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源的弹压端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008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源的弹压端子结构,涉及电源弹压端子技术领域,该便携式电源的弹压端子结构,包括端子块,所述端子块一侧壁靠近底部开设有多组线孔,每组所述线孔内腔均插接有弹压组件,所述弹压组件用于配合线孔以实现对插入的线缆进行压持限位,所述端子块另一侧开设有多组插孔,并且插孔与所述所述线孔导通相连,所述插孔用于配合线孔以实现对弹压组件限位安装;所述端子块顶部表面且位于每组线孔上方均开设有阶梯孔,并且阶梯孔底端与所述线孔导通相连,所述阶梯孔内腔设置有抵压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平稳的压持住线缆头,以便于能够防止线缆头松动脱落,保证了便携式电源输出端电流的稳定性。携式电源输出端电流的稳定性。携式电源输出端电流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电源的弹压端子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弹压端子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电源的弹压端子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便携式电源属于移动电源的一个分类,统指体积小,方便携带的移动电源,一般配备多种电源转接头,通常具有大容量、多用途、体积小、寿命长和安全可靠等特点,是可随时随地为手机、电器设备等多种数码产品供电或待机充电的功能产品,便携式电源自身大都包括防护壳,电池,电路板,电源转接头、弹压端子等组成,由于便携式电源上的具有多种电源转接头,从而使得弹压端子将电源转接头与电路板相连,进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0003]但是现有的便携式电源的弹压端子结构在使用时,由于自身不方便对多种电源转接头上的线缆连接,从而导致二者分离,进而造成电源转接头没电,无法对外接设备供电,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电源的弹压端子结构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源的弹压端子结构,具备可平稳的压持住线缆头,以便于能够防止线缆头松动脱落,保证了便携式电源输出端电流的稳定性优点,以解决由于自身不方便对多种电源转接头上的线缆连接,从而导致二者分离,进而造成电源转接头没电,无法对外接设备供电的问题。
[0005]为实现既能方便电源转接头上的线缆连接,又能提高电源转接头安装的稳定性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电源的弹压端子结构,包括端子块,所述端子块一侧壁靠近底部开设有多组线孔,每组所述线孔内腔均插接有弹压组件,所述弹压组件用于配合线孔以实现对插入的线缆进行压持限位,所述端子块另一侧开设有多组插孔,并且插孔与所述所述线孔导通相连,所述插孔用于配合线孔以实现对弹压组件限位安装;
[0006]所述端子块顶部表面且位于每组线孔上方均开设有阶梯孔,并且阶梯孔底端与所述线孔导通相连,所述阶梯孔内腔设置有抵压组件,所述抵压组件用于对弹压组件向下抵压限位。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压组件包括插接在所述线孔内腔的弹压片,所述弹压片顶端一体成型有连接片,并且连接片一端贯穿于所述插孔,所述弹压片顶部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压片呈“U”型。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抵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阶梯孔内腔的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内腔转动连接有螺钉,并且螺钉底端贯穿通孔与所述弹压片内腔底部表面相连。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螺纹管的形状与所述阶梯孔内腔底
部形状相适配,且二者固定相连。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端子块侧壁表面且位于每组线孔上方均粘接有警示贴。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端子块两端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顶部表面中部开设有安装孔。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源的弹压端子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该便携式电源的弹压端子结构,通过端子块,既能对多组线孔、多组插孔和阶梯孔提供开设空间,又能经多组线孔对弹压组件和经阶梯孔对抵压组件进行安装,当需要对便携式电源上的多种电源转接头一端电缆安装时,首先调节阶梯孔上抵压组件的位置,然后用户再将各个电源转接头的线缆头插入至相应的线孔内,并且线缆头位于弹压组件底部表面,同时使得弹压组件底部压住线缆头;
[0015]接着通过调节抵压组件,从而能够使得其底端压住弹压组件,进而能够使得弹压组件平稳的压持住线缆头,以便于能够防止线缆头松动脱落,保证了便携式电源输出端电流的稳定性,通过插孔,可方便弹压组件一端贯穿端子块,从而能够使得弹压组件与便携式电源上的电路板相连,进而能够使得电源转接头与电路板连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弹压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抵压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端子块;2、线孔;3、弹压组件;301、弹压片;302、连接片;303、通孔;4、插孔;5、阶梯孔;6、抵压组件;601、内螺纹管;602、螺钉;7、警示贴;8、固定片;9、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源的弹压端子结构,包括端子块1,端子块1一侧壁靠近底部开设有多组线孔2,每组线孔2内腔均插接有弹压组件3,弹压组件3用于配合线孔2以实现对插入的线缆进行压持限位,端子块1另一侧开设有多组插孔4,并且插孔4与线孔2导通相连,插孔4用于配合线孔2以实现对弹压组件3限位安装;
[0024]端子块1顶部表面且位于每组线孔2上方均开设有阶梯孔5,并且阶梯孔5底端与线孔2导通相连,阶梯孔5内腔设置有抵压组件6,抵压组件6用于对弹压组件3向下抵压限位;
[0025]通过端子块1,既能对多组线孔2、多组插孔4和阶梯孔5提供开设空间,又能经多组线孔2对弹压组件3和经阶梯孔5对抵压组件6进行安装,当需要对便携式电源上的多种电源
转接头一端电缆安装时,首先调节阶梯孔5上抵压组件6的位置,然后用户再将各个电源转接头的线缆头插入至相应的线孔2内,并且线缆头位于弹压组件3底部表面,同时使得弹压组件3底部压住线缆头,接着通过调节抵压组件6,从而能够使得其底端压住弹压组件3,进而能够使得弹压组件3平稳的压持住线缆头,以便于能够防止线缆头松动脱落,保证了便携式电源输出端电流的稳定性,通过插孔4,可方便弹压组件3一端贯穿端子块1,从而能够使得弹压组件3与便携式电源上的电路板相连,进而能够使得电源转接头与电路板连通。
[0026]具体的,弹压组件3包括插接在线孔2内腔的弹压片301,弹压片301顶端一体成型有连接片302,并且连接片302一端贯穿于插孔4,弹压片301顶部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303。
[0027]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弹压组件3中的弹压片301,既能平稳的安装在线孔2内腔,又能使得弹压片301底端对线缆头进行初步压持,然后通过连接片302,可贯穿插孔4与便携式电源上的电路板相连,从而能够形成电流通路,同时通过通孔303,可方便抵压组件6贯穿弹压片301顶部表面,进而能够使得抵压组件6底端压在弹压片301内腔底部表面,以便于弹压片301底端对线缆头固定压持。
[0028]具体的,弹压片301呈“U”型。
[0029]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电源的弹压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块(1),所述端子块(1)一侧壁靠近底部开设有多组线孔(2),每组所述线孔(2)内腔均插接有弹压组件(3),所述弹压组件(3)用于配合线孔(2)以实现对插入的线缆进行压持限位,所述端子块(1)另一侧开设有多组插孔(4),并且插孔(4)与所述线孔(2)导通相连,所述插孔(4)用于配合线孔(2)以实现对弹压组件(3)限位安装;所述端子块(1)顶部表面且位于每组线孔(2)上方均开设有阶梯孔(5),并且阶梯孔(5)底端与所述线孔(2)导通相连,所述阶梯孔(5)内腔设置有抵压组件(6),所述抵压组件(6)用于对弹压组件(3)向下抵压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源的弹压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压组件(3)包括插接在所述线孔(2)内腔的弹压片(301),所述弹压片(301)顶端一体成型有连接片(302),并且连接片(302)一端贯穿于所述插孔(4),所述弹压片(301)顶部表面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燕章刘翼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创益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