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弹出式电子组件支架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096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弹出式电子组件支架模组,用来将一电子组件弹出,其包括一用来收容并固定电子组件的支架、一可滑动地装设于所述支架的托架、一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支架后端的驱动件及一用于驱使所述驱动件转动复位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托架后端设有一止挡片,所述驱动件上设有一抵挡部和一推动臂,当所述电子组件装入所述支架时,推动所述推动臂驱使所述驱动件转动,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变形,所述止挡片抵挡于所述抵挡部;当作动所述托架向所述驱动件运动时,所述止挡片和所述抵挡部错开,所述驱动件借助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回转,促使所述推动臂推动所述电子组件弹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可弹出式电子组件支架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微型硬盘由于体积小、容量大、便于携带等优点,被越来越广 泛地应用于一些高端的数码产品中,如便携式媒体播放器、手持式数码摄影机等,大多使用 微型硬盘作为其主要的存储介质。现有技术中,很多微型硬盘都是通过托架直接锁固在数码 产品的机壳内。但是,这样的固定方式使微型硬盘拆装颇为不便,难于发挥其便于移动的特 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电子组件的支架模组。一种可弹出式电子组件支架模组,用来将一电子组件弹出,其包括一用来收容并固定电 子组件的支架、 一可滑动地装设于所述支架的托架、 一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支架后端的驱动 件及一用于驱使所述驱动件转动复位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托架后端设有一止挡片,所述驱动 件上设有一抵挡部和一推动臂,当所述电子组件装入所述支架时,推动所述推动臂驱使所述 驱动件转动,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变形,所述止挡片抵挡于所述抵挡部;当作动所述托架 向所述驱动件运动时,所述止挡片和所述抵挡部错开,所述驱动件借助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 性回复力回转,促使所述推动臂推动所述电子组件弹出。相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电子组件退出装置的托架可移动安装于支架,通过托架的运动促 使止挡片与抵挡部相交错开,推动臂借助第一弹性件的弹力逆时针转动推动电子组件,从而 方便、快速的将电子组件从支架内弹出。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可弹出式电子组件支架模组较佳实施方式与一电子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可弹出式电子组件支架模组较佳实施方式的组装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可弹出式电子组件支架模组较佳实施方式与电子组件的组装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图,其中托架处于第一位置状态。 图6是图3的俯视图,其中托架处于第二位置状态。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可弹出式电子组件支架模组的较佳实施方式用来将一收容在支 架中的电子组件,如微型硬盘90弹出。所述可弹出式电子组件支架模组包括一支架IO、 一托 架30、 一驱动件50、 一第一弹性件60、 一盖体70及一第二弹性件80。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 性件60为一扭力弹簧,第二弹性件80为一拉伸弹簧。支架10包括一底壁12及自底壁12的相对边缘垂直向上延伸的两侧壁14。底壁12的后端于 靠近一侧壁14处设一连接器120,于靠近另一侧壁14处设一大致呈矩形的凹陷部122,凹陷部 122的底部开设一枢转孔124。底壁12的后端边缘于邻近凹陷部122处垂直向上凸设一抵片 126。底壁12的前端于凹陷部122的同一侧处开设一开口128,底壁12于靠近开口 128的后端处 设一垂直向上延伸的定位片130。每一侧壁14于其上边缘开设两"L"形的固定槽142,每一 固定槽142包括一竖直部及一自竖直部底部水平向前延伸的水平部,每一侧壁14还向内凸设 若干弧形抵顶部144,当硬盘90收容于支架10内时,抵顶部144可抵顶夹持于硬盘90的两侧壁 而将其定位。每一侧壁14于靠近下边缘中部处开设一螺孔146。