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层打包餐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01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打包餐盒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分层打包餐盒,包括底盒,所述底盒的盖合面内凹并隔开形成多个下隔间,所述底盒上叠加盖合有上盒,所述上盒的开口处内凹并隔开形成多个上隔间,多个所述上隔间上共同盖设有一外盖,所述上盒位于所述外盖与所述底盒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层打包餐盒,通过在底盒的盖合面上隔开设置多个下隔间,同时,在上盒的开口处隔开设置多个下隔间,形成上下双层多个隔间,分层打包较多的菜式,节省用餐空间,提高用餐效率。用餐效率。用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层打包餐盒


[0001]本技术属于打包餐盒
,尤其涉及一种分层打包餐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方面也不断的提高,需要使用大量的打包盒。
[0003]传统打包盒结构较为简单,即一盒体和一盖子,打包时,直接将饭和菜混合放入盒体中,再盖上盖子,传统的打包盒虽可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但存在饭菜串味的现象,影响用户食欲。
[0004]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的打包盒多为分隔式,即打包盒的同一层由几个隔间进行分隔,菜品和饭放置在隔间内,虽然可将饭菜分开,但是其只能在菜式较少的场景(比如:两菜一饭)使用,当菜式较多时,需使用多个打包盒进行打包,造成用户使用时,需逐一打开各个打包盒,将餐盒逐一摆放,甚至摆满整个用餐空间,导致用餐效率低,如:需要打包四菜一汤和一份米饭,现有的打包盒将无法顺利打包完成。
[0005]因此,专利技术人致力于设计一种分层打包餐盒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层打包餐盒,可分层打包较多的菜式,节省用餐空间,提高用餐效率。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分层打包餐盒,包括底盒,所述底盒的盖合面内凹并隔开形成多个下隔间,所述底盒上叠加盖合有上盒,所述上盒的开口处内凹并隔开形成多个上隔间,多个所述上隔间上共同盖设有一外盖,所述上盒位于所述外盖与所述底盒之间。
[0009]作为本技术分层打包餐盒的一种改进,其中一个所述下隔间内收容有一内盒,所述内盒的开口处设有一内槽。
[0010]作为本技术分层打包餐盒的一种改进,所述内盒的边缘处挂接于对应所述下隔间的挂槽上,所述挂槽沿对应所述下隔间的开口边缘处呈一圈设置。
[0011]作为本技术分层打包餐盒的一种改进,所述内盒的边缘处向外延伸有内盒把手,所述内盒把手挂接于所述挂槽上,所述内盒的外壁与对应所述下隔间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
[0012]作为本技术分层打包餐盒的一种改进,所述内盒把手位于所述内盒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内盒的长度小于对应所述下隔间的长度。
[0013]作为本技术分层打包餐盒的一种改进,所述内槽上盖设有一内盖,所述内盖的边缘处向外延伸有内盖把手。
[0014]作为本技术分层打包餐盒的一种改进,所述上隔间位于所述下隔间的上方,所述上盒的外壁向内倾斜设置,所述上盒的底部边缘处与所述底盒的边缘处凹凸扣合,所
述上盒的顶部边缘处于所述外盖的边缘处凹凸扣合。
[0015]作为本技术分层打包餐盒的一种改进,所述上隔间的内壁呈弧形倾斜设置,所述上隔间的底部平面偏离对应所述上隔间的中心设置。
[0016]作为本技术分层打包餐盒的一种改进,所述外盖的盖合面向多个所述上隔间内凸出设置形成多个凸出部,所述外盖的顶部内凹并隔开形成与多个所述凸出部一一对应的凹槽。
[0017]作为本技术分层打包餐盒的一种改进,所述下隔间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上隔间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底盒、所述上盒和所述外盖的边缘转角处分别设有把手。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分层打包餐盒,通过在底盒的盖合面上隔开设置多个下隔间,同时,在上盒的开口处隔开设置多个下隔间,形成上下双层多个隔间,分层打包较多的菜式,节省用餐空间,提高用餐效率。
[0019]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分层打包餐盒的立体放大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分层打包餐盒另一视角的立体放大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分层打包餐盒的立体分解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内盒位于底盒中的立体放大图;
