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真菌病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2894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真菌病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药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水杨酸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皮肤真菌病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真菌病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人们生活当中,皮肤真菌病的发病几率高,治疗起来疗程较长,由于皮肤真菌病主要指亲角质蛋白的皮肤癣菌,主要由真菌感染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简称癣。皮肤癣菌病仍按发病部位命名如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等,夏季多发,冬季少见。
[0003]目前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均由致病真菌感染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而表现相应的皮肤损害。治疗原则是抗真菌和局部勤洗澡、勤换内衣,保持皮肤通风、透气、干燥、清洁为原则,抗真菌的治疗可以口服抗真菌药和外用抗真菌药,而外用抗真菌药主要的是用抗真菌的药膏,一般为特比萘芬乳膏喷雾、联苯苄唑乳膏,萘替芬酮康唑乳膏,一般外用抗真菌药物,副作用不大,但环比酮胺乳膏,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刺激性较大,不适合用于娇嫩的皮肤上。
[0004]其中真菌的感染包括葡萄球菌导致的皮肤异常改变:当葡萄球菌等细菌产生表皮溶解毒素时,可使患者皮肤形成烫伤样改变,如弥漫性斑疹、水疱、脱屑症状,外毒素还可导致患者出现疖、痈、毛囊炎等表现;大肠杆菌引起皮肤感染:有局部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严重的会有发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白色念珠菌感染皮肤:一般有阴道炎、包皮龟头炎、鹅口疮等症状。白色念珠菌是一种真菌,即条件致病真菌,存在于人体皮肤、黏膜、消化道等组织中;而目前的外用抗真菌药并不具备以上三种真菌感染的抑菌效果,且现有外用抗真菌药具有化学成分多,刺激性较大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外用抗真菌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真菌病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皮肤真菌病的药剂,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水杨酸5

10份,非那西丁3

6份,甲硝唑4

8份,利拉奈脂2

4份,水30

40份,乙醇4

8份,乳膏20

30份。
[0007]本专利技术中,上述药剂的制备方法是:a:按重量份称取原料,将除乙醇和乳膏的其他原料各等份分别粉碎后按等份,倒入干净的容器内;b:将步骤a所得粉碎后的原料,在室内恒温35度的条件下加入乙醇等份,然后将物料加温50度,摇晃融化,将融化的原料药液过滤,备用;c:将步骤b所得原料加入乳膏,低温下充分搅拌一小时;d:将步骤c所得搅拌均匀的药品做测试,灭菌处理,最后得到成品。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化学药物少,对皮肤的刺激性低,可适用于人体绝大部分的皮
肤病症。
[0009]本专利技术的配方,除了可以抑制常见的皮肤真菌的基础上,还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抑制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所导致的真菌感染,比现有的外用抗真菌药的治疗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治疗皮肤真菌病药剂的抑菌效果实验数据表。
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12]本实施例的治疗皮肤真菌病的药剂,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水杨酸7份,非那西丁4份,甲硝唑5份,利拉奈脂3份,水33份,乙醇5份,乳膏22份。
实施例
[0013]本实施例的治疗皮肤真菌病的药剂,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水杨酸9份,非那西丁5份,甲硝唑7份,利拉奈脂2份,水38份,乙醇7份,乳膏27份。
[0014]实施例1和2的药剂的制备方法是:a:按重量份称取原料,将除乙醇和乳膏的其他原料各等份分别粉碎后按等份,倒入干净的容器内;b:将步骤a所得粉碎后的原料,在室内恒温35度的条件下加入乙醇等份,然后将物料加温50度,摇晃融化,将融化的原料药液过滤,备用;c:将步骤b所得原料加入乳膏,低温下充分搅拌一小时;d:将步骤c所得搅拌均匀的药品做测试,灭菌处理,最后得到成品。
[0015]本申请的药剂用法:外用,每天1次涂于患处。下列患者禁用:1.对其它外用抗真菌药物有过敏史者。2.临床上与皮肤念珠菌病、汗庖疹、掌跖脓疱病、脓皮病以及其他皮肤炎症难以鉴别的患者。
[0016]对于以上实施例所制得的药剂,申请人采用生化培养箱(型号SPX

250)和生物安全柜(型号BHC

1000A2)检验其抑制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其中:以上三种菌株均来源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培养基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沙氏琼脂培养基;保存条件:温度54℃保存14天;检验环境:温度20

24℃,相对湿度45%

60%,采用微生物法重复实验3次,测定结果见图1。
[0017]在图1中,通过将本实施例的药剂置于54℃恒温箱中14天后,样品为浅黄色液体,性状无明显变化;作用2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均抑菌率为94.75%;作用2min对大肠杆菌的平均抑菌率为94.2%;作用2min对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抑菌率为96.28%。可见,本实施例的药剂在置于54℃恒温箱中14天后该样品作用2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
珠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并且在作用10min以上的,抑菌率基本能达到100%。
[0018]采用本申请药剂的临床治疗真实实例张先生男45岁脚气类型:鳞屑角化型脚气(轻度),双脚十指灰指甲主要症状:灰指甲治疗后反复感染。
[0019]经过用药治疗一天一次瘙痒症状减轻,使用三天后皮肤干燥,粗糙有所改善。用药十五天后皮肤基本恢复。三十天后皮肤没有发现瘙痒和脱皮现象。
[0020]刘叔叔男65岁常年会阴部瘙痒,出现红色斑块。
[0021]主要症状:会阴部出现白天轻微的瘙痒,晚上入睡前或者入睡中出现骚痒难受。和红色的板块。
[0022]经药物治疗两天后瘙痒症状减轻。使用5天之后这样症状完全消失。红色斑块明显的与皮肤颜色接近。15天以后瘙痒和红斑消失。
[0023]某学生男12岁主要症状。刚上初中一年级住校。由于平时不注意卫生,感染了脚气。脚缝儿和脚趾,脚底出现鳞片症状伴有瘙痒脱皮。
[0024]经药物一天两次,早晚各一次的治疗,两天后瘙痒症状明显改善。一星期后瘙痒症状消失皮肤鳞片明显的减少。30天以后。足步光滑。
[0025]刘奶奶女75岁的主要症状。20年前由于烧伤腿部留有疤痕近10年由于皮肤烧伤之后,细菌残留。逐步瘙痒脱皮。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皮肤真菌病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水杨酸5

10份,非那西丁3

6份,甲硝唑4

8份,利拉奈脂2

4份,水30

40份,乙醇4

8份,乳膏20

30份。2.一种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正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君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