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自体动静脉内瘘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72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医疗器具技术领域,涉及仿真自体动静脉内瘘模型,特别是一种可以演示内瘘术后血管吻合效果,以及模拟内瘘震颤与搏动的仿真自体动静脉内瘘模型。所述的仿真自体动静脉内瘘模型,由模拟手臂胎体和固定在模拟手臂胎体上的模拟动脉血管和模拟静脉血管,紧贴该模拟手臂胎体的外部的模拟皮肤,凹槽和震动模块组成;所述的震动模块由电动马达、控制电路、控制器、控制键和显示灯组成,用于模拟不同震动模式。该仿真自体动静脉内瘘模型可以呈现内瘘术后血管吻合效果,还具备模拟内瘘的震颤与搏动,有助于患者理解内瘘,掌握内瘘评估方法,同时,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荷,丰富健康教育的方式。丰富健康教育的方式。丰富健康教育的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真自体动静脉内瘘模型


[0001]本专利技术属医疗器具
,涉及仿真自体动静脉内瘘模型,特别是一种可以演示内瘘术后血管吻合效果,以及模拟内瘘震颤与搏动的仿真自体动静脉内瘘模型。

技术介绍

[0002]临床实践显示,有效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维护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有透析患者“生命线”之称。现有技术中,自体动静脉内瘘一般是将腕部动脉血管与静脉血管吻合建立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率最高的血管通路。对于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通常需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懂得如何应对手术和维护内瘘。目前内瘘患者健康教育方式多为医护人员借助纸质版健康教育材料进行宣教,患者缺乏对教育内容的直观理解,如,在进行内瘘功能评估时,需教会患者识别内瘘功能良好时应具备的“震颤”和“搏动”,但是患者常难以理解“猫喘音”或“流水声”的语言模拟,并且需要医护人员花费一定时间进行解释,且仍不奏效。目前市场上暂无专门针对有关患者健康教育所用的仿真动静脉内瘘模型,以助实现内瘘功能评估的可体验化,因此亟需一种仿真模型,尤其是动静脉内瘘仿真模型,其不仅可以展示内瘘外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真自体动静脉内瘘模型,其特征在于,由模拟手臂胎体(1)和固定在模拟手臂胎体上的模拟动脉血管(3)和模拟静脉血管,紧贴该模拟手臂胎体的外部的模拟皮肤(2),凹槽和震动模块组成;所述的震动模块由电动马达(7)、控制电路(8)、控制器(9)、控制键(10)、和显示灯(11)组成,用于模拟不同震动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自体动静脉内瘘模型,其特征在于,该模型中的模拟血管由三段血管组成,分别是模拟动脉血管(3)、模拟静脉血管近端(5)、模拟静脉血管远端(4),其中模拟动脉血管设为红色,模拟静脉血管设为蓝色。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真自体动静脉内瘘模型,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模拟动脉血管和模拟静脉血管均为橡胶管。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文文曹艳佩黄碧红陈靖杨晓莉倪丽钱璟陆楚涵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