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372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B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BBR处理池、曝气处理单元、二沉池单元、中间水池和设备区,所述BBR处理池包括搅拌区和生化区,在同一池体内调节水质和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所述曝气处理单元包括若干个串联的曝气池;所述二沉池单元包括若干个并联的二沉池,中间水池设在二沉池单元的侧面;二沉池由内至外包括中心导流桶、浮渣槽、出水堰和集水桶,二沉池处理后的水体通过集水桶溢流至中间水池,中心导流桶用于向二沉池内进水。中心导流桶用于向二沉池内进水。中心导流桶用于向二沉池内进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B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B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已经成为关系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主要行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国内外的污水处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现在正逐步向着大规模、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伴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逐步提高,国内较多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提标改造,大部分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处理工艺环节,打破了原始设施的合理布局,由于处理环节的增加也给原有的供电及服务系统增加了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0003]因此,为例适应大规模、高标准的现代污水处理要求,亟待解决污水处理厂分体式/分散式结构设计而导致的占地面积大、投资及输送成本高、管道布置杂乱而导致的设备维护及维修难度大、美观度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B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BBR处理池、曝气处理单元、二沉池单元、中间水池和设备区,所述BBR处理池包括搅拌区和生化区,在同一池体内调节水质和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所述曝气处理单元包括若干个串联的曝气池;
[0005]所述二沉池单元包括若干个并联的二沉池,中间水池设在二沉池单元的侧面;二沉池由内至外包括中心导流桶、浮渣槽、出水堰和集水桶,二沉池处理后的水体通过集水桶溢流至中间水池,中心导流桶用于向二沉池内进水。
[0006]可选的,所述BBR处理池沿着水流方向依次划分为搅拌区和生化区,搅拌区靠近BBR处理池的进水口一侧;所述搅拌区的下部设有潜水搅拌机,用于充分搅动搅拌区的污水,实现均质调节的目的;
[0007]所述生化区的顶部设有BBR装置,BBR装置包括若干个附着芽孢杆菌的生物载体;生化区的下部设有第一曝气组件;
[0008]所述生化区的顶部的侧壁设有第一过流孔,将生化区处理后的污水溢流至曝气池。
[0009]可选的,所述曝气处理单元包括若干个依次串联的曝气池,曝气池内设有若干个可升降的第二曝气组件和好氧微生物;相邻的曝气池之间的侧壁顶部设有第二过流孔,用于传输污水。
[0010]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二曝气组件包括若干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二曝气盘、连接在各个第二曝气盘之间的第二输气管和一个可伸缩的输气主管,第二曝气盘和第二输气管均匀布设在曝气池的底部;
[0011]输气主管为倒L型,其竖直部分的底端连接第二输气管,顶端处于曝气池的顶部并连接水平部分,水平部分上设有刻度球阀;
[0012]输气主管的水平部分连接设备区的风机。
[0013]可选的,所述二沉池单元的若干个二沉池沿着曝气处理单元的水流方向布设在曝气处理单元的下游侧;
[0014]所述二沉池的中央设有竖直的中心导流桶,中心导流桶的顶端处于二沉池的顶部,底端处于二沉池的下部,中心导流桶的中部设有二沉池进水口,二沉池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最后一个曝气池;
[0015]所述浮渣槽包围在中心导流桶的外部,浮渣槽的侧壁为第一浮渣板,第一浮渣板上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一过滤孔,用于拦截固液分离后的浮渣;出水堰设在浮渣槽上部的外围,出水堰的顶端低于浮渣槽的顶端;二沉池的底部为锥形。
[0016]进一步可选的,所述中心导流桶的底端开口处设有布水挡板,布水挡板为伞形,最后一个曝气池处理后的水体进入中心导流桶后,从中心导流桶的底端开口流到布水挡板上,经过布水挡板的分散作用,再进入二沉池,使得进水更为均匀;
[0017]最后一个曝气池通过管道并联每个二沉池的中心导流桶中部的二沉池进水口。
[0018]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浮渣槽为上下均开口的桶形,浮渣槽的底部低于集水桶底部;
[0019]浮渣槽的上方设有驱动转动装置,驱动转动装置连接浮渣槽,用于控制浮渣槽转动。
[0020]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浮渣槽与布水挡板之间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浮渣板,第二浮渣板为伞形,且对称设置在中心导流桶的外围,所有第二浮渣板的中心处于同一竖直线上,所有第二浮渣板的面积相同;
[0021]每个第二浮渣板沿着自身的径向方向分为两部分,靠近中心导流桶的部分为内圈部分,靠近二沉池侧壁的部分为外圈部分,内圈部分上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二过滤孔,外圈部分上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三过滤孔,第二过滤孔的孔径大于第三过滤孔的孔径。
[0022]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曝气池中,由于第二曝气盘呈阵列分布,第二输气管呈横纵交叉状连接在第二曝气盘之间,与若干个曝气池的排列方向相平行的第二输气管定义为横第二输气管,与横第二输气管垂直的第二输气管定义为纵第二输气管;
[0023]若干个横第二输气管的侧面设有可转动的挡板,所述挡板包括电机、转轴和挡板本体,电机固定在横第二输气管的一端,转轴与横第二输气管平行且紧贴横第二输气管,挡板本体连接转轴。
[0024]可选的,所述中间水池的长度方向为若干个二沉池的排列方向,中间水池的顶端低于集水桶顶端,中间水池的底部高于二沉池底部;中间水池的下方设有泵区,泵区内设有污泥回流泵和内回流泵。
[0025]进一步可选的,所述二沉池的底部连接污泥回流泵的进口,污泥回流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BBR处理池的搅拌区,实现污泥外回流。
[0026]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最后一个曝气池的底部连接内回流泵的进口,内回流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BBR处理池的搅拌区,将曝气池的污泥回流至生化区,实现污泥内回流。
[0027]可选的,所述设备区沿着若干个二沉池的排列方向布置在二沉池单元和中间水池的侧面,设备区内设有砂滤罐及其水泵、营养液投加装置、风机和控制柜。
[0028]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砂滤罐及其水泵是指砂滤罐、砂滤进水泵和反冲洗水泵,砂滤
罐的进口通过电磁阀组并联砂滤进水泵和反冲洗水泵。
[0029]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营养液投加装置包括营养液加药箱和两台营养液投加泵,营养液投加泵均通过管道连接BBR处理池的搅拌区。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B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的俯视图(一);
[0031]图2为B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的俯视图(二);
[0032]图3为B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的侧视图(一);
[0033]图4为第二曝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二沉池与中间水池的侧视图;
[0035]图6为第二浮渣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B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的侧视图(二)。
[0037]附图中,1