[0024]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视图;
[0025]图6是本技术的上盒的立体放大图;
[0026]图7是本技术的上盒的俯视放大图。
[0027]图示说明:
[0028]1、底盒;11、第一下隔间;12、第二下隔间;121、挂槽;13、下把手;2、上盒;21、第一上隔间;22、第二上隔间;23、第三上隔间;24、第四上隔间;25、上把手;3、外盖;31、第一凹槽;32、第二凹槽;33、第三凹槽;34、第四凹槽;35、外盖把手;4、内盒;41、内槽;42、内盒把手;5、内盖;51、内盖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0]参照图1至图7,一种分层打包餐盒,包括一底盒1、一上盒2和一外盖3,底盒1的盖合面内凹并隔开形成多个下隔间,上盒2叠加盖合于底盒1上,上盒2的开口处内凹并隔开形成多个上隔间,外盖3共同盖设于多个上隔间上,上盒2位于外盖3与底盒1之间。
[0031]参照图1至图4,所述底盒1的开口边缘处上凸形成一圈截面呈“几”字形的扣合部,该扣合部的转角处向外延伸形成一下把手13,本实施例中,多个下隔间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个下隔间具体为一第一下隔间11和一第二下隔间12,第一下隔间11和第二下隔间12二者并排隔开设置,其中,第一下隔间11的空间比第二下隔间12的空间大,第一下隔间11用于盛装米饭,第二下隔间12的开口边缘处设有一圈挂槽121。
[0032]参照图3至图5,为了方便用于喝汤,第二下隔间12内还收容有一内盒4,内盒4的开口处设有一用于盛装汤水的内槽41,为了方便取出内盒4,内盒4的边缘处挂接于第二下隔间12的挂槽121上,具体的,内盒4的长度小于第二下隔间12的长度,使内盒4的外壁与第二
下隔间12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同时,内盒4的边缘处向外延伸有一内盒把手42,该内盒把手42位于内盒4的宽度方向上,内盒把手42挂接于挂槽121上,内盒4与第二下隔间12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位于内盒把手42附近,给内盒4的外部留有空间,使用户更加方便的取出内盒4。
[0033]参照图3至图5,所述内盒4上还盖设有一内盖5,该内盖5宽度方向的边缘处向外延伸有一内盖把手51,该内盖把手51的位置与内盒把手42的位移一一对应,当内盖5盖于内盒4上时,内盒4的开口边缘处与内盖5的边缘处截面均呈“几”字且相互凹凸扣合,内盒把手42与内盖把手51叠加于一起。
[0034]参照图3、图6和图7,所述上盒2的底部边缘处设有一圈卡槽,该卡槽与底盒1边缘处的扣合部凹凸扣合,上盒2的底部边缘转角处还向外延伸有一上把手25,该上把手25的位置与下把手13的位置对应,上盒2的外壁向内倾斜设置,多个上隔间位于上盒2的顶部,多个上隔间用于盛装不同的菜式,本实施例中,多个上隔间优选为四个,四个上隔间具体为一第一上隔间21、一第二上隔间22、一第三上隔间23和一第四上隔间24,第一上隔间21、第二上隔间22、第三上隔间23和第四上隔间24围绕上盒2的中心呈一圈隔开设置形成两列,其中,第一上隔间21和第二上隔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层打包餐盒,包括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的盖合面内凹并隔开形成多个下隔间,所述底盒上叠加盖合有上盒,所述上盒的开口处内凹并隔开形成多个上隔间,多个所述上隔间上共同盖设有一外盖,所述上盒位于所述外盖与所述底盒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打包餐盒,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下隔间内收容有一内盒,所述内盒的开口处设有一内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层打包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的边缘处挂接于对应所述下隔间的挂槽上,所述挂槽沿对应所述下隔间的开口边缘处呈一圈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层打包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的边缘处向外延伸有内盒把手,所述内盒把手挂接于所述挂槽上,所述内盒的外壁与对应所述下隔间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层打包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把手位于所述内盒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内盒的长度小于对应所述下隔间的长度。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丹谢建伟王悦安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哲经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