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轴承及带编码器的组合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08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51
本实用提供了组合轴承及带有编码器的组合轴承,连接轴包括上部的第一轴件和下部插接安装在下轴承内圈的第二轴件,第一轴件与上轴承内圈配合或取代上轴承内圈自己作为上轴承内圈与上轴承外圈配合;第二轴件包括装配部和螺纹部,装配部插接在下轴承内圈的中部与下轴承内圈间隙配合,螺纹部伸出裸露在下轴承的下方;螺纹部上装配有锁紧件;螺纹部的周向侧面上开设有外螺纹,锁紧件与螺纹部螺纹配合,锁紧件抵靠在下轴承内圈的下端面;连接轴转动带动下轴承内圈同步转动。本实用提供的组合轴承具有适用面广,游隙小等优点。游隙小等优点。游隙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轴承及带编码器的组合轴承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
,尤其涉及组合轴承及带编码器的组合轴承。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申请CN202111524410.2—提供了一种组合轴承及带编码器的组合轴承,通过将组合轴承一体化方式,减少了安装环节,确保了轴承的固有精度,提高了组合精度,旋转的平稳性得到了有效提升。减少加工环节,节省材料。组装与拆卸方便,利于维修,同时将轴承、PCB板、码盘集成于一体,节省空间,外形优美。
[0003]不过该种方案的组合轴承由于采用的内嵌式锁紧结构,所以导致内轴的直径较小不能再中部开设较大的孔,无法适应开设较大转轴孔以及锥形孔的要求。而且装配较为复杂,零部件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组合轴承及带编码器的组合轴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组合轴承,包括上轴承和下轴承,上轴承和下轴承通过连接轴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上轴承包括上轴承外圈和上轴承内圈,上轴承外圈和上轴承内圈配合;下轴承包括下轴承内圈和下轴承内圈,下轴承内圈和下轴承外圈配合;
[0007]连接轴包括上部的第一轴件和下部插接安装在下轴承内圈的第二轴件,第一轴件与上轴承内圈配合或取代上轴承内圈自己作为上轴承内圈与上轴承外圈配合;
[0008]第二轴件包括装配部和螺纹部,装配部插接在下轴承内圈的中部与下轴承内圈间隙配合,螺纹部伸出裸露在下轴承的下方;螺纹部上装配有锁紧件;螺纹部的周向侧面上开设有外螺纹,锁紧件与螺纹部螺纹配合,锁紧件抵靠在下轴承内圈的下端面;连接轴转动带动下轴承内圈同步转动。本方案中采用外部锁止的方式来对下轴承限位圈进行限制,该锁紧方式不仅起到限制的作用,而且实现了对上轴承、下轴承的同时调整,缩小两轴承的轴向游隙,使轴承组运行更平稳。
[0009]作为优选,第二轴件下端端面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形状和所需适配的电机转轴形状相适配。
[0010]作为优选,安装孔为内径相同的直孔或内径从入口逐渐减小的锥孔。
[0011]作为优选,第一轴件的端部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和安装孔连通。
[0012]作为优选,第一轴件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上轴承滚动体滚动的滚道,第一轴件为上轴承内圈,第一轴件与上轴承外圈配合,上轴承滚动体限位在第一轴件和上轴承外圈之间。
[0013]作为优选,锁紧件为环状件,其内圈设置有与螺纹部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锁紧件的外端面上设置有用于转动锁紧件的定位孔。
[0014]带编码器的组合轴承,包括上述的组合轴承,上轴承外圈和下轴承外圈紧密配合,
上轴承外圈包括向下延伸的环体一,下轴承外圈包括位于侧部向上延伸的环体二,环体一下端与环体二上端紧密配合;环体一和环体二围成工作空间;工作空间内安装有编码器组件。
[0015]作为优选,编码器组件包括位于工作空间内的码盘、光电组件以及感应组件,码盘固定安装在安装轴上且与连接轴同轴线设置,光电组件和感应组件位于码盘的两侧,光电组件固定安装在上轴承外圈,感应组件固定安装在下轴承外圈。
[0016]本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第二轴件组件结构,其通过外设锁紧件实现释放轴承内部空间的释放,锁止可靠安全,而且零部件较少,第二轴件根据需求开设较大的安装孔或者锥孔。同时该种第二轴件组件结构能够对轴承的轴向游隙进行消除,使轴承转动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组合轴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连接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连接轴与锁紧件装配状态下的剖视图。
