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屏固定结构及交互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55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6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屏固定结构及交互平板,包括显示屏本体和内框,所述内框上具有第一粘接部和第二粘接部,所述第一粘接部上设有倒钩,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所述第一粘接部之间灌注有延伸至所述倒钩内的胶水;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所述第二粘接部之间设置有双面胶;通过所述胶水和所述双面胶将所述显示屏本体粘紧于所述内框上。该固定结构中,显示屏本体同时通过胶水和双面胶粘接于内框上,由于胶水粘接的加固,可以大程度上分担双面胶的承载力,故采用本方案可以大幅度减少双面胶的用量,同时缩小显示屏本体的长宽尺寸,降低双面胶和钢化玻璃的使用成本。本方案具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的有益效果。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的有益效果。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屏固定结构及交互平板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固定结构及交互平板。

技术介绍

[0002]参照图1,现有的触控商显电容屏一体机结构中,电容膜通常是全贴合粘贴在钢化玻璃1

内表面,再将此粘有电容膜的钢化玻璃1

用双面胶3

粘贴在铝型材边框2

上,由于钢化玻璃1

重量较重,故而对粘贴的双面胶3

有较严的要求,且为了避免钢化玻璃1

粘贴处出现开胶问题,通常需考虑钢化玻璃1

的三倍重量去增加双面胶3

的粘贴宽度,如86寸屏幕需用15mm宽的双面胶3

粘贴;此种方案虽然能满足粘贴要求,但会增加双面胶3

的成本,且随着时间推移,双面胶3

性能会下降,机器挂立时受钢化玻璃1

长期的剪切力作用,开胶的风险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固定结构及交互平板,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屏固定结构,包括显示屏本体和内框,所述内框上具有第一粘接部和第二粘接部,所述第一粘接部上设有倒钩,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所述第一粘接部之间灌注有延伸至所述倒钩内的胶水;所述显示屏本体和所述第二粘接部之间设置有双面胶;通过所述胶水和所述双面胶将所述显示屏本体粘紧于所述内框上。
[0006]可选的,所述第一粘接部和所述第二粘接部均沿所述内框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粘接部位于所述第二粘接部偏离所述显示屏本体的中心的一侧。
[0007]可选的,所述倒钩包括均沿所述内框的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凸设于所述第一粘接部上,所述第二筋条凸设于所述第一筋条一侧,且所述第二筋条与所述第一粘接部之间保持间隔,从而在所述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以及所述第一粘接部之间形成用于存储所述胶水的存胶沟槽。
[0008]可选的,所述第二筋条凸设于所述第一筋条靠近所述第二粘接部的一侧。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筋条远离所述第二粘接部的一侧与所述内框的外侧壁平齐。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筋条远离所述第二筋条的一侧设置有倒角,所述胶水延伸至所述倒角内。
[0011]可选的,所述第二粘接部上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双面胶嵌入式粘接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0012]可选的,所述显示屏本体包括钢化玻璃和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延伸至所述第二粘接部前方,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第二粘接部之间通过所述双面胶连接;所述钢化玻璃延伸至所述第一粘接部前方,所述钢化玻璃与所述第一粘接部之间通过所述胶水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显示屏本体还包括位于所述钢化玻璃和所述液晶面板之间的电容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8]参照图2

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固定结构,包括显示屏本体1和内框2,所述内框2上具有第一粘接部21和第二粘接部22,所述第一粘接部21上设有倒钩211,所述显示屏本体1和所述第一粘接部21之间灌注有延伸至所述倒钩211内的胶水4;所述显示屏本体1和所述第二粘接部22之间设置有双面胶3;通过所述胶水4和所述双面胶3将所述显示屏本体1粘紧于所述内框2上。
[0029]具体的,与现有的触控显示屏相同,本方案的内框2为由四条内框条组成方框体,显示屏本体1的四周分别与内框2的四条内框条连接,利用内框2为显示屏本体1提供支撑。
[0030]参照图1,现有的触控显示屏的单独通过双面胶3

