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楼承板的预埋套管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2582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楼承板的预埋套管定位装置,所述楼承板包括压型钢板和桁架钢筋,所述压型钢板上固装若干桁架钢筋,还包括定位模具,所述定位模具放置在所述楼承板的桁架钢筋上,所述定位模具包括定位框体和若干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固装在所述定位框体内,用于定位预埋套管。本预埋套管定位装置,采用定位模具对套管进行定位,只需确定任意两个套管位置即可快速、准确地定位出其他套管的位置,无需对所有套管的位置逐一进行人工测量,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沿定位环切割楼承板,套管洞口尺寸准确可控,且洞口边缘圆滑、整齐,后期安装管道时无需对再对洞口进行修剪,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施工的工作量。施工的工作量。施工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楼承板的预埋套管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尤其是一种用于楼承板的预埋套管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领域,卫生间、管道井等多水间立管安装施工时需要提前在结构板内预埋穿板套管,要求不同楼层的同一根立管的穿板套管需要同心安装。特别是针对压型钢板结构体系,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结构板后开洞工艺或者采用人工拉尺测量的方式来确定预埋套管位置,套管预埋定位后浇筑混凝土,安装竖向管道之前用氧气焊切割压型钢板。
[0003]人工测量定位的方式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人工拉尺划线效率较低且放线精度难以保证,不同的楼层套管预埋洞垂直度偏差较大,后期管道安装时,管道垂直度较差导致立管接头难以对中;2、采用人工拉尺划线的方式,安装竖向管道之前用氧气焊切割楼承板,由于套管洞尺寸较小,切割作业难以做到边角圆滑、整齐,后期穿管道时仍然需要对洞口进行修剪,作业工序繁琐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3、采用结构板后开洞工艺会破坏结构,易引发渗漏风险;且套管安装时需要吊洞封堵施工,工序繁琐,施工周期加长,不利于成本把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楼承板的预埋套管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楼承板的预埋套管定位装置,所述楼承板包括压型钢板和桁架钢筋,所述压型钢板上固装若干桁架钢筋,还包括定位模具,所述定位模具放置在所述楼承板的桁架钢筋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框体内固装若干对定位杆,一对所述定位杆之间固装至少一个所述定位环。
[000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框体内固装至少一个矩形定位框,所述矩形定位框内固装至少一个所述定位环。
[0008]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定位框内固装定位斜杆,所述矩形定位框和所述定位斜杆之间固装至少一个所述定位环。
[0009]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0]1、本预埋套管定位装置,采用定位模具对套管进行定位,只需确定任意两个套管位置即可快速、准确地定位出其他套管的位置,无需对所有套管的位置逐一进行人工测量,极大地缩短了定位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沿定位环切割楼承板,套管洞口尺寸准确可控,且洞口边缘圆滑、整齐,后期安装管道时无需对再对洞口进行修剪,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施工的工作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0011]2、本预埋套管定位装置制作时,定位模具依据管道优化排布图制出,定位模具内固装的定位环与各预埋套管位置一一对应,确保使用过程中实现套管的高效、准确定位,避
免人工测量导致的误差,确保各楼层间的管道顺利衔接,极大地提高了管道施工质量。
[0012]3、本预埋套管定位装置中,矩形定位框和定位斜杆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定位环牢固固定在矩形定位框和定位斜杆之间,定位模具稳固性强,进一步确保定位的准确度,防止使用过程中定位环发生偏移。
[0013]4、本预埋套管定位装置,浇筑楼板前定位预埋套管,无需楼板成型后开洞,不会破坏楼板结构,杜绝了渗漏风险。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定位模具的俯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楼承板的俯视图。
[0018]图中,1为定位模具,2为压型钢板,3为桁架钢筋,11为定位框体,12为定位环,13为定位杆,14为矩形定位框,15为定位斜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002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埋套管定位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楼承板包括压型钢板2和桁架钢筋3,所述压型钢板2上固装若干桁架钢筋3,还包括定位模具1,所述定位模具1放置在所述楼承板的桁架钢筋3上;所述定位模具1用于确定预埋套管位置。
[0021]如图3所示,所述定位模具1包括定位框体11和若干定位环12,所述定位环12固装在所述定位框体11内,用于定位预埋套管。所述定位框体11内固装若干对定位杆13,一对所述定位杆13之间固装至少一个所述定位环12。所述定位框体11内固装至少一个矩形定位框14,所述矩形定位框14内固装至少一个所述定位环12。所述矩形定位框14内固装定位斜杆15,所述矩形定位框14和所述定位斜杆15之间固装至少一个所述定位环12。矩形定位框14和定位斜杆15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定位环12牢固固定在矩形定位框14和定位斜杆15之间,定位模具1稳固性强,进一步确保定位的准确度,防止使用过程中定位环12发生偏移。定位模具1安装之前,从轴线拉钢尺进行定位放线,用笔在楼承板上画出定位线。定位模具1安装时通过吊线确保定位框体11与定位线重合,利用定位模具1内的定位环12在楼承板上画出预埋套管的位置。定位模具1内固装的定位环12与各预埋套管位置一一对应,确保使用过程中实现套管的高效、准确定位,避免人工测量导致的误差,确保各楼层间的管道顺利衔接,极大地提高了管道施工质量。
[0022]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
[0023]步骤一、放线定位
[0024]定位模具1安装之前,从轴线拉钢尺进行定位放线,用笔在楼承板上画出定位线;
[0025]步骤二、安装定位模具1
[0026]定位模具1安装时通过吊线确保定位框体11与定位线重合,从而实现定位模具1准确固装于桁架钢筋3上,利用定位模具1内的定位环12在楼承板上标记出预埋套管的位置,并使用开孔器对该标记的楼承板进行钻孔切割作业,确保切割出的圆孔直径略小于预埋套
管的内径;
[0027]步骤三、安装预埋套管
[0028]将预埋套管安装于切割圆孔处,将套管与压型钢板2和桁架钢筋3点焊固定,待所有预埋套管安装完成后将定位模具1取掉,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
[0029]本技术采用定位模具对套管进行定位,只需确定两个套管位置即可快速、准确地定位出其他套管的位置,无需对多个套管的位置逐一进行人工测量,极大地缩短了定位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0030]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楼承板的预埋套管定位装置,所述楼承板包括压型钢板(2)和桁架钢筋(3),所述压型钢板(2)上固装若干桁架钢筋(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模具(1),所述定位模具(1)放置在所述楼承板的桁架钢筋(3)上;所述定位模具(1)包括定位框体(11)和若干定位环(12),所述定位环(12)固装在所述定位框体(11)内,用于定位预埋套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楼承板的预埋套管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体(11)内固装若干对定位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博闻普永刚程鹏飞邵骞林钊崔云浩吴小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