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空气的船舶阻力减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295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空气的船舶阻力减速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将向船舶的底部喷射空气时产生的气泡停留在船底侧,从而降低对水的摩擦阻力,以谋求航行速度的增加和燃料效率的改善,不仅其结构简单,而且,即使不使用其他的驱动源,也能吸入在船舶航行时产生的空气,在船底侧形成由气泡而成的空气层,从而,可以提高制造的经济性和运行效率。制造的经济性和运行效率。制造的经济性和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利用空气的船舶阻力减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船舶航行时利用空气的船舶阻力减速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将向船舶的底部喷射空气时产生的气泡停留在船底侧,从而可以降低对水的摩擦阻力,而提高速度的利用空气的船舶阻力减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而言,船舶是指漂浮在水面上航行的交通工具,根据动力发动机,分为棹船、帆船(风力)、蒸汽船(以煤炭、石油为燃料的机械力)、核动力船(以核燃料作为机械力),目前,所谓蒸汽船的名称无论其种类如何,均表示通过机械动力推进的动力船,但狭义的蒸汽船是指具有通过蒸汽运行的往复运动发动机或蒸汽蜗轮发动机的船舶,具有汽油发动机
·
吸气发动机、热球式发动机
·
柴油发动机的内燃机船归为机船。
[0003]按推进器,最初的蒸汽船是水车式明轮船,但现在主要使用由具有3至7个机翼的螺旋桨而构成的螺旋推进器船,螺旋推进器(screw propeller)是通常具有3至7个机翼的推进器,翼片的螺纹面推开水,船舶受到利用推开水时产生的反动力产生的推力来前进,作为用于通常的船舶的推进装置有:单一螺旋推进器的定螺距推进器(FPP:Fixed Pitch Propeller)、可调螺距推进器(CPP:Controllable Pitch Propeller)、复合推进器(compound propeller)的上半旋转推进器(CRP)、串联推进器(Tandem propeller)等推进装置。
[0004]如上所述现有船舶的推进装置,即螺旋推进器随着船舶的高速化及大型化而发展,但是,由于在船舶高速行驶时产生的气穴现象(Cavitat1n)引起振动以及噪声问题,此时,所述气穴现象(Cavitat1n)是指,负载高的螺旋推进器以超过一定的临界旋转数的转速旋转时产生的现象,换句而言,是在一定温度下,降低压力而可看见被水蒸汽或空气填充的气泡并使其生长的现象。
[0005]另外,船舶在海上航行时,由于各种原因会发生能量损失,代表性的是发生兴波阻力(wave making resistance)、粘性阻力(frictional resistance)、涡流阻力(eddy making resistance)及空气阻力(aerodynamic resistance),其中,所述兴波阻力由船体的船首部推挤水时产生的发散波(divergent wave)和、随之产生的垂直于发散波的横波(Transverse wave)而组成,在船体的所有部分产生阻力,所述粘性阻力分为由于水的粘性而阻碍船体的行进的表面摩擦阻力和形状阻力,所述涡流阻力使水不能顺畅地沿船体表面流动,所述空气阻力在暴露在水面上的船体和船楼发生。
[0006]针对船舶航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阻力,采用流线型设计、穿浪设计、多船体设计等多种方法,作为一例,阻力为兴波阻力时,应用将船首部分设计为“球鼻(Bulbous bow)”型的方法,阻力为涡流阻力时,应用使浮体的前面形成一个尽可能与流线形成小角度,背面逐渐缩小的形状以免流线脱离的流线型设计,阻力为粘性阻力时,为了降低与海水的摩擦阻力,采用了减少与水接触的面积,并使用大量降低阻力的特殊涂料的方法。此外,阻力为空气阻力时,水面的上部结构由矩形变成圆形,并在结构中间留出空间来减少空气阻力。
[0007]近年来,作为降低船舶航行时产生的阻力的方法之一,不断地研发在船体表面设置空气腔(air cavity),即空气层,以减少由于空气层与海水的粘性而造成的能量损失的船舶阻力减速装置。
[0008]作为现有技术,大韩民国授权专利第10

