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悬置异响的检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377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悬置异响的检测方法及系统。检测方法为:基于目标车辆在不平路面上低速行驶,获取车内噪声和液压悬置主、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根据车内噪声和第一振动加速度,初步判断车内噪声和液压悬置振动的相关性;当判定车内噪声与液压悬置振动相关时,根据液压悬置主、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获得主、被动端的位移差;基于悬置动刚度试验台和主、被动端的位移差,获取测试力载荷和液压悬置被动端的第二振动加速度;对测试力载荷和液压悬置被动端的第二振动加速度进行傅里叶变换和高通滤波处理,获得力载荷,根据力载荷判断液压悬置异响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压悬置异响的检测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液压悬置异响的准确检测。异响的准确检测。异响的准确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悬置异响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悬置
,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悬置异响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液压悬置异响,是指汽车低速(20~30公里/小时)通过减速杠等不平路面时,液压悬置流道组件内解耦膜、流道盖板等运动,产生“嗒嗒”的噪声,通过悬置壳体传递到车内。低速工况下,来自路面的噪声和发动机的噪声都比较小,液压悬置的异响噪声更容易被用户感知,并引起驾乘人员的抱怨,这也是悬置开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液压悬置异响噪声幅值较小(一般小于50dB(A)),持续时间短(一般能就短暂的2~3声),传统的车内噪声测试及分析方法(如动力噪声、路噪等)不适于进行这种异响噪声的测试分析。同时,液压悬置附近一般存在动力总成、悬架系统等,这些复杂部件间的相互运动干涉等,也容易引起类似的噪声问题,导致液压悬置异响问题难以准确测试辨别,优化整改费时费力。业内一般通过主观评价发现问题后,通过液压悬置释放掉液体、悬置壳体包铅皮等方式进行问题确认和原因排查,确定是液压悬置产生的异响后,再通过悬置内部结构来进行优化,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排查不准确的情况。
[0003]CN 202040258 U中公开的一种防噪声解耦膜片、解耦式液压悬置以及汽车,以及CN 207683315 U中公开的一种新型液压悬置解耦膜结果及液压悬置,都是从液压悬置内部结构优化的角度,提出防止液压悬置异响的设计方法和结构,但对于整车及台架测试,如何快速测试识别液压悬置异响问题,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悬置异响的检测方法及系统,以实现对液压悬置异响的准确检测,从而为液压悬置的结构优化提供可靠性参考。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压悬置异响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目标车辆在不平路面上低速行驶,获取目标车辆的车内噪声和液压悬置主、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根据所述车内噪声和液压悬置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初步判断车内噪声和液压悬置振动的相关性;当初步判定车内噪声与液压悬置振动相关时,根据所述液压悬置主、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获得液压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位移差;基于悬置动刚度试验台和液压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位移差,获取测试力载荷和液压悬置被动端的第二振动加速度;对测试力载荷和液压悬置被动端的第二振动加速度进行傅里叶变换和高通滤波处理,获得力载荷,根据力载荷判断液压悬置异响问题。
[0006]其中,低速行驶是指行驶速度在20~30公里/小时之间。
[0007]优选的,包括液压悬置异响测试系统,所述液压悬置异响测试系统包括用于获取目标车辆车内噪声的噪声传感器、用于获取目标车辆液压悬置主、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电脑,所述噪声传感器和第一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相连,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电脑相连。
[0008]优选的,所述噪声传感器布置在驾驶员座椅上靠近右耳的位置;所述液压悬置的主动端和被动端各布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
[0009]其中,液压悬置的主动端即指主动侧,主动侧是指连接发动机的一侧,被动端即指被动侧,被动侧是指连车身的一侧。
[0010]优选的,根据所述车内噪声和液压悬置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判断车内噪声和液压悬置振动的相关性,具体包括:在液压悬置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的第三和第四个峰值对应的时间段,判断车内噪声是否存在对应的峰值,如车内噪声存在对应的峰值,则初步判定车内噪声和液压悬置振动相关。
[0011]优选的,当初步判定车内噪声与液压悬置振动相关时,根据所述液压悬置主、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获得液压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位移差,具体包括:当初步判定车内噪声与液压悬置振动相关时,对液压悬置主动端和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分别进行两次积分,分别获得液压悬置主动端和被动端的位移;根据液压悬置主动端和被动端的位移,获得液压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位移差。
[0012]优选的,包括液压悬置台架异响测试系统,所述液压悬置台架异响测试系统包括所述悬置动刚度试验台、用于固定液压悬置的两个悬置安装支架、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电脑,其中一个悬置安装支架与悬置动刚度试验台上的载荷传感器固定连接,另一个悬置安装支架与悬置动刚度试验台上的位移传感器固定连接,载荷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相连,数据采集模块和电脑相连。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布置在液压悬置的被动端接近激励轴的位置。
