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酵母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70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酵母分离器,旨在解决发酵贮酒排废酵母时,排清废酵母的酒液损失大,若不排清废酵母,则在啤酒离心时废酵母容易进入离心机,导致离心机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装于发酵罐的底部,包括贯通安装于发酵罐底部的酒液排放管和酵母排放通道,酒液排放管的上端延伸至发酵罐内腔并形成有穿过沉积酵母的高差段,酒液排放管位于发酵罐外腔的一段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酵母排放通道的最低点通过连通弯管与酒液排放管靠近输出端的一段相连通,且连通弯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艾尔啤酒酿造中的排废酵母,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酵母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啤酒酿造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酵母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啤酒酿造工艺中,发酵需要添加酵母。其中,艾尔啤酒的发酵因酵母沉降性相对较差,酵母和酒液混合更为明显,发酵贮酒排废酵母存在两大问题:
[0003]第一、因艾尔酵母悬浮明显,若要排清废酵母,则酒液损失很大;
[0004]第二、若控制酒液损失,不排清酵母,则存在发酵罐锥底沉积的酵母仍残留在发酵罐底部;发酵液在离心时,存在沉积酵母瞬间进行离心机时造成离心机处理能力不足,粘附在离心机碟片上,破坏离心机平衡后需要拆卸清洗离心机碟片,耗时耗力。
[0005]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酵母分离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酵母分离器,安装于发酵罐的底部,包括贯通安装于发酵罐底部的酒液排放管和酵母排放通道,酒液排放管的上端延伸至发酵罐内腔并形成有穿过沉积酵母的高差段,酒液排放管位于发酵罐外腔的一段上设有第一阀门;
[0008]所述酵母排放通道的最低点通过连通弯管与酒液排放管靠近输出端的一段相连通,且连通弯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阀门位于连通弯管与酒液排放管连接处的上方位置。
[0010]可选地,所述酵母排放通道的底端呈斜坡状。
[0011]可选地,所述酒液排放管和酵母排放通道均通过法兰盘固定于发酵罐底部。
[0012]可选地,所述连通弯管自酵母排放通道向酒液排放管方向倾斜向下布置。
[0013]可选地,所述高差段的高度为765mm。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对夹式蝶阀。
[0015]本技术主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在酒液离心时,可从发酵罐底部上方的765mm处出酒,沉积在发酵罐锥底的酵母会因重力滑至发酵罐底部被拦截而不会进入离心机,一方面可以排清废酵母,获得较为纯净的酒液且酒液损失小,另一方面也从而解决啤酒离心时废酵母容易进入离心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酵母分离器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
[0021]图中:酒液排放管10、高差段102、第一阀门101、法兰盘20、酵母排放通道30、连通弯管40、第二阀门401、发酵罐5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1

3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酵母分离器,参照附图1

3,安装于发酵罐50的底部,包括通过法兰盘20贯通安装于发酵罐50底部的酒液排放管10和酵母排放通道30,酒液排放管10的上端延伸至发酵罐50内腔并形成有穿过沉积酵母的高差段102,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差段102的高度为765mm,酒液排放管10位于发酵罐50外腔的一段上设有第一阀门101;
[0025]所述酵母排放通道30的最低点通过连通弯管40与酒液排放管10靠近输出端的一段相连通,且连通弯管40上设有第二阀门401,连通弯管40自酵母排放通道30向酒液排放管10方向倾斜向下布置,且第一阀门101位于连通弯管40与酒液排放管10连接处的上方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101和第二阀门401均为对夹式蝶阀;
[0026]本实施例中,酵母分离器的使用依照如下步骤进行:
[0027]1、酵母分离器清洗:发酵罐CIP清洗时,先打开酒液排放管10上的第一阀门101,CIP清洗液由第一阀门101进行循环清理;
[0028]同时定期打开连通弯管40上的第二阀门401,进行连通弯管40的清洗;
[0029]并在CIP清洗结束前,同时打开阀门

和阀门

,排尽发酵罐内CIP残液;
[0030]2、排废酵母:打开连通弯管40上的第二阀门401,通过酵母排放通道30

连通弯管40

第一阀门101的下段排出发酵罐50内腔下部沉积的废酵母,可以理解的是,排放时时间视废酵母情况,完成废酵母排放后关闭第二阀门401,并打开第一阀门101排放数秒冲洗去除管道内的残留废酵母,排放时间视实际情况;
[0031]3、排发酵液:在酒液离心时,直接打开第一阀门101,从高差段102的上端(765mm处)出酒去离心;
[0032]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的CIP清洗,即用来冲洗的水和洗涤液,是在设备的管道及生产线中闭路循环进行的,无须将设备拆开。
[0033]实施例2
[003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所述酵母排放通道30的底端呈斜坡状,有效的利用斜坡使得废酵母从发酵罐50底部滑动排出。
[0035]其他未描述结构参照实施例1。
[0036]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酵母分离器,在酒液离心时,可从发酵罐50底部上方的765mm处出酒,沉积在发酵罐50锥底的酵母会因重力滑至发酵罐50底部被拦截而不会进入离心机,从而解决啤酒废酵母排放问题。
[00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
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酵母分离器,安装于发酵罐(50)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包括贯通安装于发酵罐(50)底部的酒液排放管(10)和酵母排放通道(30),酒液排放管(10)的上端延伸至发酵罐(50)内腔形成有穿过沉积酵母的高差段(102),酒液排放管(10)位于发酵罐(50)外腔的一段上设有第一阀门(101);所述酵母排放通道(30)的最低点通过连通弯管(40)与酒液排放管(10)靠近输出端的一段相连通,且连通弯管(40)上设有第二阀门(4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101)位于连通弯管(40)与酒液排放管(10)连接处的上方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辉旭江群陈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珐酷鼎河酒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