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瑞巴林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4375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式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瑞巴林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学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普瑞巴林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利用所述中间体制备普瑞巴林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普瑞巴林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它的分子结构上具有γ

氨基丁酸结构,因而具有抗痉挛作用。普瑞巴林为BCS分类系统I类药物。普瑞巴林口服1.5h后达到峰浓度,相对生物利用度≥90%,并且Cmax和AUC与给药剂量呈线性关系,其在体内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几乎无代谢。普瑞巴林已被批准用于成年人部分性发作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肌纤维痛和脊髓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辅助治疗。2003年8月,辉瑞司首先在美国提出注册申请,2004年12月,美国FDA即批准将普瑞巴林用于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痛(DPN)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这也是美国和欧洲(2004年7月)共同认证用于治疗2种神经痛的首个药物;2005年6月,普瑞巴林又被认证作为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辅助治疗药物;2007年6月,普瑞巴林继续被美国FDA批准成为首个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药物;2012年6月,FDA批准普瑞巴林成为首个用于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痛的药物。
[0003]目前制备普瑞巴林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0004]一、化学拆分法,该分法由美国专利US5616793首次公开,以3

异丁基戊二酸为原料,经脱水环化、氨解、R

(+)

α

甲基苄胺拆分、Hoffmann降解得到普瑞巴林,旋光纯度为99.8%,但是化学法拆分成本偏高,三废污染大,大量高浓废水处理困难。
[0005][0006]二、酶法拆分方法,该方法由美国专利US7838686B2首次公开,将异戊醛与丙二酸二乙酯缩合,再经氰化加成、脱羧、经过酶选择性水解、在碱水中水解脱羧、氢化制得普瑞巴林。
[0007][0008]酶法拆分方法成本相对较低,但是中间体1,2,3,4都是液体,沸点很高,无法通过常规的结晶蒸馏等方法纯化,中间体5是固体,溶解在水溶液里,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该中间体5非常困难,回收率比较低,且回收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这对于工业上大规模生产来说,非常不适用。高温蒸馏除水可结晶得到中间体5,但是高温蒸馏除水过程会生成大量的杂质,无法获得高纯度的中间体5。因此,目前酶法合成普瑞巴林基本为一锅法反应,即,所有杂质均在最后氢化步骤形成稳定的API后结晶除去(最终化合物物普瑞巴林利用异丙醇和水的混合物进行重结晶)。对于药物生产来说,大量杂质依靠API步骤的结晶去除不经济,也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应当考虑在API前面步骤加以精制,以保证API生产质量的稳定性。
[0009]另外,现有技术An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S)

(+)
‑3‑
Aminomethyl
‑5‑
methylhexanoic Acid via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Mark J.Burk,et al.,J.Org.Chem,2003,68,5731

5734公开了利用化合物2a为原料制备化合物3c的方法,反应式如下:
[0010][0011]具体步骤为:将3

氰基
‑5‑
甲基己烯酸乙酯(化合物2a)利用甲醇和水的混合物溶解,加入氢氧化钾的甲醇溶液,在氮气气氛中加热到55℃,并保持2h。然后在氢气气氛中加入[(R,R)

(Me

DuPHOS)Rh(COD)]BF4的甲醇溶液,反应容器中充满氢气至60psi并且反应液在55℃搅拌直到吸氢停止,在真空条件下除去溶剂,得到白色的晶体固体,即(S)3

氰基

5甲基己酸钾(化合物2c)。可见,该现有技术中,利用化合物2a为原料得到第一步水解产物化合物2b是在甲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的,并且化合物2b不经过分离直接在该溶液中加氢还原得到化合物2c。含有化合物2c的反应液通过真空条件下除去溶剂得到化合物2c的粗品,这样的粗品纯度不高,且对于工业上的放大生产来说,蒸馏除去含水溶剂得到产物粗品耗时耗力。
[0012]因此,本领域仍然需要寻找操作方便、质量好、适合工业化大生产的制备普瑞巴林
中间体的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普瑞巴林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得到的产品的产率高、纯度高,且操作方便、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5]一种式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1)(S)
‑3‑
氰基
‑5‑
甲基己酸乙酯,在有机溶液中,在碱存在下,进行水解反应,反应完成后过滤,得到式I所示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0017][0018]其中M为钠(Na),钾(K),钙(Ca),镁(Mg)或锂(Li)。
[0019]上述方法还可包括步骤(2):步骤(1)得到的式I所示化合物利用有机溶剂打浆,过滤。
[0020]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可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乙腈,或其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异丙醇。
[0021]步骤(1)中(S)
‑3‑
氰基
‑5‑
甲基己酸与乙酯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40~120g/L。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S)
‑3‑
氰基
‑5‑
甲基己酸与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50~100g/L。
[0022]步骤(1)中所述碱可选自乙醇钠,甲醇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异丙醇镁,醋酸钙,或其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钠。
[0023]步骤(1)中(S)
‑3‑
氰基
‑5‑
甲基己酸乙酯与所述碱的摩尔比为1:1.0~5.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S)
‑3‑
氰基
‑5‑
甲基己酸乙酯与所述碱的摩尔比为1:1.0~1.5。
[0024]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0~4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10~15℃。
[002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碱优选以溶液的形式加入到反应体系中。
[0026]所述碱的溶液的浓度为50g/L~300g/L。
[0027]用于溶解碱的有机溶剂优选与步骤(1)的反应液的有机溶剂相同。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碱的溶液为氢氧化钠的异丙醇溶液。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氢氧化钠的异丙醇溶液的浓度为66g/L。
[0029]加入所述碱的过程中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式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S)
‑3‑
氰基
‑5‑
甲基己酸乙酯,在有机溶液中,在碱存在下,进行水解反应,反应完成后过滤,得到式I所示化合物,反应式如下:其中M为钠(Na),钾(K),钙(Ca),镁(Mg)或锂(L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2):步骤(1)得到的式I所示化合物利用有机溶剂打浆,过滤。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i)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乙腈,或其组合;(ii)步骤(1)中(S)
‑3‑
氰基
‑5‑
甲基己酸与乙酯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40~120g/L。(iii)所述碱选自乙醇钠,甲醇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异丙醇镁,醋酸钙,或其组合;(iv)(S)
‑3‑
氰基
‑5‑
甲基己酸乙酯与所述碱的摩尔比为1:1.0~5.0;(v)反应温度为0~4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i)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异丙醇;(ii)(S)
‑3‑
氰基
‑5‑
甲基己酸与乙酯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50~100g/L。(iii)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钠;(iv)所述(S)
‑3‑
氰基
‑5‑
甲基己酸乙酯与碱的摩尔比为1:1.0~1.5;(v)反应温度为10~1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碱以溶液的形式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和/或加入碱的过程中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强周天喜张毅许佳鹏蒋宇俊洪安娜
申请(专利权)人:奥锐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