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挺锋专利>正文

活动梁和固定梁直连的辊式矫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34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5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对金属材料用工作辊进行加工的锻压设备——涉及辊式矫正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动梁和固定梁直连的辊式矫正机。活动梁和固定梁直连的辊式矫正机,其特征是:辊式矫正机由活动工作辊系及活动梁,固定工作辊系及固定梁,活动梁导向装置,压下装置,主传动装置,机电液控制装置组成,压下装置设在活动梁和固定梁之间,分别与活动梁和固定梁直连;当活动梁为分辊压下或分组压下时,压下装置与活动梁和固定梁之间为垂直直连,当压下装置的拉杆穿过工作辊的的传动侧轴伸时,工作辊的传动侧轴伸在拉杆的圆孔或长圆孔内;当活动梁为整体梁时,压下装置与活动梁和固定梁之间均为铰支直连。铰支直连。铰支直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动梁和固定梁直连的辊式矫正机


[0001]本技术属于对金属材料用工作辊进行加工的锻压设备——涉及辊式矫正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动梁和固定梁直连的辊式矫正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辊式矫正机,压下装置驱动活动辊活动梁升降和摆动时,压下装置都安装在机架上,工作辊轴承座外端为圆柱形,与机架导板平面之间为线接触且只能在进出料方向上限位;压下装置一般安装在机架的上横梁上,活动辊及整体活动梁摆动时压下装置与活动梁之间的水平位移量大,定位效果不好,工作辊压下量受立柱和机架上横梁的弹性变形的双重影响,且机架尺寸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活动梁和固定梁直连的辊式矫正机,压下装置与活动梁和固定梁直连,省去了机架,工作辊压下量不受立柱和机架上横梁的弹性变形的双重影响,省去了机架,成本降低,机器占用空间减少。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活动梁和固定梁直连的辊式矫正机,其特征是:辊式矫正机由活动工作辊系及活动梁,固定工作辊系及固定梁,活动梁导向装置,压下装置,主传动装置,机电液控制装置组成,压下装置设在活动梁和固定梁之间,分别与活动梁和固定梁直连;当活动梁为分辊压下或分组压下时,压下装置与活动梁和固定梁之间为垂直直连,当压下装置的拉杆穿过工作辊的的传动侧轴伸时,工作辊的传动侧轴伸在拉杆的圆孔或长圆孔内;当活动梁为整体梁时,压下装置与活动梁和固定梁之间均为铰支直连。
[0005]所述的活动梁和固定梁直连的辊式矫正机,其特征是:当活动梁为整体梁时活动梁与导向面之间为面接触,活动梁导向装置的球面的球心或圆柱面的轴线在活动辊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内或其附近;活动梁导向装置安装在工作辊两端的轴伸上,或活动梁导向装置的销轴安装在活动辊整体轴承座的两端,两销轴的轴线在活动辊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内或其附近;当活动梁为分辊压下或分组压下时活动梁导向装置为平面与平面导向,压下装置拉杆支座端面可为导向平面的一部分。
[0006]所述的活动梁和固定梁直连的辊式矫正机,其特征是:当活动梁为分辊压下或分组压下时,相邻活动梁的压下装置动力部件交错布置,压下装置的缸体或丝母交错布置在活动梁和固定梁上,使辊距更小;整体活动梁的压下装置的缸体或丝母可以布置在活动梁上,也可以布置在固定梁上;如果上辊随动主传动装置与相邻的上辊随动主传动装置有干涉,也可在活动梁两侧交错布置。
[0007]所述的活动梁和固定梁直连的辊式矫正机,其特征是:在活动梁和固定梁之间设压下量锁定装置,压下装置将压下量锁定装置夹紧在活动梁和固定梁之间,矫正工件时保持空载夹紧力,空载夹紧力不小于工件的负载,矫正工件时压下量锁定装置与活动梁和固定梁不脱离接触,消除压下装置的弹性变形的影响,使活动梁和活动工作辊的压下量在有
无负载时基本一致;压下量锁定装置采用机械或液压升降,电动或手动升降,当压下装置为普通丝杆升降时压下量锁定装置可大功率升降,实现保持空载夹紧力;当活动梁为分辊或分组压下且辊数或组数大于等于3时,只有出料方向的部分辊或组设压下量锁定装置,同时固定梁相对有无压下量锁定装置的部分局部分隔成独立的,但辊中间部分是连在一起的;当采用分辊压下或分组压下时,压下量锁定装置放在两压下装置之外适当的距离,加大压下力可补偿活动梁的变形。
[0008]所述的活动梁和固定梁直连的辊式矫正机,其特征是:压下装置动力部件当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连通油缸时,用无杆腔压下,可用标准件油缸,省去平衡装置;压下装置与整体活动梁直连的铰支的轴线在活动辊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内或附近,压下装置的动力部分安装在固定梁上。
[0009]本技术适用于辊式矫正机。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活动梁和固定梁直连的辊式矫正机,省去了机架,工作辊压下量不受立柱和机架上横梁的弹性变形的双重影响,省去了机架,成本降低,机器占用空间减少,机器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活动梁和固定梁直连的辊式矫正机与辊式矫正机工作辊升降导向装置、辊式矫正机压下量锁紧装置结合,效果更好,既降低成本又提高矫正精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图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示意图;
[001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示意图;
[001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示意图;
[001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示意图;
[0015]图中,1为固定梁,2为活动梁升降导向装置,2A为圆柱面摆动平面导向的导向装置,2B为球面摆动圆柱面导向导向装置,3为整体活动梁,3A为单辊活动梁,3B为双辊活动梁,4A为液压压下装置,4A