BBR处理池,2

搅拌区,3

生化区,4

潜水搅拌机,5

BBR装置,6

第一曝气组件,7

曝气池,8

第二曝气组件,9

第二曝气盘,10

第二输气管,11

输气主管,12

二沉池,1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BBR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BBR处理池、曝气处理单元、二沉池单元、中间水池和设备区,所述BBR处理池包括搅拌区和生化区,在同一池体内调节水质和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所述曝气处理单元包括若干个串联的曝气池;所述二沉池单元包括若干个并联的二沉池,中间水池设在二沉池单元的侧面;二沉池由内至外包括中心导流桶、浮渣槽、出水堰和集水桶,二沉池处理后的水体通过集水桶溢流至中间水池,中心导流桶用于向二沉池内进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BR处理池沿着水流方向依次划分为搅拌区和生化区,搅拌区靠近BBR处理池的进水口一侧,所述搅拌区的下部设有潜水搅拌机,用于充分搅动搅拌区的污水,实现均质调节的目的;所述生化区的顶部设有BBR装置,BBR装置包括若干个附着芽孢杆菌的生物载体;生化区的下部设有第一曝气组件;所述生化区的顶部的侧壁设有第一过流孔,将生化区处理后的污水溢流至曝气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内设有若干个可升降的第二曝气组件和好氧微生物;相邻的曝气池之间的侧壁顶部设有第二过流孔,用于传输污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曝气组件包括若干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二曝气盘、连接在各个第二曝气盘之间的第二输气管和一个可伸缩的输气主管,第二曝气盘和第二输气管均匀布设在曝气池的底部;输气主管为倒L型,其竖直部分的底端连接第二输气管,顶端处于曝气池的顶部并连接水平部分,水平部分上设有刻度球阀;输气主管的水平部分连接设备区的风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中,第二输气管呈横纵交叉状连接在第二曝气盘之间,与若干个曝气池的排列方向相平行的第二输气管定义为横第二输气管,与横第二输气管垂直的第二输气管定义为纵第二输气管;若干个横第二输气管的侧面设有可转动的挡板,所述挡板包括电机、转轴和挡板本体,电机固定在横第二输气管的一端,转轴与横第二输气管平行且紧贴横第二输气管,挡板本体连接转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单元的若干个二沉池沿着曝气处理单元的水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伟贺张理月武思谨翟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洁神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