[0021]图4为连接轴组件装配在组合轴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上轴承,2—下轴承,3—连接轴,4—上轴承外圈,5—上轴承内圈,6—下轴承内圈,7—下轴承外圈,8—第一轴件,9—第二轴件,10—装配部,11—螺纹部,12—锁紧件,13—下端面,14—安装孔,15—固定孔,16—滚道,17—内螺纹,18—定位孔,19—环体一,20—环体二,21—工作空间,22—码盘,23—光电组件,24—感应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组合轴承,包括上轴承1和下轴承2,上轴承1和下轴承2通过连接轴3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上轴承1包括上轴承外圈4和上轴承内圈5,上轴承外圈4和上轴承内圈5配合;下轴承2包括下轴承内圈6和下轴承内圈6,下轴承内圈6和下轴承外圈7配合;
[0025]连接轴3包括上部的第一轴件8和下部插接安装在下轴承内圈6的第二轴件9,第一轴件8取代上轴承内圈5自己作为上轴承内圈5与上轴承外圈4配合。
[0026]第二轴件9包括装配部10和螺纹部11,装配部插接在下轴承内圈6的中部与下轴承内圈6间隙配合,螺纹部11伸出裸露在下轴承2的下方;螺纹部11上装配有锁紧件12;螺纹部11的周向侧面上开设有外螺纹,锁紧件12与螺纹部11螺纹配合,锁紧件12抵靠在下轴承内圈6的下端面13;连接轴3转动带动下轴承内圈6同步转动。相较于申请人在先申请CN202111524410.2
‑‑
一种组合轴承及带编码器的组合轴承,本方案将连接轴3中部的孔功能端进行倒置,原方案中电机驱动轴安装在上轴承1端,由于上轴承1端光电组件23的设置等原因导致其内圈尺寸较小,所以其适配的电机转轴尺寸较小,原方案中下轴承2端的连接轴3轴孔起到与电机轴中心孔连接的目的,由于该方案为内锁止结构,所以该端即使修改为电机轴端其所能匹配的电机轴尺寸也有限,不能适应较大尺寸的电机转轴以及锥轴。
[0027]本实施例中,由于下轴承内圈6更靠近外侧,所以设计采用外部锁止的方式来对下轴承2限位圈进行限制,出让了下轴承内圈6内侧的空间,使第二轴件9的轴径更大。该锁紧
方式不仅起到限制的作用,而且实现了对上轴承1、下轴承2的同时调整,缩小两轴承的轴向游隙,使轴承组运行更平稳。
[0028]本方案中,下轴承2的下端为装配电机轴的一端,所以第二轴件9下端端面开设有安装孔14,安装孔14的形状和所需适配的电机转轴形状相适配。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4为直孔。
[0029]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4的轴线与连接轴3同轴线设置,第一轴件8和第二轴件9为同轴线设置。电机转轴驱动轴转动时带动连接轴3以及连接轴3所连的轴承内圈同步转动。
[0030]本方案中,第一轴件8的端部开设有固定孔15,固定孔15和安装孔14连通。固定孔15和安装孔14为同轴线设置。固定孔15用于螺钉穿过连接在电机转轴端部的中心孔内,实现电机转轴的轴向固定。
[0031]本方案中,第一轴件8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上轴承1滚动体滚动的滚道16,第一轴件8为上轴承内圈5,第一轴件8与上轴承外圈4配合,上轴承1滚动体限位在第一轴件8和上轴承外圈4之间。因为上轴承1内腔需要安装光电组件23,所以需要对轴承内圈部分进行压缩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轴承,包括上轴承(1)和下轴承(2),上轴承(1)和下轴承(2)通过连接轴(3)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其特征在于:上轴承(1)包括上轴承外圈(4)和上轴承内圈(5),上轴承外圈(4)和上轴承内圈(5)配合;下轴承(2)包括下轴承内圈(6)和下轴承内圈(6),下轴承内圈(6)和下轴承外圈(7)配合;连接轴(3)包括上部的第一轴件(8)和下部插接安装在下轴承内圈(6)的第二轴件(9),第一轴件(8)与上轴承内圈(5)配合或取代上轴承内圈(5)自己作为上轴承内圈(5)与上轴承外圈(4)配合;第二轴件(9)包括装配部(10)和螺纹部(11),装配部插接在下轴承内圈(6)的中部与下轴承内圈(6)间隙配合,螺纹部(11)伸出裸露在下轴承(2)的下方;螺纹部(11)上装配有锁紧件(12);螺纹部(11)的周向侧面上开设有外螺纹,锁紧件(12)与螺纹部(11)螺纹配合,锁紧件(12)抵靠在下轴承内圈(6)的下端面(13);连接轴(3)转动带动下轴承内圈(6)同步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轴承,其特征在于:第二轴件(9)下端端面开设有安装孔(14),安装孔(14)的形状和所需适配的电机转轴形状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轴承,其特征在于:安装孔(14)为内径相同的直孔或内径从入口逐渐减小的锥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轴承,其特征在于:第一轴件(8)的端部开设有固定孔(15),固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训武聂和君毛子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盟精工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