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弯度机翼
[0001]本技术属于机翼
,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弯度机翼。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飞行器飞行速度和承载能力的不断提升,现代飞机被设计得越来越刚硬,通过机体结构的弹性变形来实现机翼变弯度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是由于改变机翼弯度是提升飞行效率,甚至是实现飞机机动控制的重要手段,故而研究人员仍然发展了各种策略来实现变形的目的,最常见的便是目前在各种飞机上依然广泛使用的各类机械式的襟翼、副翼等变形装置。
[0003]然而,上述变体方式的存在如下缺点:
[0004]1)气动外形难以实现光滑连续的变形,降低了气动效率;
[0005]2)机械机构笨重复杂,不利于结构轻量化、高可靠性和良好可维护性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弯度机翼。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可变弯度机翼,包括:
[0009]第一竖板,其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竖板和横板;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弯度机翼,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竖板(8),其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竖板(7)和横板(9);多组变形组件,每组所述变形组件包括:两个前肋(1)和两个后肋(2),两个所述前肋(1)前端与所述第二竖板(7)侧壁连接,后端与所述第一竖板(8)连接,两个所述后肋前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前肋后端卡接,后端与所述横板(9)连接;舵机(12),位于一个所述后肋(2)前端外侧,并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板(8)一侧;转轴(3),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前肋(1)后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3)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舵机(12)输出端传动连接;四个连杆(4),每个所述后肋(2)上沿长度方向上下相对穿设有两个所述连杆(4),每个所述连杆(4)一端与所述转轴(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后肋(2)后端连接,所述连杆(4)为碳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弯度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肋(1)为刚性材料,所述后肋(2)为柔性材料,所述后肋(2)为鱼骨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弯度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肋(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肋板(101),所述后肋(2)的前端卡接在两个所述肋板(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羿,毕家骏,郭庆,康寅初,胡一阳,徐轲,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