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人眼屈光度的假眼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31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拟人眼屈光度的假眼模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人眼模型和千分尺,人眼模型包括目镜座、镜筒和眼底结构,目镜座位于镜筒一端,并在目镜座中设有目镜透镜;眼底结构位于镜筒中,并能够相对镜筒滑动;千分尺通过量具支架与人眼模型相连,镜筒与量具支架嵌套相连,通过千分尺调整眼底结构与目镜透镜之间的距离,能够模拟相应眼轴长度所对应的屈光度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用途是能够作为工具标定检测人眼屈光度的眼科设备,也可用于眼科教学工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大量程并精准的模拟人眼屈光度,还可以通过改变瞳孔直径,俯仰调整的角度,实现模拟多种人群的眼睛状态。拟多种人群的眼睛状态。拟多种人群的眼睛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人眼屈光度的假眼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眼科医疗设备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模拟人眼屈光度的假眼模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眼科检测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如眼底照相、验光仪、屈光仪等,眼科设备在生产出来以后,需要对其进行校正。现行校正方法多为两种,一种是利用人眼对相关的设备进行校正,另一种是通过模拟人眼的假眼模型对相关设备进行校正。
[0003]根据检索,名称为一种屈光度可调的模拟眼(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132443.7,申请日:2012年5月2日)的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壳体被绝缘层分隔成前腔、中腔和后腔,前腔、中腔和后腔中分别充有透明的液体,中腔中的液体与前腔中的液体互不相溶,中腔中的液体与后腔中的液体也互不相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以及第二电极与第三电极之间均施加一定的电压。
[0004]名称为一种眼模型及其设计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1145327.X,申请日:2020年10月23日)的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一透镜组、成像采集模块组成的光学组件和图像处理模块的人眼模型。
[0005]名称为眼睛模拟装置(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240931.8,申请日:2017年3月13日)的技术,该技术公开了眼睛模拟装置通过采用屈光介质模拟件、瞳孔模拟件、眼底表面模拟件分别模拟人眼或动物眼睛的屈光介质、瞳孔和视网膜,并将屈光介质模拟件到眼底表面模拟件的距离作为眼轴距离,从而使得可以采用眼睛模拟装置模拟人眼或者动物眼睛,通过眼睛模拟装置检测眼科检测设备。
[0006]目前,针对人眼屈光度检查的仪器生产后,对其进行校正的假眼模型的量程未能覆盖大屈光度的人群,假眼模型驱动方式也导致较大误差。因此,当前亟需一种大量程、高精度的假眼模型作为人眼屈光度检查仪器的标定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模拟人眼屈光度的假眼模型的屈光度量程小、精度差的问题。
[0009]2.技术方案
[00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11]一种模拟人眼屈光度的假眼模型,包括人眼模型和千分尺,所述的人眼模型包括目镜座、镜筒和眼底结构,所述目镜座位于镜筒一端,并在目镜座中设有目镜透镜;眼底结构位于镜筒中,并能够相对镜筒滑动;所述千分尺通过量具支架与人眼模型相连,镜筒与量具支架嵌套相连,通过千分尺调整眼底结构与目镜透镜之间的距离,能够模拟相应眼轴长度所对应的屈光度值。
[0012]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目镜座与镜筒之间设置瞳孔转盘,通过调节瞳孔转盘能够模拟人眼瞳孔大小。
[0013]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瞳孔转盘铰接与目镜座,瞳孔转盘上设置不同规格的通光孔,通过旋转瞳孔转盘,能够使瞳孔转盘上设置的相应规格的通光孔中心与目镜透镜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瞳孔转盘还能够采用单通光孔可调光阑,瞳孔转盘通光孔的中心与目镜透镜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模拟不同人眼瞳孔的大小,从而可以模拟多种眼睛状态。
[0014]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目镜座外侧设有压圈。
[0015]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眼底结构远离目镜的一端中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一侧有亮面垫片,亮面垫片为硬质合金。
[0016]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千分尺的一端为球形顶头,千分尺球形顶头与亮面垫片接触,保证整体结构稳定性,不易变形。
[0017]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千分尺上设有千分尺固定螺母。
