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转移的铝箔餐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23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于转移的铝箔餐盒,包括铝箔餐盒本体、托盒、阻挡板、第一把手、第二把手,所述铝箔餐盒本体和托盒均呈长方体状,托盒由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组成,底板为一块水平设置的矩形板,底板的两个长边侧均固定有第一侧板,底板的其中一个短边侧固定有第二侧板,两块第一侧板的相互远离侧均设有一条竖直设置的加强条,两块第一侧板的相互靠近侧均设有卡槽,卡槽伸入加强条内,所述阻挡板为一块与第二侧板平行的板体,阻挡板夹在两块第一侧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铝箔餐盒本体放置在托盒上,使得铝箔餐盒本体便于转移,且转移过程中铝箔餐盒本体不易变形和烫手。过程中铝箔餐盒本体不易变形和烫手。过程中铝箔餐盒本体不易变形和烫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转移的铝箔餐盒


[0001]本技术涉及铝制品的
,特别是铝箔餐盒的


技术介绍

[0002]铝箔餐盒是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餐具。铝箔餐盒的厚度一般在0.03mm

0.20mm之间,可分为有皱和无皱两种。也可分为一次性和重复使用两种。国内常常叫锡纸餐盒,实际上它是3系或8系铝锭为原材料,经过冷轧或热轧成厚度均匀,表面光滑,无针孔,无粉尘颗粒,无异味的铝箔母卷,经过专用设备和模具一次性全自动冷冲压成形而形成的餐盒。现有的铝箔餐盒是不具有专门的抓取部的,当铝箔餐盒盛放的饭菜较多或盛放的饭菜很烫时,通过手拿的方式将铝箔餐盒转移到餐桌上时容易变形或烫手,甚至会因变形或烫手将饭菜打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便于转移的铝箔餐盒,能够使铝箔餐盒本体便于转移,不易变形或烫手。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便于转移的铝箔餐盒,包括铝箔餐盒本体、托盒、阻挡板、第一把手、第二把手,所述铝箔餐盒本体和托盒均呈长方体状,托盒由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组成,底板为一块水平设置的矩形板,底板的两个长边侧均固定有第一侧板,底板的其中一个短边侧固定有第二侧板,两块第一侧板的相互远离侧均设有一条竖直设置的加强条,两块第一侧板的相互靠近侧均设有卡槽,卡槽伸入加强条内,所述阻挡板为一块与第二侧板平行的板体,阻挡板夹在两块第一侧板之间,阻挡板的两个靠近第一侧板侧底部均设有一个竖直设置的卡条,卡条伸入卡槽内,所述铝箔餐盒本体放置在底板上,铝箔餐盒本体位于第二侧板和阻挡板之间,第二侧板和阻挡板的相互远离侧分别设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
[000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等于铝箔餐盒本体高度的1/3

2/3,阻挡板的高度高于第一侧板的高度,阻挡板的高度小于铝箔餐盒本体的高。
[0006]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固定有一根阻挡条,阻挡条与第二侧板平行,阻挡条与第二侧板相固定,铝箔餐盒本体位于阻挡条和阻挡板之间,阻挡条在底板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阻挡板的厚度。
[0007]作为优选,所述铝箔餐盒本体与两块第一侧板之间均有间隙,铝箔餐盒本体与阻挡板之间有间隙。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分别靠近两块第一侧板。
[0009]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通孔。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铝箔餐盒本体放置在托盒上,使得铝箔餐盒本体便于转移,且转移过程中铝箔餐盒本体不易变形和烫手;阻挡板的设置使得铝箔餐盒本体在转移时不易滑出,在达到餐桌后便于从托盒取出。
[0011]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便于转移的铝箔餐盒的主视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便于转移的铝箔餐盒的俯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便于转移的铝箔餐盒的铝箔餐盒本体和托盒分离示意图。
[0015]图中:1