1980738号公开了“用于减少船舶的摩擦阻力的喷水式空气润滑装置”,大韩民国授权专利第10

2031829号公开了“根据浮力增强提高恢复力的小型船舶”,以及大韩民国授权专利第10

1433525号公开了在船体内部配置空气生产装置,在从船底面的船首至船尾的长度方向上长长地配置空气喷射装置,以确保喷射的空气能充分覆盖船底面的空气润滑船舶。
[0009]然而,根据现有技术的船舶的空气润滑装置,存在为了向空气喷射装置提供大量空气而运行空气生产装置时电费增加的问题,而且,在航行时由于船朝左右及前后方向摇摆,因此,存在不仅无法顺利形成空气层,而且即便形成空气层,也难以保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技术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空气的船舶阻力减速装置,所述装置即使在船舶航行中发生不规则运动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水与船之间形成的空气层引导从船首到船尾具有稳定的流动,从而,抑制船的晃动,而且,通过不使用其他的空气发生装置,可以提高制造经济性和维护便利性。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空气的船舶阻力减速装置,所述装置为了防止在高速船舶的情况下,船首被抬升时,摩擦阻力和兴波阻力增加而使船舶的速度降低,在船尾增设升力翼来保持船舶的前后水平,从而可以提高航行稳定性。
[0013]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空气的船舶阻力减速装置,所述装置在船舶转弯或停止或减速时,可以通过控制在船底的底面形成的空气层的产生,来提高航行效率。
[001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不限于以上所述的目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以下记载将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目的。
[0015]技术方案
[0016]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利用空气的船舶阻力减速装置,其中,包括:进气口,左右相对称地设置于船舶的船首,用于吸入航行时产生的空气;进气管,连接于各个所述进气口,将吸入空气引导至船体的下部侧;歧管,连接于各个所述进气管,接收空气后以在船底底面产生气泡的方式排放,所述歧管由配置于船底的中心部侧的内部浮力部、以及沿船底的边缘配置于所述内部浮力部的外侧的外部浮力部而构成;以及导销,沿船体的长度方向突出形成于所述船底的底面侧,并隔开间隔而配备为多个,抑制在所述内部浮力部和外部浮力部产生的气泡向船体的宽度方向流动的同时,限制为使所述气泡能够向航行方向流动。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一特征,所述歧管在内部形成有供吸入空气流动的通道,在所述通道的底面以隔开预定间隔形成有向外部排放吸入空气的排放孔,在所述排放孔的一侧突出形成有排气引导板,所述排气引导板向通道侧突出形成,以对吸入空气的流动方向产生阻力,并引导至排放孔侧,然后排放至船底的外部。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其他特征,在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包括送风机或电磁阀中的至少一个,其中送风机接收电源执行送风作用;电磁阀设置于各个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并用于选择性地吸入及切断空气。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其他特征,所述歧管以嵌合结构或螺丝紧固结构可拆卸地结合于船体的船底。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其他特征,所述船体在船尾两侧具备升力翼,用于抑制船首被抬升现象。
[0021]有益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利用空气的船舶阻力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口,左右相对称地设置于船舶的船首,用于吸入航行时产生的空气;进气管,连接于各个所述进气口,将吸入空气引导至船体的下部侧;歧管,连接于各个所述进气管,接收空气后以在船底底面产生气泡的方式排放10,所述歧管由配置于船底的中心部侧的内部浮力部、以及沿船底的边缘配置于所述内部浮力部的外侧的外部浮力部而构成;以及导销,沿船体的长度方向突出形成于所述船底的底面侧,并隔开间隔而配备为多个,抑制在所述内部浮力部和外部浮力部产生的气泡向船体的宽度方向流动的同时,限制为使所述气泡能够向航行方向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空气的船舶阻力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在内部形成有供吸入空气流动的通道,在所述通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成基
申请(专利权)人:结露故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