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重载基座与复合材料耐压壳体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重载基座与复合材料耐压壳体的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船舶制造对船体结构轻量化、减振及降噪等高要求,耐压壳体、重载基座的用材也由传统的金属材料逐渐向复合材料转变。重载基座作为设备平台的主要支撑结构,其连接设计需要满足较为严格的强度和刚度要求。目前,复合材料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包括机械连接与胶接。机械连接不可避免地需要在层合板上开孔,不仅降低了层合板的力学性能,还会引起应力集中。相较之下,胶接有阻止裂纹扩展作用,抗疲劳和减振性能也更好,但其剥离强度较低,难以传递大的载荷。因此,上述现有技术均难以满足复合材料重载基座与复合材料耐压壳体之间安全、无损的连接需求,而这也是复合材料连接
内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种一种复合材料重载基座与复合材料耐压壳体的连接结构,从而使复合材料重载基座与复合材料耐压壳体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重载基座与复合材料耐压壳体的连接结构,在耐压壳体(1)与重载基座(3)之间设置有肋骨(2),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载基座(3)包含背板(31)、支撑面板一(32)和支撑面板二(33),所述背板(31)的弧度与所述耐压壳体(1)的弧度相等,所述背板(31)、支面板一(32)和支撑面板二(33)相互连接构成三角形,所述支撑面板一(32)用以支撑设备平台;所述肋骨(2)包含有上翼板(21)、下翼板(22)和中间板(23),所述中间板(23)与所述上翼板(21)的内表面、所述下翼板(22)的外表面连接形成工字形,所述上翼板(21)和下翼板(22)的弧度与所述耐压壳体(1)的弧度相等,所述上翼板(21)的外表面与所述耐压壳体(1)的内表面胶贴合,所述下翼板(22)的内表面与所述背板(31)的外表面胶贴合;具有卡槽(51)的夹具(5)可通过调整卡槽(51)的间距以对所述下翼板(22)和所述背板(31)提供预紧力,卡槽(51)的上下表面分别与所述下翼板(22)和所述背板(31)的表面贴合,在所述夹具(5)外表面与所述上翼板(21)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呈工字形的支撑块(4),所述支撑块(4)的上板(42)与所述上翼板(21)的内表面胶贴合、下板(42)与所述所述夹具(5)的外表面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材料重载基座与复合材料耐压壳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5)为螺纹夹且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配有螺栓(5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材料重载基座与复合材料耐压壳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翼板(22)的宽度与所述背板(31)的宽度相等,所述上翼板(21)的宽度大于所述下翼板(22)的宽度;所述上板(42)和下板(42)的尺寸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南,徐子龙,毛立夫,朱婧婧,郭雨,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