将钢化玻璃1

粘接于边框2

上,由于钢化玻璃1

重量较重,为保证粘接的可靠性,需采用较大宽度的双面胶3

进行粘接,如,86寸屏幕需用15mm宽的双面胶3

粘贴,同时,由于更宽的双面胶3

需要更多的连接面积,故需进一步加大钢化玻璃1

的长宽尺寸,同时也会在显示屏的周部形成较大的黑边,不利于产品的黑边缩窄设计,影响美观。由此可知,现有的连接结构中,需要耗费较多的双面胶材料和钢化玻璃材料,且产品的美观性较差。
[0031]参照图2,本实施例方案的结构中,显示屏本体1同时通过胶水4和双面胶3粘接于内框2上,且由于在内框2的第一粘接部21上设置有倒钩211,灌注的胶水4可以蔓延到倒钩211内,胶水4凝固后,与该倒钩211之间形成互相咬合的结构,大程度提高了胶水4和内框2结合的可靠度,基于此,本方案采用小宽度的胶水4便可将显示屏本体1和内框2粘紧;同时,在内框2和显示屏本体1之间还设置有双面胶3进行粘接,可进一步提高显示屏本体和内框2结合的可靠性。由于胶水4提供了可靠的连接能力,故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双面胶3用量可大幅减小,且双面胶3和胶水4连接所需的面积相较于单独使用双面胶3所需的面积更小,在提供相同的显示面积的情况下,可缩小钢化玻璃11的长宽尺寸,有利于产品的黑边的缩窄设计,优化产品美观。具体的,同样以86寸屏幕为例,胶水4的宽度设置3mm,双面胶3的宽度设置为5mm便足以提供可靠的连接能力。
[0032]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由于边框2

通常采用合金材料制成,其与双面胶3

的结合力较差,故需增大双面胶3

的宽度以实现可靠连接,而不是因为双面胶3

与钢化玻璃1

的结合性差所导致。故本方案中,对于显示屏本体1来说,相较于现有技术,虽然胶水4和双面胶3的粘接面积总和较小,但该面积已足以满足为显示屏本体1提供与足够的结合力;需要加强连接的是胶水4与内框2之间的连接,故本方案在内框2上设置了上述的倒钩211的结构。
[0033]在本实施例的显示屏固定结构装配过程中,先将双面胶3粘贴于显示屏本体1或内框2上,再通过双面胶3将显示屏本体1和内框2粘接,之后再在显示屏本体1和第一粘接部21之间的空间内灌注胶水4,利用胶水4进行加固。
[0034]综上,基于显示屏固定结构,显示屏本体1同时通过胶水4和双面胶3粘接于内框2上,由于胶水4粘接的加固,可以大程度上分担双面胶3的承载力,故采用本方案可以大幅度
减少双面胶3的用量,降低双面胶3的使用成本。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本体(1)和内框(2),所述内框(2)上具有第一粘接部(21)和第二粘接部(22),所述第一粘接部(21)上设有倒钩(211),所述显示屏本体(1)和所述第一粘接部(21)之间灌注有延伸至所述倒钩(211)内的胶水(4);所述显示屏本体(1)和所述第二粘接部(22)之间设置有双面胶(3);通过所述胶水(4)和所述双面胶(3)将所述显示屏本体(1)粘紧于所述内框(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部(21)和所述第二粘接部(22)均沿所述内框(2)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粘接部(21)位于所述第二粘接部(22)偏离所述显示屏本体(1)的中心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211)包括均沿所述内框(2)的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筋条(2111)和第二筋条(2112),所述第一筋条(2111)凸设于所述第一粘接部(21)上,所述第二筋条(2112)凸设于所述第一筋条(2111)一侧,且所述第二筋条(2112)与所述第一粘接部(21)之间保持间隔,从而在所述第二筋条(2112)、所述第一筋条(2111)以及所述第一粘接部(21)之间形成用于存储所述胶水(4)的存胶沟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筋条(2112)凸设于所述第一筋条(2111)靠近所述第二粘接部(22)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启文黄小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