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潮汐公路的锚桩式移动隔离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67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用于潮汐公路的锚桩式移动隔离护栏,包括沿公路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移动护栏组,每组移动护栏组包括至少一个箱型主体单元,于箱型主体单元的底部设有用于移动箱型主体单元的行走机构;于箱型主体单元的底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水平位移限制装置,水平位移限制装置与路面连接,并在箱型主体单元移动到位后向箱型主体单元提供水平作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箱型主体单元的底部设置的与路面连接的水平位移限制装置在箱型主体单元移动到位后提供水平作用力,实现箱型主体单元的水平固定,提升护栏的防撞性能,能够在满足公路车道的潮汐变化的条件下同时满足隔离防护有效性。有效性。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潮汐公路的锚桩式移动隔离护栏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隔离护栏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潮汐公路的锚桩式移动隔离护栏。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车辆数量也随之大幅增加,急剧上升的交通流量为道路畅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潮汐公路就是根据各时间段的交通流量的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设置一个或多个车辆行驶方向规定随不同时段变化的公路,在城市内部道路以及高速公路上均可有效应用,在早晚高峰或节气高峰能够有效地调整车道行驶方向,改善交通拥堵状况。
[0003]现有的潮汐公路通常是通过车道灯的指示方向变化来控制主干道车道行驶方向,实现车道数的调整,但由于无隔离带分流车道,仅靠道路标线进行车道区分容易造成车辆误入发生逆行等危险情况。在道路中间设置的隔离护栏能够有效地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但现有的隔离护栏为了满足有效的隔离防护功能通常为固定设置,无法实现潮汐变道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潮汐公路的锚桩式移动隔离护栏,能够在满足隔离防护有效性的条件下实现移动变道功能。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用于潮汐公路的锚桩式移动隔离护栏,包括沿公路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移动护栏组,每组所述移动护栏组包括至少一个箱型主体单元,于所述箱型主体单元的底部设有用于移动所述箱型主体单元的行走机构;于所述箱型主体单元的底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水平位移限制装置,所述水平位移限制装置与路面连接,并在所述箱型主体单元移动到位后向所述箱型主体单元提供水平作用力。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平位移限制装置包括第一锚桩和两个锁合机构,所述第一锚桩垂直于路面且所述第一锚桩的下端与所述路面固定连接,所述箱型主体单元的中部开设有与公路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锚桩的上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滑槽中并可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两个所述锁合机构分设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两端,当所述第一锚桩滑动至第一滑槽任一端时,所述锁合机构挡设于所述第一锚桩的内侧,限制所述第一锚桩向第一滑槽对向端位移。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合机构包括轴杆,所述轴杆于水平方向垂直穿设于所述第一滑槽,于所述轴杆任意一端设有用于带动所述轴杆沿轴杆轴向位移的驱动装置,所述轴杆的自由端可自所述第一滑槽宽度方向的第一侧向前移动至抵接或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宽度方向的第二侧,或向后移动至所述轴杆的自由端隐没于所述第一滑槽宽度方向的第一侧。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型主体单元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公路的单个车道的宽度。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平位移限制装置包括垂直于地面设置的第二锚桩和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锚桩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固定连接;沿所述公路长度方向于路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孔洞,所述箱型主体单元移动至所述第二锚桩位于所述孔洞上方时,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带动所述第二锚桩向下移动对应插设于所述孔洞中。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孔洞开设于相邻车道之间的车道线上,并沿所述车道线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分布。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平位移限制装置包括垂直于地面设置的第三锚桩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三锚桩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固定连接;沿所述公路长度方向于路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平行于公路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锚桩的下端固定有滑块并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箱型主体单元移动到位时,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带动所述第三锚桩向上移动使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于竖直方向上产生相向应力。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槽的两端分别设有排管,所述排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滑槽的端部,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公路的宽度方向一侧。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型主体单元还配置有控制器,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水平位移限制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内集成有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远程终端无线连接。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型主体单元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配置有波形护栏,所述波形护栏沿所述箱型主体单元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型主体单元的顶部设有容留槽,所述容留槽沿所述箱型主体单元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于所述容留槽内安装有生态绿化盒。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所述移动护栏组内配置有两个箱型主体单元,相邻所述箱型主体单元于公路宽度方向并列设置。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通过将箱型主体单元沿公路长度方向分布实现车道隔离,并通过行走机构进行箱型主体单元的移动,实现公路车道的潮汐变化,同时,利用箱型主体单元的底部设置的与路面连接的水平位移限制装置,在所述箱型主体单元移动到位后通过水平位移限制装置提供水平作用力,实现箱型主体单元的水平固定,提升护栏的防撞性能,满足隔离防护有效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箱型主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潮汐公路的锚桩式移动隔离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箱型主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箱型主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连接框图。
[0027]图标:1

移动护栏组,11

箱型主体单元,111

行走机构,112

水平位移限制装置,1121

第一锚桩,1122

锁合机构,11221

轴杆,11222

驱动装置,1123

第二锚桩,1124

第一升降机构,1125

第三锚桩,1126

第二升降机构,1127

滑块,113

第一滑槽,114

控制器,1141

通讯模块,1142

控制模块,115

波形护栏,116

容留槽,117

生态绿化盒,2

孔洞,3

第二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潮汐公路的锚桩式移动隔离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公路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移动护栏组,每组所述移动护栏组包括至少一个箱型主体单元,于所述箱型主体单元的底部设有用于移动所述箱型主体单元的行走机构;于所述箱型主体单元的底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水平位移限制装置,所述水平位移限制装置与路面连接,并在所述箱型主体单元移动到位后向所述箱型主体单元提供水平作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潮汐公路的锚桩式移动隔离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位移限制装置包括第一锚桩和两个锁合机构,所述第一锚桩垂直于路面且所述第一锚桩的下端与所述路面固定连接,所述箱型主体单元的中部开设有与公路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锚桩的上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滑槽中并可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两个所述锁合机构分设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两端,当所述第一锚桩滑动至第一滑槽任一端时,所述锁合机构挡设于所述第一锚桩的内侧,限制所述第一锚桩向第一滑槽对向端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潮汐公路的锚桩式移动隔离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机构包括轴杆,所述轴杆于水平方向垂直穿设于所述第一滑槽,于所述轴杆任意一端设有用于带动所述轴杆沿轴杆轴向位移的驱动装置,所述轴杆的自由端可自所述第一滑槽宽度方向的第一侧向前移动至抵接或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宽度方向的第二侧,或向后移动至所述轴杆的自由端隐没于所述第一滑槽宽度方向的第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潮汐公路的锚桩式移动隔离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型主体单元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公路的单个车道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潮汐公路的锚桩式移动隔离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位移限制装置包括垂直于地面设置的第二锚桩和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锚桩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固定连接;沿所述公路长度方向于路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孔洞,所述箱型主体单元移动至所述第二锚桩位于所述孔洞上方时,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带动所述第二锚桩向下移动对应插设于所述孔洞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潮汐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成章罗红张东江杨刘耀川陈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交建城投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