托架30包括一底板32及分别自底板32的两相对边缘垂直向上延伸的两折边34、 36。底板 32的后端于靠近折边34处间隔开设两缺口,从而于两缺口间形成一延伸板322,并于延伸板 322远离折边34—侧处向下延伸一止挡片324。底板32的前端于靠近折边34处向前延伸一操作 部326。折边34、 36的上边缘邻近前后两端处分别对应设有两向上延伸并向托架30外弯折的 滑动部342、 362,每一滑动部342、 362的自由端向下弯折形成一卡钩。折边34前端的滑动部 342后端处向内垂直弯折一支撑片344,底板32于支撑片344后端处垂直向上凸伸一凸片346。 折边36的前后两滑动部362之间垂直向内弯折两支撑片364。驱动件50包括一本体52及一位于本体52顶部靠近一侧处的推动臂54,推动臂54与本体 52—体成形,推动臂54上向上凸设一卡钩542。本体52的顶部靠近另一侧处向上凸设一凸柱 522,向下凸设一枢转轴524。本体52与枢转轴524相对的一侧向下设一弧形抵挡部526,抵档 部526与本体52之间形成一收容槽527。盖体70包括一盖板72及自盖板72两相对边垂直向下延伸的两侧板74,每一侧板74的中部 向下延伸一固定片742,每一固定片742上开设一螺孔744。请共同参照图3和图4,组装时,驱动件50的枢转轴524可转动地装设于支架10的凹陷部 122底部的枢转孔124中。第一弹性件60套设在驱动件50的凸柱522上,其一端钩设于驱动件 50的推动臂54的卡钩542上,另一端抵在支架10的抵片126上。将托架30的两折边34、 36的滑 动部342、 362分别对应地滑进支架10的两侧壁14的固定槽142的竖直部中,使滑动部342、346沿着对应的固定槽142的水平部向前滑动至水平部末端,从而将托架30安装在支架10上, 此时为托架30的第一位置状态。在此第一位置状态下,驱动件50的抵挡部526位于托架30的 延伸板322的下面,延伸板322的止挡片324收容于驱动件50的收容槽527内。第二弹性件80连 接托架30和支架10,其一端钩挂于支架10的定位片130,另一端钩挂于托架30的凸片346。当 所述托架30位于第一位置状态时,第二弹性件80处于自然状态。盖上盖体70,使盖体70的两 侧板74分别位于支架10的两侧壁14的外侧,且两侧板74中部的固定片742上的螺孔744分别与 支架10的两侧壁14的螺孔146对应,两螺钉(图未示)依次穿过螺孔744和螺孔146,将盖体 70固定于支架10。请再参照图4和图5,安装硬盘90时,将硬盘90的底面贴着托架30的支撑片344、 364由前 向后地推进托架30内,支架10的抵顶部144抵顶夹持于硬盘90的两侧壁,当硬盘90的后端碰 到驱动件50的推动臂54并继续向后运动时,带动所述驱动件50顺时针转动,第一弹性件60弹 性变形。当硬盘90后端的连接器对应连接于支架10的连接器120时,停止推动硬盘90,此时 硬盘90由支架10的两侧壁14的抵顶部144夹持而处于锁固状态,且驱动件50的抵挡部526的侧 缘抵挡于托架30的止挡片324。请参照图6,拆卸硬盘90时,借助操作部326使托架30向后运动,使托架30的滑动部342 、362沿着支架10的固定槽142的水平部向后移动,直至其抵挡于固定槽142的竖直部边缘, 此时为托架30的第二位置状态。此时的第二弹性件80处于拉伸状态,托架30的止挡片324与 驱动件50的抵挡部526相互错开,止挡片324收容于驱动件50的收容槽527中。松开托架30的 操作部326,在第一弹性件60弹性回复力作用下,驱动件50逆时针旋转,其抵档部526再次滑 入托架30的延伸板322的下面,推动臂54推动硬盘90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从而将硬盘90自支 架10弹出,即可轻松取出硬盘90。松开托架30的操作部326后,托架30在第二弹性件80的弹 力下自动恢复到第一位置状态。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支撑固定硬盘90的方式也可以是在支架10的每一侧壁14上设若干滑 轨或自支架10的底壁12向上凸设若支托硬盘9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弹出式电子组件支架模组,用来将一电子组件弹出,其包括一用来收容并固定电子组件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弹出式电子组件支架模组还包括一可滑动地装设于所述支架的托架、一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支架后端的驱动件及一用于驱使所述驱动件转动复位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托架后端设有一止挡片,所述驱动件上设有一抵挡部和一推动臂,当所述电子组件装入所述支架时,推动所述推动臂驱使所述驱动件转动,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变形,所述止挡片抵挡于所述抵挡部;当作动所述托架向所述驱动件运动时,所述止挡片和所述抵挡部错开,所述驱动件借助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回转,促使所述推动臂推动所述电子组件弹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竹孙珂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