所述
固体垃圾输送组件7位于清理翻动组件8的上方,所述固体垃圾输送组件7包括驱动电机74与安装主轴72,所述驱动电机74固定安装在外壳5的后侧外壁上,所述驱动电机74的输出轴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主轴72,所述安装主轴7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输料螺旋叶71与第一皮带轮73,所述输料螺旋叶71位于安装内槽9的内侧,所述安装内槽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体垃圾输送内壳10,所述输料螺旋叶71的外侧与固体垃圾输送内壳10的内表面紧密接触,所述固体垃圾输送内壳10的内部设置有若干过滤孔12,所述固体垃圾输送内壳10的两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13。
[0027]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设置固体垃圾输送组件7与固体垃圾输送内壳10,在使用该设备时,可将餐厨垃圾处理通过溜槽壳2导入固体垃圾输送内壳10内,餐厨垃圾内的污水,在固体垃圾输送内壳10的若干过滤孔12的过滤下,漏到外壳5的底部盛装,在此过程中,固体垃圾输送内壳10上的超声波发生器13,使餐厨垃圾内污水尽可能的分离出来,开启驱动电机74,驱动电机74可带动安装主轴72转动,从而带动输料螺旋叶71旋转,可对于过滤完的固体餐厨垃圾通过固体垃圾输送内壳10输送至出料弧板6内,最终被导出,最终收取的油液可通过出料管导出。
[0028]实施例2
[0029]餐厨垃圾处理设备,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

4所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5);所述外壳(5)的顶部卡嵌安装有顶盖(1),所述外壳(5)的外部镶嵌安装有观察窗,所述外壳(5)的两个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入料口(3)与出料口(4),所述外壳(5)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内槽(9),所述安装内槽(9)的内部设置有固体垃圾输送组件(7)与清理翻动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出料弧板(6),所述出料弧板(6)位于出料口(4)的外侧,所述外壳(5)的另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溜槽壳(2),所述溜槽壳(2)位于出料口(4)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垃圾输送组件(7)位于清理翻动组件(8)的上方,所述固体垃圾输送组件(7)包括驱动电机(74)与安装主轴(72),所述驱动电机(74)固定安装在外壳(5)的后侧外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74)的输出轴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主轴(72),所述安装主轴(7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输料螺旋叶(71)与第一皮带轮(7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螺旋叶(71)位于安装内槽(9)的内侧,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稣丁亚平徐勤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夏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