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透气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126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静电透气防护服,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无纺布层(1)、粘结层(2)、透气膜层(4),以及抗静电层(5),其中,所述的抗静电层的克重为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透气防护服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抗静电透气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抗静电防护服是适用于电子、光学仪器、制药、微生物工程、精密仪器、油田、石化、电力、煤炭等行业的具有无尘和抗静电性能的特种防护服,其衣料一般是嵌织导电丝或混纺导电纤维的合成纤维织物。为防止衣服的静电积聚,一种方式是在纺织时,大致等间隔或均匀地混入全部或部分使用金属或有机物的导电材料制成的防静电纤维或防静电合成纤维,或者两者混合交织而成。
[0003]另一种方式如图1所示,现有的抗静电透气防护服,包括无纺布层1,无纺布层1上具有粘结层2,粘结层2上具有抗静电PE透气膜层3,抗静电PE透气膜层3大约10

40克重。所述的抗静电PE透气膜层3是PE+钙粉+抗静电剂制备的材料层。抗静电粒子添加到PE(聚乙烯)、钙粉混合后流延挤出拉伸成膜,这样做出来的膜中抗静电剂均匀分布在膜层,膜面中抗静电剂的含量比较少,抗静电效果比较差,要达到较好的抗静电效果其抗静电剂的添加量要比较多,所以成本也会比较高。另外,这种膜不具备降解性能,会对环境造成塑料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透气防护服。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抗静电透气防护服,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无纺布层(1)、粘结层(2)、透气膜层(4),以及抗静电层(5),其中,所述的抗静电层的克重为0.1

0.3g/m2;透气膜层(4)的克重为10<br/>‑
40g/m2。
[0007]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纺布层(1)为普通无纺布或是可降解无纺布,其克重范围20g/m2‑
40g/m2。
[000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粘结层(2)为普通热熔胶层或是可降解热熔胶层,其克重范围为5

15g/m2。
[0009]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透气膜层(4)为PE透气膜层或可降解透气膜层。
[001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可降解透气膜层(4)为聚乳酸(PLA)膜层、聚3

羟基烷酸酯PHA膜层、聚3

羟基丁酸酯(PHB)膜层、聚羟基戊酸酯(PHV)膜层、PHB和PHV的共聚物(PHBV)膜层、聚ε

己内酯(PCL)膜层、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膜层、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层膜层或聚乙烯醇(PVA)膜层中的一种或是多层叠加。
[0011]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2]1、现有技术中,抗静电剂是掺杂在PE层中形成抗静电PE透气膜层3,而本技术,是将两者分开形成透气膜层以及抗静电层(5),这样,抗静电剂是涂布在可降解透气膜层上,使用较少的抗静电剂即可形成抗静电膜层。而如果要达到同样的效果,掺杂形成抗静电透气膜层需要更多的抗静电剂。因为掺杂时,是均匀分布在透气膜里的,抗静电颗粒彼此
之间相对难以接触。而本技术的抗静电层是涂布形成,抗静电粒子之间容易互相接触。因此,本技术可以降低抗静电剂的使用量,从而大幅降低成本。
[0013]2.本技术还可使用可降解透气膜层以及可降解无纺布层,降低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现有的抗静电透气防护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抗静电透气防护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
无纺布层
[0019]2‑
粘结层
[0020]3‑
抗静电PE透气层。
[0021]4‑
透气膜层。
[0022]5‑
抗静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查阅图2,一种抗静电透气防护服,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无纺布层1、粘结层2、透气膜层4和抗静电层5。
[0024]其中,所述的无纺布层1可以为普通无纺布或是可降解无纺布,其厚度范围为100

300um,其克重优选20g/m2‑
40g/m2。
[0025]所述的粘结层2优选为热熔胶层或是可降解热熔胶层,其克重范围为5

15g/m2。
[0026]所述的透气膜层4为PE透气膜层或可降解透气膜层,可降解透气膜例如1)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2)聚3

羟基烷酸酯(PHA),是由微生物通过各种碳源发酵而合成的不同结构的脂肪族共聚聚酯。其中最常见的有聚3

羟基丁酸酯(PHB)、聚羟基戊酸酯(PHV)及PHB和PHV的共聚物(PHBV)。3)聚ε

己内酯(PCL),是由ε

己内酯经开环聚合得到的低熔点聚合物,其熔点仅62℃。4)聚酯类

例如二元酸二元醇共聚酯系列
‑‑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PBSAPBS;以脂肪族丁二酸、丁二醇为主要生产原料的,既可以通过石油化工产品满足需求,也可通过淀粉、纤维素、葡萄糖等自然界可再生农作物产物,经生物发酵途径生产。5)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例如德国BASF公司所制造的脂肪族芳香族无规共聚酯(Ecoflex),其单体为:己二酸、对苯二甲酸、1,4

丁二醇。6)聚乙烯醇(PVA),可完全降解为CO2和H2O。
[0027]优选的,透气膜层4为掺杂碳酸钙的可降解透气膜层4。其为现有技术,例如CN202210106189.7、CN202110131491.3、CN202110974958.0等均有公开。
[0028]优选地,透气膜层4的克重范围为10

40g/m2。
[0029]或者,为透气膜层4为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PE+钙粉制备的材料层,PE中添加碳酸钙制成的膜为现有技术,例如CN202010599620.7、CN202110035432.6等。透气膜层4的克重范围同样为10

40g/m2。
[0030]所述的抗静电层5为抗静电粒子涂布而得。干涂布量为0.1

0.3克重。抗静电粒子例如抗静电塑料粒子、炭黑、石墨、石墨烯等。
[0031]在生产时,透气膜层4由可降解颗粒原料经流延挤出拉伸2

5倍成膜;然后再用含有抗静电剂的溶液进行涂布经烘箱烘干后收卷。而透气膜层4由PE加钙粉混合流延挤出拉伸1.5

4倍成膜。所述的溶液可以采用挥发溶剂。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透气防护服,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无纺布层(1)、粘结层(2)、透气膜层(4),以及抗静电层(5),其中,所述的抗静电层的克重为0.1

0.3g/m2;透气膜层(4)的克重为10

40g/m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透气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纺布层(1)为普通无纺布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透气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纺布层(1)为可降解无纺布层。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抗静电透气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纺布层(1)克重范围20g/m2‑
40g/m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科思达厦门卫生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