铝箔餐盒本体、2

托盒、3

阻挡板、20

底板、21

第一侧板、22

第二侧板、23

加强条、24

卡槽、25

阻挡条、26

第一把手、30

卡条、31

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便于转移的铝箔餐盒,包括铝箔餐盒本体 1、托盒 2、阻挡板 3、第一把手 26、第二把手31,所述铝箔餐盒本体1和托盒2均呈长方体状,托盒2由底板 20、第一侧板 21、第二侧板22组成,底板20为一块水平设置的矩形板,底板20的两个长边侧均固定有第一侧板21,底板20的其中一个短边侧固定有第二侧板22,两块第一侧板21的相互远离侧均设有一条竖直设置的加强条23,两块第一侧板21的相互靠近侧均设有卡槽24,卡槽24伸入加强条23内,所述阻挡板3为一块与第二侧板22平行的板体,阻挡板3夹在两块第一侧板21之间,阻挡板3的两个靠近第一侧板21侧底部均设有一个竖直设置的卡条30,卡条30伸入卡槽24内,所述铝箔餐盒本体1放置在底板20上,铝箔餐盒本体1位于第二侧板22和阻挡板3之间,第二侧板22和阻挡板3的相互远离侧分别设有第一把手26和第二把手31。
[0017]所述第一侧板21的高度等于铝箔餐盒本体1高度的1/3

2/3,阻挡板3的高度高于第一侧板21的高度,阻挡板3的高度小于铝箔餐盒本体1的高度。
[0018]所述底板20上固定有一根阻挡条25,阻挡条25与第二侧板22平行,阻挡条25与第二侧板22相固定,铝箔餐盒本体1位于阻挡条25和阻挡板3之间,阻挡条25在底板20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阻挡板3的厚度,铝箔餐盒本体1从托盒2推出时便于插入阻挡板3。
[0019]所述铝箔餐盒本体1与两块第一侧板21之间均有间隙,铝箔餐盒本体1与阻挡板3之间有间隙,铝箔餐盒本体1不易卡在托盒2内。
[0020]所述第一把手26和第二把手31分别靠近两块第一侧板21,使用阻挡板3将铝箔餐盒本体1推出时第一把手26和第二把手31之间的距离较大,便于操作。
[0021]所述底板20上设有若干个通孔,落到托盒内的水汽和汤汁便于排出,同时减轻了托盒的重量。
[0022]本技术工作过程:
[0023]本技术便于转移的铝箔餐盒在工作过程中,将空的铝箔餐盒本体1放到在托盒2上,盛入饭菜后抓住第一把手26将托盒2连同铝箔餐盒本体1转移到餐桌上,在转移过程中铝箔餐盒本体1不易变形,也不会烫到手,到餐桌后将托盒2放在餐桌上,将阻挡板3取出后以卡条30在上的姿态放到阻挡条25的上方,两只手分别抓住第一把手26和第二把手31,推动阻挡板3,阻挡板3推动铝箔餐盒本体1离开托盒2。
[0024]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转移的铝箔餐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铝箔餐盒本体(1)、托盒(2)、阻挡板(3)、第一把手(26)、第二把手(31),所述铝箔餐盒本体(1)和托盒(2)均呈长方体状,托盒(2)由底板(20)、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组成,底板(20)为一块水平设置的矩形板,底板(20)的两个长边侧均固定有第一侧板(21),底板(20)的其中一个短边侧固定有第二侧板(22),两块第一侧板(21)的相互远离侧均设有一条竖直设置的加强条(23),两块第一侧板(21)的相互靠近侧均设有卡槽(24),卡槽(24)伸入加强条(23)内,所述阻挡板(3)为一块与第二侧板(22)平行的板体,阻挡板(3)夹在两块第一侧板(21)之间,阻挡板(3)的两个靠近第一侧板(21)侧底部均设有一个竖直设置的卡条(30),卡条(30)伸入卡槽(24)内,所述铝箔餐盒本体(1)放置在底板(20)上,铝箔餐盒本体(1)位于第二侧板(22)和阻挡板(3)之间,第二侧板(22)和阻挡板(3)的相互远离侧分别设有第一把手(26)和第二把手(3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竺文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世达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