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13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竹荪的开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包括握杆,所述握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沿开设有限位孔,通过转动转动杆,使得第二齿轮的转动,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的啮合,使得第二齿轮转动时带动第三齿轮的转动,通过第三齿轮固定套接与连接杆的外沿,从而带动连接杆的转动,通过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套接的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使得第一齿轮的转动,通过第一齿轮固定套接与圆杆的外沿,使得圆杆进行转动,通过圆杆与转桶的固定连接,进而带动转桶的转动,进而达到了将转桶插入地下的目的,减少了使用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竹荪的开采效率。开采效率。开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竹荪的开采
,具体为一种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竹荪是鬼笔科竹荪属真菌,又名竹笙、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4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现有的采摘方式多数为手工采摘。
[0003]现有的竹荪的开采装置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278688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包括挖杆、主杆、副杆和转轴,所述挖杆内部设置有通槽,所述挖杆周侧面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通槽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口与通槽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杆和副杆均设置在第一开口内部,所述主杆和副杆通过转轴连接,转轴可以带动主杆和副杆旋转,所述主杆下表面连接有第一延伸杆,所述副杆下表面连接有第二延伸杆,所述第一延伸杆一表面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二延伸杆一表面连接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均穿过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活动杆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刀片,所述第二活动杆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刀片。该竹荪的开采装置,便于多组刀片对竹荪的根部进行切割,让用户开采竹荪更加的方便,达到了减轻了用户工作量的目的。”[0004]但上述装置在使用时,采用的是通过设有的多组刀片对竹荪的根部进行切割,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将刀片插入底下这个过程中,较为费力,导致使用人员的工作强度增大,降低了开采效率,由于上述装置的握杆部分不具备伸缩功能,导致该装置不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使用人员,导致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具备实能够进行握杆的延伸使其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员的优点,具备能够自动将转桶插入地下减少使用人员的工作强度的优点,解决了传统装置无法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使用人员的问题,解决了传统装置需要人力将转桶插入地下导致增加的使用人员的工作强度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包括握杆,所述握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沿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握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桶,所述转桶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圆杆,所述圆杆的顶部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握杆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轮齿啮合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底部固定装配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远离第三齿轮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四齿轮。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握杆的顶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壁的形状与伸缩杆的形状相适配。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孔在伸缩杆的外沿呈等距的线性排列,所述伸缩杆的外沿固定套接有防滑垫。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握杆的外沿开设有圆孔,且圆孔的形状与转动杆的形状相适配。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的外观为锥形,且第三齿轮的轮齿与第四齿轮的轮齿相啮合。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杆的外沿转动套接有轴承,且轴承与握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通过转动转动杆,使得第二齿轮的转动,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的啮合,使得第二齿轮转动时带动第三齿轮的转动,通过第三齿轮固定套接与连接杆的外沿,从而带动连接杆的转动,通过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套接的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使得第一齿轮的转动,通过第一齿轮固定套接与圆杆的外沿,使得圆杆进行转动,通过圆杆与转桶的固定连接,进而带动转桶的转动,进而达到了将转桶插入地下的目的,减少了使用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竹荪的开采效率。
[0014]2、该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通过握杆的顶部滑动连接的伸缩杆,对伸缩杆施加一个作用力,使得伸缩杆进行移动,通过伸缩杆的外沿开设有限位孔,通过限位孔中螺纹连接有限位杆,使得能够对伸缩杆进行固定,使得达到对该装置的握杆的长度进行调节的目的,进而使得该装置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使用人员,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握杆;2、伸缩杆;3、限位杆;4、转桶;5、限位孔;6、圆杆;7、第一齿轮;8、连接杆;9、第三齿轮;10、第二齿轮;11、转动杆;12、第四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一种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包括握杆1,握杆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伸缩杆2,伸缩杆2的外沿开设有限位孔5,限位孔5的内壁螺纹连接有限位杆3,握杆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桶4,转桶4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圆杆6,圆杆6的顶部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7,握杆1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1,转动杆11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10,第二齿轮10的轮齿啮合有第三齿轮9,第三齿轮9的底部固定装配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远离第三齿轮9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四齿轮12,通过设有的转桶4,使得能够对竹荪进行整体的开采,防止对竹荪
的破坏。
[0022]其中,握杆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壁的形状与伸缩杆2的形状相适配,通过上述结构,使得能够对握杆1的长度进行调整。
[0023]其中,限位孔5在伸缩杆2的外沿呈等距的线性排列,伸缩杆2的外沿固定套接有防滑垫,通过上述结构,通过限位杆3与限位孔5的配合使用,使得能够对伸缩杆2进行固定,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0024]其中,握杆1的外沿开设有圆孔,且圆孔的形状与转动杆11的形状相适配,通过上述结构,使得转动杆11转动时减少与握杆1的摩擦。
[0025]其中,第三齿轮9与第四齿轮12的外观为锥形,且第三齿轮9的轮齿与第四齿轮12的轮齿相啮合,通过上述结构,使得能够进行动力的传输,节省人力的浪费。
[0026]其中,圆杆6的外沿转动套接有轴承,且轴承与握杆1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圆杆6减少与握杆1的摩擦,进而使得转桶4转动时更加的顺滑。
[0027]工作原理,通过握杆1的顶部滑动连接的伸缩杆2,对伸缩杆2施加一个作用力,使得伸缩杆2进行移动,通过伸缩杆2的外沿开设有限位孔5,通过限位孔5中螺纹连接有限位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包括握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伸缩杆(2),所述伸缩杆(2)的外沿开设有限位孔(5),所述限位孔(5)的内壁螺纹连接有限位杆(3),所述握杆(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桶(4),所述转桶(4)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圆杆(6),所述圆杆(6)的顶部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7),所述握杆(1)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1),所述转动杆(11)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10),所述第二齿轮(10)的轮齿啮合有第三齿轮(9),所述第三齿轮(9)的底部固定装配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远离第三齿轮(9)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四齿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竹荪的开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本齐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龙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