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以及其双模态的致动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3283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以及其双模态的致动结构,致动结构利用于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中,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主要包含能相互掀开折叠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转轴,枢接于上述第一壳体与上述第二壳体;第一盖板,枢接于上述第一壳体;第一凸轮轴,枢接于上述第一壳体,且位于上述第一壳体与上述第一盖板之间;以及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上述转轴与上述第一凸轮轴;其中,当上述第一壳体与上述第二壳体通过上述转轴相互掀开时,上述转轴转动驱动上述第一传动机构,而使上述第一凸轮轴转动,进而使上述第一盖板相对于上述第一壳体掀开。以此,致动结构能配合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的掀开与折叠状态,对应使盖板具有两种结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与其双模态的致动结构,尤指应用 于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中,具有双模态的致动结构。
技术介绍
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可包括相互枢接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以笔记本电脑来说,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别为主机体以及屏幕 机体,通过转轴的枢接方式,可使屏幕机体与主机体互为叠覆收合以及展开 操作的两种状态。展开操作笔记本电脑时,通常是将主机体横放在如桌面的平面上,而屏 幕机体站立以供操作者观看。笔记本电脑的输入键盘设置于主机体的上表 面,通常平面置放的输入键盘会让操作者手腕或手臂处于不舒服的姿势,操 作者有时会拿物体将笔记本电脑后端垫高,以调整出舒适的操作输入角度。此外,在游戏软件日渐发达的今日,适用于游戏的笔记本电脑也应运而 生,针对动感的游戏种类,常会希望笔记本电脑能像大型电玩机台一般,有 着绚丽的声光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以及利用于折叠式移动电子 装置中的双模态致动结构,对应折叠与掀开的动作,以自动的方式,同时改 善上述问题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以及设置于折叠式移 动电子装置中的双模态的致动结构,其能对应折叠与掀开的动作,以自动的 方式,使盖板产生双种模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包含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转 轴,枢接于上述第一壳体与上述第二壳体;第一盖板,枢接于上述第一壳体;第一凸轮轴,枢接于上述第一壳体,且位于上述第一壳体与上述第一盖板之间;以及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上述转轴与上述第一凸轮轴;其中,当上述第 一壳体与上述第二壳体通过上述转轴相互掀开时,上述转轴转动驱动上述第 一传动机构,而使上述第一凸轮轴转动,进而使上述第一盖板相对于上述第 一壳体掀开。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致动结构,其位于具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转轴的 本体上,且上述转轴枢接上述第一壳体与上述第二壳体,上述致动结构包含 第一盖板,枢接于上述第一壳体;第一凸轮轴,枢接上述第一壳体,且位于 上述第一壳体与上述第一盖板之间;以及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于上述转轴与 上述第一凸轮轴;其中,当上述第一壳体与上述第二壳体通过上述转轴相互 掀开时,上述转轴转动驱动上述第一传动机构,而使上述第一凸轮轴转动, 进而使上述第一盖板相对于上述第一壳体掀开。在一实施例中,该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主要包含能通过一转轴以相互掀 开与折叠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该致动结构包含一第一盖板、 一第一凸 轮轴、 一第一传动机构、 一第二盖板、 一第二凸轮轴、以及一第二传动机构。该第一盖板以一第一轴来枢接于该第一壳体。该第一凸轮轴设置在该第 一壳体于该第一盖板覆盖处,并邻近于该第一盖板。该第一传动机构具有一 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第一传动机构的第一端连接于该转轴,第二端连接 于该第一凸轮轴。该第二盖板以一第二轴来枢接于该第二壳体。该第二凸轮轴设置在该第 二壳体于该第二盖板覆盖处,并邻近于该第二盖板。该第二传动机构具有一 第三端以及一第四端,该第二传动机构的第三端连接于该转轴,第四端连接 于该第二凸轮轴。其中,当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相互掀开使该转轴转动时,转动的转 轴通过该第一传动机构传动使该第一凸轮轴转动,进而使该第一盖板依该第 一轴转动以掀开于该第一壳体。