[0018]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连接块与量具支架之间设有弹簧,使千分尺球形顶头与亮面垫片压紧,实现了眼轴无间隙的驱动方式,消除由于传动间隙造成的误差。
[0019]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量具支架下部设俯仰调整机构。
[0020]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俯仰调整机构包括托架、旋转螺母、托盘、底座A,托盘底部与底座A上部相接,托盘上部与旋转螺母下部相接,托架底部位于旋转螺母中,托架底部设有螺纹,配合旋转螺母,组成丝杆螺母传动方式;镜筒下部设有镜筒支架,镜筒支架活动连接与底座A上。
[0021]本技术还提供另外一种量具支架下部所设俯仰调整机构,包括托架,托架底部焊接连接片,连接片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贯穿转动轴,连接片通过转动轴与支撑片相连,支撑片下部焊接于底盘;所述托架下部设滑块,滑块内设滑轨,滑轨内有伸缩杆,伸缩杆底部铰接于底盘,底盘通过支撑杆和底座B连接。
[0022]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托架形状优选为Y型。
[0023]3.有益效果
[0024]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1)本技术的一种模拟人眼屈光度的假眼模型,将由目镜座、镜筒、眼底结构和目镜透镜构成的人眼模型通过量具支架连接千分尺,通过利用千分尺的微米级精度,精准测量眼底结构至目镜透镜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即为假眼模型眼轴长度,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值进行一一对应,从而获得一种大量程、高精度的模拟人眼屈光度的假眼模型。
[0026](2)本技术的一种模拟人眼屈光度的假眼模型,目镜座与镜筒之间设置瞳孔转盘,通过瞳孔转盘能够模拟人眼瞳孔大小,量具支架下设置的俯仰调整机构,能够调整眼轴的俯仰角度,可模拟多种人群的眼睛形态,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模型整体示意图;
[0028]图2为模型内部结构图;
[0029]图3为托架分解图;
[0030]图4为模型俯视截面图;
[0031]图5为另一托架结构图;
[0032]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33]1、人眼模型;2、千分尺;3俯仰调整机构;
[0034]111、瞳孔转盘;112、目镜座;113、压圈;121、镜筒;122、镜筒支架;141、量具支架;142、光面垫片;21、千分尺球形顶头;22、千分尺固定螺母;
[0035]31、托架;32、为旋转螺母;33、为托盘;34、底座A;
[0036]114、目镜透镜;131、眼底结构;132、连接块;133、亮面垫片;
[0037]42、滑块;43、伸缩杆;44、底盘;45、支撑杆;46、底座B;47、转动轴;48、连接片;49、支撑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39]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人眼屈光度的假眼模型,包括人眼模型(1)、千分尺(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眼模型(1)包括目镜座(112)、镜筒(121)和眼底结构(131),所述目镜座(112)位于镜筒(121)一端,并在目镜座(112)中设有目镜透镜(114),眼底结构(131)位于镜筒(121)中,并能够相对镜筒(121)滑动;所述千分尺(2)通过量具支架(141)与人眼模型(1)相连,镜筒(121)与量具支架(141)嵌套相连,通过千分尺(2)调整眼底结构(131)与目镜透镜(114)之间的距离,能够模拟相应眼轴长度所对应的屈光度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人眼屈光度的假眼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目镜座(112)与镜筒(121)之间设置瞳孔转盘(111),能够模拟人眼瞳孔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人眼屈光度的假眼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瞳孔转盘(111)铰接于目镜座(112),瞳孔转盘(111)上设置不同规格的通光孔,通过旋转瞳孔转盘(111),能够使所选规格的通光孔中心与目镜透镜(114)中心在一条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人眼屈光度的假眼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瞳孔转盘(111)采用单通光孔可调光阑,瞳孔转盘(111)通光孔的中心与目镜透镜(114)中心在一条直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人眼屈光度的假眼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目镜座(112)外侧设有压圈(1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人眼屈光度的假眼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底结构(131)远离目镜的一端中设有连接块(132),连接块(132)一侧有亮面垫片(133),亮面垫片(133)为硬质合金。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拟人眼屈光度的假眼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千分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瞳芯慧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