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电机平面轴承组件自动摆件设备的上料装置,通过传送组件、传感器组件及上料组件以实现对铜座或石墨平面轴承的自动化上料,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上料组件实现了对铜座或石墨平面轴承进行有节拍的单个分离送件,提高了送件效率,为电机平面轴承的自动化加工提供了硬件基础。面轴承的自动化加工提供了硬件基础。面轴承的自动化加工提供了硬件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机平面轴承组件自动摆件设备的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机平面轴承组件自动摆件设备的上料装置,属于电机轴承组装
技术介绍
[0002]在平面轴承组件作为电机的重要的一部分,在电机组装过程中,需要先将平面轴承组件先摆放组装起来,请参照图7,现有一种平面轴承组件7包括一个铜座71、三个摩擦片72及一个石墨平面轴承73,铜座71上等距开设有卡槽711,摩擦片72上形成有卡块,摩擦片72卡接在铜座71上,石墨平面轴承73摆放在摩擦片72上。在电机组装时需要将平面轴承组件预先摆放好,而常规方法都是人工摆件,操作复杂,效率低下,无法实现自动化摆件生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电机平面轴承组件自动摆件设备的上料装置,实现铜座或石墨平面轴承自动化分拣,为实现自动化摆件提供硬件基础,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机平面轴承组件自动摆件设备的上料装置,其能实现铜座或石墨平面轴承自动化分拣,上料效率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机平面轴承组件自动摆件设备的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
[0005]支撑架;
[0006]传送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用于运输铜座或石墨平面轴承;
[0007]传感器组件,安装在所述传送组件的端部,与所述传送组件信号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传送组件的端部上的铜座或石墨平面轴承;及
[0008]若干组上料组件,安装在所述传送组件上,用于将运输铜座或石墨平面轴承逐个分离并放置在诉所述传送组件上;
[0009]其中,每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传送组件上的分料件和安装在所述分料件上的圆筒料斗,所述分料件包括安装在所述传送组件上的下料板、安装在所述下料板上且与下料板之间形成有空腔的支撑板及安装在所述空腔内的活动板,所述下料板上开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投影落在所述传送组件上,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投影落在所述活动板上,所述圆筒料斗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且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转运孔,所述活动板在动力件的驱动下在所述空腔内移动以使所述转运孔与所述通孔或所述下料口相适配。
[0010]进一步地,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传送带及驱动所述传送带工作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感器组件信号连接,所述下料口的投影落在所述传送带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圆筒料斗沿其高度方向对称开设有长条形开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内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插接在所述圆筒料斗内,所述连
接筒的顶部与所述长条形开口的底部相差一个铜座或石墨平面轴承的高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活动板之间形成有导向件。
[0014]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导向槽和自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的导向块,在气缸的作用下所述导向块在所述导向槽内滑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通过传送组件、传感器组件及上料组件以实现对铜座或石墨平面轴承的自动化上料,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上料组件实现了对铜座或石墨平面轴承进行有节拍的单个分离送件,提高了送件效率,为电机平面轴承的自动化加工提供了硬件基础。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所示的电机平面轴承组件自动摆件设备的结构图。
[0018]图2为图1中A的结构放大图。
[0019]图3为电机平面轴承组件自动摆件设备的主视图。
[0020]图4为图3中上料装置的结构图。
[0021]图5为图4中上料组件的结构图。
[0022]图6为图3中组装单元的结构图。
[0023]图7为图1中平面轴承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5]为更好的说明本申请一较佳实施实例所示的一种双层自动循环回流线的定位机构,请参照图1和图7,先具体说明一下一种电机平面轴承组件自动摆件设备(下称摆件设备),平面轴承组件7包括铜座71、摩擦片72和石墨平面轴承73,三个摩擦片72卡接在铜座71上,石墨平面轴承73放置在摩擦片72上,包括:架体1、上料单元、机械手4和组装单元5。上料单元包括设置在架体1两侧的上料装置2和送件装置3,上料装置2用于铜座71和石墨平面轴承73的上料,送件装置3用于摩擦片72的上料。机械手4安装在架体1上,用于抓取上料单元上的铜座71、摩擦片72和石墨平面轴承73。
[0026]请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组装单元5包括安装架体1上的摆件组件、翻转机械手及检测组件,摆件组件包括安装在架体1上的摆件平台51、驱动摆件平台51转动的驱动件52,机械手4将平面轴承组件7依次摆放在摆件平台51上,每摆放一个摩擦片72,驱动件52驱动摆件平台51转动120
°
。
[0027]请参照图7,检测组件(未图示)包括检测铜座71的第一检测件、检测摩擦片72的第二检测件和检测石墨平面轴承73的第三检测件,第一检测件用于检测铜座71周侧的凹槽712的对应位置,第一检测件与驱动件52信号连接。具体的,由于铜座71的轴侧等距设置有凹槽712,而铜座71的上表面等距设置有用于卡接摩擦片72的卡接槽711,每一个凹槽712对
应卡接槽711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因此为对铜座71进行定位,以便于将摩擦片72准确卡接在铜座71上,通过第一检测件检测凹槽712的对应位置即可对铜座71进行定位,当第一检测件检测到凹槽712时,机械手4即可抓取摩擦片72进行摆件;当第一检测件未检测到凹槽712时,驱动件52驱动摆件平台51转动从而带动铜座71转动直至第一检测件检测到凹槽712。检测组件为红外传感器,第二检测件和第三检测件用于检测摩擦片72和石墨平面轴承73是否摆放。
[0028]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铜座71或石墨平面轴承73放反了无法进行后续摆件,上料装置2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铜座71或石墨平面轴承73的图像识别组件24,图像识别组件24与翻转机械手信号连接,翻转机械手用于将铜座71或石墨平面轴承73翻转;
[0029]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摩擦片72的满足精度要求,其中,送件装置3上设置有可切换的测量滑道31和送件滑道32,测量滑道31用于测量工况下输送摩擦片72,送件滑道32用于摆件工况下输送摩擦片72,测量滑道31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摩擦片72厚度的厚度检测件33,厚度检测件33与机械手4信号连接。
[0030]具体的,送件装置3为震动盘3,其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机平面轴承组件自动摆件设备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支撑架;传送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用于运输铜座或石墨平面轴承;传感器组件,安装在所述传送组件的端部,与所述传送组件信号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传送组件的端部上的铜座或石墨平面轴承;及若干组上料组件,安装在所述传送组件上,用于将运输铜座或石墨平面轴承逐个分离并放置在诉所述传送组件上;其中,每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传送组件上的分料件和安装在所述分料件上的圆筒料斗,所述分料件包括安装在所述传送组件上的下料板、安装在所述下料板上且与下料板之间形成有空腔的支撑板及安装在所述空腔内的活动板,所述下料板上开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投影落在所述传送组件上,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投影落在所述活动板上,所述圆筒料斗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且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转运孔,所述活动板在动力件的驱动下在所述空腔内移动以使所述转运孔与所述通孔或所述下料口相适配。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光海,杨喜来,张必善,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法拉鼎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