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造粒流化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造粒流化床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造粒流化床。
技术背景
[0002]现有流化床的控制比较复杂,物料易出现返混;操作弹性低,操作条件不能有太大的变化,对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流化床中颗粒的碰撞模式随机性高,导致絮凝体结构松散,密度低;现有流化床技术单体造价成本较高,需要与其它设备配合才能完成废水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出一种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造粒流化床装置,将反应区、分离区、污泥浓缩区和澄清区一体化实现,相比常规流化床,该装置具有对复杂水质的处理能力和易于操控性,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直接回用的标准,显著优化了废水预处理的工艺流程,节省了电厂使用面积,加强了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4]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造粒流化床装置,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的清水区、分离区、沉降区和集淤区,清水区上方设置数块斜板,斜板上方为集水区,集水区的两端设置滤槽,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造粒流化床装置,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的清水区(6)、分离区(7)、沉降区(9)和集淤区(12),其特征在于,清水区上方设置数块斜板(5),斜板(5)上方为集水区(1),集水区(1)的两端设置滤槽(2),一端的滤槽下方设置出水口(4);沉降区的内部设置内筒(8),内筒(8)内部形成流化区(18),沉降区两侧位置分别设置进水管(10)和进药管(17),流化区底部设置挡流板(11);在流化床的两侧设置的折流板(20),位于清水区与分离区交界位置;分离区(7)的一侧设置晶种加入口(19);集淤区(12)位于流化床锥形底部,集淤区(12)设置变径管(14),变径管(14)上部设置闸门(13),下部设置开关滤网(15);开关滤网(15)连接排污管(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造粒流化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槽(2)内放置海沙(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造粒流化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斜板(5)与水平呈60度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造粒流化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折流板(2)向下倾斜,折流板的角度为20~7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造粒流化床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口和出药口交替排布,出药口与水平呈60度夹角,进水口与水平呈30度夹角,方向相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造粒流化床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筒(8)底部为锥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造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利,刘龙,薛静,赵晓舒,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山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