1为双连通液压压下缸,4B为在线可调机械压下装置,4B

1为机械压下装置动力部件,5为活动工作辊装置,6为固定工作辊装置,7为压下量锁定装置,7A为液压缸压下量锁定装置,7B为压下量锁定装置安装平台,8为上辊随动主传动装置,9为下辊固定主传动装置,10为平衡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0017]图1为一台15辊辊式矫正机主传动侧截去主传动部分的视图,图2为图1后视图,但活动辊排序调整为与图1一样,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1所示的15辊辊式矫正机为分组压下,上排7个辊,从左往右数,前6辊每2个辊一组,最右1个辊为1组,每组1个双辊活动梁3B或单辊活动梁3A,1套液压压下装置4A,1套上辊随动主传动装置8,每套液压压下装置4A分别将双辊活动梁3B或单辊活动梁3A与固定梁1垂直直连,液压压下装置4A与活动梁连接的支座焊接在活动梁上,支座的端面为活动梁导向面的一部分,是活动梁升降导向装置2的活动部分的一部分,为平面导向;直连双辊活动梁3B与固定梁的液压压下装置4A的拉杆套在支座的销轴上,向下穿过两上辊的中间,拉杆上的长圆孔套着正对着的下辊,再向下穿过固定
梁,与双连通液压压下缸4A

1相连;直连单辊活动梁3A与固定梁的液压压下装置4A的拉杆套在支座的销轴上,向下空套梁上的上辊,穿过两下辊的中间,再向下穿过固定梁,与双连通液压压下缸4A

1相连。
[0018]图2所示的非传动侧液压压下装置4A的拉杆相对简单,没有工作辊的轴伸,套在支座的销轴上,再向下穿过固定梁,与双连通液压压下缸4A

1相连,压下量锁定装置7安装在固定梁1的上平面上,中间套着拉杆,压下量锁定装置7调好高度后,液压压下装置4A使焊接在活动梁上的支座下端面压向压下量锁定装置7,或者在液压压下装置4A满载工作时将压下量锁定装置7顶在支座下端面和固定梁1之间,达到锁紧压下量的目的。
[0019]压下量锁定装置放在两压下装置之外适当的距离或距离可调,加大压下力可补偿活动梁的变形。
[0020]图3为图1的左视图,显示双连通液压压下缸4A

1的安装方位,如果要使辊距更小,相邻活动梁的压下装置动力部件交错布置,压下装置的双连通液压压下缸4A

1交错布置在活动梁和固定梁上,双连通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活动梁和固定梁直连的辊式矫正机,其特征是:辊式矫正机由活动工作辊系及活动梁,固定工作辊系及固定梁,活动梁导向装置,压下装置,主传动装置,机电液控制装置组成,压下装置设在活动梁和固定梁之间,分别与活动梁和固定梁直连;当活动梁为分辊压下或分组压下时,压下装置与活动梁和固定梁之间为垂直直连,当压下装置的拉杆穿过工作辊的传动侧轴伸时,工作辊的传动侧轴伸在拉杆的圆孔或长圆孔内;当活动梁为整体梁时,压下装置与活动梁和固定梁之间均为铰支直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梁和固定梁直连的辊式矫正机,其特征是:当活动梁为整体梁时活动梁与导向面之间为面接触,活动梁导向装置的球面的球心或圆柱面的轴线在活动辊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内或其附近;活动梁导向装置安装在工作辊两端的轴伸上,或活动梁导向装置的销轴安装在活动辊整体轴承座的两端,两销轴的轴线在活动辊轴线所在的水平面内或其附近;当活动梁为分辊压下或分组压下时活动梁导向装置为平面与平面导向,压下装置拉杆支座端面可为导向平面的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梁和固定梁直连的辊式矫正机,其特征是:当活动梁为分辊压下或分组压下时,相邻活动梁的压下装置动力部件交错布置,压下装置的缸体或丝母交错布置在活动梁和固定梁上,使辊距更小;整体活动梁的压下装置的缸体或丝母可以布置在活动梁上,也可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本源喻志勇张挺胜张先荣
申请(专利权)人:张挺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