[0014]优选的,基于悬置动刚度试验台和液压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位移差,获取悬置动刚度试验台上的测试力载荷和液压悬置被动端的第二振动加速度,具体包括:将液压悬置通过悬置安装支架固定在悬置动刚度试验台上,以液压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位移差作为测试振幅对液压悬置进行激励测试,通过载荷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分别获得测试力载荷和液压悬置被动端的第二振动加速度。
[0015]优选的,对测试力载荷和液压悬置被动端的第二振动加速度进行傅里叶变换和高通滤波处理,获得力载荷,根据力载荷判断液压悬置异响问题,具体包括:对测试力载荷和液压悬置被动端的第二振动加速度进行傅里叶变换,将时域数据转换成频域数据;将频域数据进行高通滤波处理,获得力载荷;根据力载荷判断液压悬置异响问题,当获得的最大力载荷超过40N时,则判定液压悬置存在异响问题。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压悬置异响的检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基于目标车辆在不平路面上低速行驶,获取目标车辆的车内噪声和液压悬置主、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内噪声和液压悬置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初步判断车内噪声和液压悬置振动的相关性;第一获得模块,用于当初步判定车内噪声与液压悬置振动相关时,根据所述液压悬置主、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获得液压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位移差;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悬置动刚度试验台和液压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位移差,获取测试力载荷和液压悬置被动端的第二振动加速度;第二获得模块,用于对测试力载荷和液压悬置被动端的第二振动加速度进行傅里叶变换和高通滤波处理,获得力载荷,根据力载荷判断液压悬置异响问题。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液压悬置异响的检测方法及系统,首先,通过检测整车状态下车内噪声、液压悬置壳体振动,初步判断车内异响噪声与壳体振动的相关性;然后通过以液压悬置主、被动端的位移差作为异响问题对应的测试振幅;再将液压悬置安装到悬置动刚度试验台上进行,并以测试振幅对液压悬置进行激励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傅里叶变换和高频滤波处理,以得到动态力;通过判断最大动态力载荷是否大于设定值来判断液压悬置是否存在异响,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基于整车实际状态并结合台架进行精准测试,有效保证了液压悬置异响检测的准确性,对液压悬置内部结构优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且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实现和成本低的优点,在汽车悬置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悬置异响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目标车辆在不平路面上低速行驶,获取目标车辆的车内噪声和液压悬置主、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根据所述车内噪声和液压悬置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初步判断车内噪声和液压悬置振动的相关性;当初步判定车内噪声与液压悬置振动相关时,根据所述液压悬置主、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获得液压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位移差;基于悬置动刚度试验台和液压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位移差,获取测试力载荷和液压悬置被动端的第二振动加速度;对测试力载荷和液压悬置被动端的第二振动加速度进行傅里叶变换和高通滤波处理,获得力载荷,根据力载荷判断液压悬置异响问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悬置异响测试系统,所述液压悬置异响测试系统包括用于获取目标车辆车内噪声的噪声传感器、用于获取目标车辆液压悬置主、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电脑,所述噪声传感器和第一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相连,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电脑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传感器布置在驾驶员座椅上靠近右耳的位置;所述液压悬置的主动端和被动端各布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车内噪声和液压悬置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判断车内噪声和液压悬置振动的相关性,具体包括:在液压悬置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的第三和第四个峰值对应的时间段,判断车内噪声是否存在对应的峰值,如车内噪声存在对应的峰值,则初步判定车内噪声和液压悬置振动相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初步判定车内噪声与液压悬置振动相关时,根据所述液压悬置主、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获得液压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位移差,具体包括:当初步判定车内噪声与液压悬置振动相关时,对液压悬置主动端和被动端的第一振动加速度分别进行两次积分,分别获得液压悬置主动端和被动端的位移;根据液压悬置主动端和被动端的位移,获得液压悬置主动端与被动端的位移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悬置台架异响测试系统,所述液压悬置台架异响测试系统包括所述悬置动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泉邓仁伟徐小敏杨亮张春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