当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相互掀开使该转轴转动时,转动的转轴通过 该第二传动机构传动使该第二凸轮轴转动,进而使该第二盖板依该第二轴转 动以掀开于该第二壳体。当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相互收叠时,该致动结构使该第一盖板与该第二盖板回复至原来收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的状态。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 以及利用于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中的双模态致动结构,利用转轴能传动连接 凸轮轴的设计,对应该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的折叠与掀开动作,以自动传动 的方式,使盖板产生双种模态,可利用于垫高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的后端, 此外,也能营造出特殊的灯光气氛。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 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掀启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折叠状态的侧向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掀启状态的侧向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1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折叠状态的示 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掀启状态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30以及设置于折叠式移动电子装 置30中的双模态的致动结构32;如笔记本电脑的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30主 要包含能通过一转轴34以相互掀开与折叠的第一壳体36以及第二壳体38; 对应笔记本电脑,第一壳体36即为具有键盘、硬盘、主板等主要元件的主 机体,第二壳体38即为具有屏幕面板的屏幕机体。如图1所示,当第一壳体36以及第二壳体38相互叠覆时,折叠式移动 电子装置30机壳上的第一盖板40以及第二盖板50会收在壳体36、 38上; 如图2所示,当第一壳体36以及第二壳体38相互掀启时,折叠式移动电子 装置30机壳上的第一盖板40以及第二盖板50也会随之掀启于壳体36、 38 上。当第一盖板40以及第二盖板50于机壳上掀启时,第一盖板40可以撑 起第一壳体36的后侧,以提供较佳的输入角度,第二壳体38与第二盖板50间设置一光源元件60,用以发出光线产生特殊的光影环境。请参阅图3以及图4,图3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折叠状态的侧 向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掀启状态的侧向剖视图。由剖视图可详见致动结构32,第一壳体36与第二壳体38皆枢接于转轴 34,第二壳体38通过转轴34以枢接于第一壳体36,以此使第一壳体36与 第二壳体38互为图3折叠与图4掀开的两种状态。第一盖板40以一第一轴42来枢接于第一壳体36,第一凸轮轴44设置 在第一壳体36于第一盖板40覆盖处,并邻近于第一盖板40。第一传动机构 46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一传动机构46的第一端连接于转轴34,第二 端连接于第一凸轮轴44。第二盖板50以一第二轴52来枢接于第二壳体38。第二凸轮轴54设置 在第二壳体38于第二盖板50覆盖处,并邻近于第二盖板50。第二传动机构 56具有第三端以及第四端,第二传动机构56的第三端连接于转轴34,第四 端连接于第二凸轮轴54。其中,第一传动机构46的第一端需偏离转轴34的轴心以连接于转轴34, 第一传动机构46的第二端亦需偏离第一凸轮轴44的轴心以连接于第一凸轮 轴44。第二传动机构56的第三端需偏离转轴34的轴心以连接于转轴34, 第二传动机构56的第四端亦需偏离第二凸轮轴54的轴心以连接于第二凸轮 轴54。如此,才能有效地将转动的动能通过连动传递出去。如图4,当第一壳体36与第二壳体38相互掀开使转轴34转动时,转动 的转轴34通过第一传动机构46传动使第一凸轮轴44转动,第一凸轮轴44 的凸出端部会顶触原本收于第一壳体36的第一盖板40,使第一盖板40依第 一轴42转动以掀开于第一壳体36。当第一盖板40于所对应的壳体36上掀 开时,第一盖板40掀开的远程边缘能抵触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30所置放的 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移动电子装置,其特征是,包含: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 转轴,枢接于上述第一壳体与上述第二壳体; 第一盖板,枢接于上述第一壳体; 第一凸轮轴,枢接于上述第一壳体,且位于上述第一壳体与上述第一盖板之间; 以及 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上述转轴与上述第一凸轮轴; 其中,当上述第一壳体与上述第二壳体通过上述转轴相互掀开时,上述转轴转动驱动上述第一传动机构,而使上述第一凸轮轴转动,进而使上述第一盖板相对于上述第一壳体掀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廷柯彼得
申请(专利权)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