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油缸的分解和密封性能测试为一体的工具,属于分解工具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液压站、工作台和协同棒;工作台上竖立安装有相互平行的两排油缸位置调节座,油缸位置调节座呈板状,其远离工作台的一侧开设有多个U型槽,两排油缸位置调节座上的U型槽位置一一对应,待处理油缸放置在两排油缸位置调节座之间,通过在U型槽上穿过固定机构来对待处理油缸进行固定,工作台上位于两排油缸位置调节座之外的位置处通过固定座安装有双作用油缸。该种工具能安全可靠的分解液压油缸活塞杆和缸筒、检测其密封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油缸的分解和密封性能测试为一体的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分解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油缸的分解和密封性能测试为一体的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工程车辆上使用的一些液压油缸在检修时,常常遇到一些液压油缸分解比较困难,传统的靠蛮力拉拽的分解方式操作麻烦,费时费力且安全性低,液压油缸检修完成后,没有办法在不装车的情况下检测油缸的密封性能,只能通过装车上进行测试,一旦密封性能不达标,需重新拆卸下来检修或更换,既浪费人力物力,又会给环保带来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油缸的分解和密封性能测试为一体的工具,该种工具能安全可靠的分解液压油缸活塞杆和缸筒、检测其密封性能。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液压油缸的分解和密封性能测试为一体的工具,用于对活塞杆上带有耳环的待处理油缸进行分解以及密封性能测试,包括液压站、工作台和协同棒;所述工作台上竖立安装有相互平行的两排油缸位置调节座,所述油缸位置调节座呈板状,其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开设有多个U型槽,两排所述油缸位置调节座上的所述U型槽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待处理油缸放置在两排所述油缸位置调节座之间,通过在所述U型槽上穿过固定机构来对所述待处理油缸进行固定,所述工作台上位于两排所述油缸位置调节座之外的位置处通过固定座安装有双作用油缸,所述双作用油缸的活塞杆上也带有耳环,所述双作用油缸与所述待处理油缸的活塞杆均位于同一侧,所述协同棒能够同步穿过所述双作用油缸与所述待处理油缸活塞杆上的耳环;所述液压站通过油管与所述双作用油缸或所述待处理油缸连接。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作用油缸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双作用油缸分别对称设置在两排所述油缸位置调节座的两侧。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的四周边缘均向上弯折。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为固定销。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协同棒为铁棒。
[000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该种液压油缸的分解和密封性能测试为一体的工具,通过两排油缸位置调节座来将待处理油缸进行固定放置,在分解过程中,双作用油缸提供动力,协同棒传递动力,实现将待处理油缸进行快速分解,并且在测试待处理油缸的密封性能时,可将原本连接在液压站与双作用油缸之间的油管进行调整,使油管连接在液压站与待处理油缸之间,通过液压站来实现对待处理油缸密封性能的检测,因此,本技术不仅能够安全可靠地分解待处理油缸的活塞杆和缸筒,还能够检测待处理油缸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非工作状态时的俯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工作状态时的俯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4]图中:1、液压站;2、工作台;3、双作用油缸;4、油缸位置调节座;5、待处理油缸;6、固定座;7、协同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如图1
‑
3所示,一种液压油缸的分解和密封性能测试为一体的工具,用于对活塞杆上带有耳环的待处理油缸5进行分解以及密封性能测试,包括液压站1、工作台2和协同棒7,协同棒7可选用较易获取且强度高的铁棒;工作台2上竖立安装有相互平行的两排油缸位置调节座4,油缸位置调节座4呈板状,其远离工作台2的一侧开设有多个U型槽,两排油缸位置调节座4上的U型槽位置一一对应,待处理油缸5放置在两排油缸位置调节座4之间,通过在U型槽上穿过固定机构来对待处理油缸5进行固定,如图2所示,固定机构可选用固定销,工作台2上位于两排油缸位置调节座4之外的位置处通过固定座6安装有双作用油缸3,如图1或图2所示,双作用油缸3最好设置两个,两个双作用油缸3分别对称设置在两排油缸位置调节座4的两侧,且双作用油缸3的活塞杆上也带有耳环,双作用油缸3与待处理油缸5的活塞杆均位于同一侧,协同棒7能够同步穿过双作用油缸3与待处理油缸5活塞杆上的耳环;液压站1通过油管与双作用油缸3或待处理油缸5连接,为了防止分解油缸过程中漏出的油从工作台2上流走,可使工作台2的四周边缘均向上弯折,以此来阻挡漏出的油四处流淌。
[002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液压站1是由液压泵、驱动用电动机、油箱、方向阀、节流阀、溢
流阀等构成的液压源装置或包括控制阀在内的液压装置。液压站1能够按驱动装置要求的流向、压力和流量供油,适用于驱动装置与液压站1分离的各种机械上,将液压站1与驱动装置(油缸或马达)用油管相连,液压系统即可实现各种规定的动作,液压站1属于常规现有技术,因此本申请中就不再对液压站1的自身结构、安装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赘述。
[0021]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在分解待处理油缸5的缸筒与活塞时,先把待处理油缸5放置在油缸位置调节座4上合适的U型槽内固定,然后使用一根尺寸合适的协同棒7把待处理油缸5的活塞杆耳环与油缸位置调节座4两边的双作用油缸3活塞杆耳环串联起来,连接好油缸位置调节座4两边的双作用油缸3油管,此时给液压站1接通电源,调整为手动模式,操纵液压站1控制压紧按钮,使油缸位置调节座4两边的双作用油缸3活塞杆缓慢伸出,同时带动待处理油缸5的活塞杆一并移动,若是油缸位置调节座4两边的双作用油缸3活塞杆行程已满,待处理油缸5的活塞杆行程还未满时,关闭液压站1,取下协同棒7,脱开油缸位置调节座4两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油缸的分解和密封性能测试为一体的工具,用于对活塞杆上带有耳环的待处理油缸(5)进行分解以及密封性能测试,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站(1)、工作台(2)和协同棒(7);所述工作台(2)上竖立安装有相互平行的两排油缸位置调节座(4),所述油缸位置调节座(4)呈板状,其远离所述工作台(2)的一侧开设有多个U型槽,两排所述油缸位置调节座(4)上的所述U型槽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待处理油缸(5)放置在两排所述油缸位置调节座(4)之间,通过在所述U型槽上穿过固定机构来对所述待处理油缸(5)进行固定,所述工作台(2)上位于两排所述油缸位置调节座(4)之外的位置处通过固定座(6)安装有双作用油缸(3),所述双作用油缸(3)的活塞杆上也带有耳环,所述双作用油缸(3)与所述待处理油缸(5)的活塞杆均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玉成,林嵘,李晓光,陈桂,付任志,胡海洪,徐平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铜业集团贵溪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