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水保温防烫餐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97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水保温防烫餐具,涉及餐具技术领域,该方案包括外壳、注水层、食物层、旋转把手和上盖,所述外壳固定套在注水层上,且在外壳和注水层之间形成隔热空间,所述注水层套设在食物层上,且在注水层与食物层之间形成注水空间,所述旋转把手套设在外壳的上部,所述上盖盖在食物层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利用热水就可以对盛放的食物实现保温和加热的功能,同时也具备防烫的功能。同时也具备防烫的功能。同时也具备防烫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水保温防烫餐具


[0001]本技术涉及餐具
,尤其涉及一种注水保温防烫餐具。

技术介绍

[0002]餐具的形式多样,其普遍用于盛放食物方便人们饮食,或者用于打包、储存食物利于运输,比如人们为住院的亲人送饭时,普遍将饭菜提前做好之后,利用餐具打包好送到医院,然而传统的餐具普遍不具备保温和防烫的功能,如果送饭时间耽搁的较长,饭菜就会冷掉,需要去食堂重新加热,比较麻烦;而如果食物的温度过高,则有烫伤手的可能,在这种背景情况下,申请人致力于研究出一种注水保温防烫餐具,实现利用热水就可以对盛放的食物实现保温和加热的功能,同时也具备防烫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利用热水就可以对盛放的食物实现保温和加热的功能,同时也具备防烫的功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入如下:
[0005]一种注水保温防烫餐具,包括外壳、注水层、食物层、旋转把手和上盖,所述外壳固定套在注水层上,且在外壳和注水层之间形成隔热空间,所述注水层套设在食物层上,且在注水层与食物层之间形成注水空间,所述旋转把手套设在外壳的上部,所述上盖盖在食物层的上端。
[0006]进一步地,所述注水层的上端绕周向外延伸有第一沿边,所述食物层的上端绕周向外延伸有第二沿边,所述第一沿边抵于第二沿边的下端。
[0007]进一步地,所述食物层的上端绕周向上延伸有第三沿边,所述旋转把手的上端绕周向内侧延伸有第四沿边,所述第四沿边抵于第二沿边的上端,且第四沿边与第三沿边的外侧面相抵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硅胶材质,且外壳的侧壁设置有波浪纹,所述外壳的上端抵于第一沿边的下端。
[0009]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把手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手柄。
[0010]进一步地,所述食物层上开设有分隔槽。
[0011]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槽的上端处设置呈倒圆角结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插入部,且插入部插入食物层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提手。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注水层装入热水,食物盛放在食物层之后,将食物层直接套在注水层内,使热水浸于食物层的底部,通过热水为食物层内盛放的食物持续提供热量,从而对食物实现保温和加热的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在外壳和注水层之间形成隔热空间,注水层内热水的热量只有少量传递至外壳,从而使外壳的温度较低,不会烫伤手,与传统的餐具相比,本技术实现了利用热水就可以对盛放的食物实现保温
和加热的功能,同时也具备防烫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7]图3是图2中的A处放大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外形形状的示意图之一;
[0020]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外形形状的示意图之二;
[0021]附图标记为:
[0022]外壳1,注水层2,第一沿边21,
[0023]食物层3,第二沿边31,第三沿边32,分隔槽33,
[0024]旋转把手4,手柄41,第四沿边42,
[0025]上盖5,提手51,插入部52,
[0026]隔热空间61,注水空间62。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8]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注水保温防烫餐具,包括外壳1、注水层2、食物层3、旋转把手4和上盖5。
[0029]外壳1固定套在注水层2上,且在外壳1和注水层2之间形成隔热空间61,由于在外壳1和注水层2之间形成隔热空间61,注水层2内热水的热量只有少量传递至外壳1,从而使外壳1的温度较低,不会烫伤手。
[0030]外壳1为硅胶材质,且外壳1的侧壁设置有波浪纹,硅胶材质的外壳1摸上去是软的,使人们触摸时感觉更加的舒适。
[0031]注水层2套设在食物层3上,且在注水层2与食物层3之间形成注水空间62,注水层2与食物层3之间并没有固定连接,也就是说食物层3可以从注水层2上取下,将热水装在注水层2内,接着将食物层3放在注水层2内的热水上,使热水注满整个注水空间62,同时使热水浸于食物层3的底部,通过热水为食物层3内盛放的食物持续提供热量,从而对食物实现保温和加热的功能。
[0032]旋转把手4套设在外壳1的上部,旋转把手4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手柄41,手柄41有两个,两个手柄41相互对称设置,旋转把手4可沿着外壳1转动,进而调整手柄41的位置,方便人们的抓握。
[0033]上盖5盖在食物层3的上端,上盖5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提手51,人们用手捏住提手51,可以将上盖5取下;上盖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插入部52,且插入部52插入食物层3内,插入部52的设计使上盖5盖设的更加稳定。
[0034]注水层2的上端绕周向外延伸有第一沿边21,食物层3的上端绕周向外延伸有第二沿边31,第一沿边21抵于第二沿边31的下端,第一沿边21与第二沿边31并不固定,方便食物层3直接从注水层2上取出。
[0035]食物层3的上端绕周向上延伸有第三沿边32,旋转把手4的上端绕周向内侧延伸有第四沿边42,第四沿边42抵于第二沿边31的上端,且第四沿边42与第三沿边32的外侧面相抵,外壳1的上端抵于第一沿边21的下端,如此设计的作用在于:通过旋转把手4上的第四沿边42在一定程度上将食物层3挤向注水层2,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食物层3的稳固度。
[0036]食物层3上开设有分隔槽33,利于人们在盛放饭菜时,将饭菜分开盛放;分隔槽33的上端处设置呈倒圆角结构,方便人们使用的同时,也增加了美观效果。
[0037]图1至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外形,但本技术也可以有其它外形,比如碗、碟、杯等等形状,如图5和图6所示,即为另一种碗和杯的形状,在基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不管外形如何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3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将热水装在注水层2内,接着将食物层3放在注水层2内的热水上,使热水注满整个注水空间62,同时使热水浸于食物层3的底部,通过热水为食物层3内盛放的食物持续提供热量,从而对食物实现保温和加热的功能;使用时,将旋转把手4沿着外壳1转动,进而调整手柄41的位置,方便人们的抓握;在隔热空间61的作用下,注水层2内热水的热量只有少量传递至外壳1,从而使外壳1的温度较低,不会烫伤手。
[0039]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上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以上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水保温防烫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注水层、食物层、旋转把手和上盖,所述外壳固定套在注水层上,且在外壳和注水层之间形成隔热空间,所述注水层套设在食物层上,且在注水层与食物层之间形成注水空间,所述旋转把手套设在外壳的上部,所述上盖盖在食物层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水保温防烫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层的上端绕周向外延伸有第一沿边,所述食物层的上端绕周向外延伸有第二沿边,所述第一沿边抵于第二沿边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水保温防烫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层的上端绕周向上延伸有第三沿边,所述旋转把手的上端绕周向内侧延伸有第四沿边,所述第四沿边抵于第二沿边的上端,且第四沿边与第三沿边的外侧面相抵。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丹王悦谢建伟安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哲经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