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供氧装置和车载供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150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9
本申请公开一种车载供氧装置和车载供氧方法。本申请公开车载供氧装置,包括制氧机构、供氧机构和检测机构,制氧机构用于制造氧气,供氧机构连通制氧机构,供氧机构用于为驾乘人员输送氧气,检测机构包括落水检测模块和控制器,控制器与落水检测模块、制氧机构均通信连接,落水检测模块在汽车落水时向控制器发出落水信号,控制器在接收到落水信号后启动制氧机构。本申请还公开车载供氧方法,应用于上述的车载供氧装置,供氧机构包括吸氧面罩,车载供氧方法包括:在氧气袋内的氧气体积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总控制器启动制氧机构向氧气袋内输送氧气,氧气袋向吸氧面罩输送氧气。氧气袋向吸氧面罩输送氧气。氧气袋向吸氧面罩输送氧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供氧装置和车载供氧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汽车
,尤其涉及车载供氧装置和车载供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经调查了解,汽车落水已经是致死率最高的汽车事故之一。首先,对于现有的汽车,当处于落水或非完全暴露于空气状态时,除了在沉没前让车内人员尽可能逃出至车外以外,少有针对逃出失败时的车内人员生命安全的应急策略。当汽车由于种种原因不慎驶入水中时,一旦车内有水进入且此时车内人员不满足出逃条件,这些人最终将被困在充满水的车内,无法顺利逃生。而目前的搜救速度很难保证在汽车沉没之前顺利解救车内人员,所以一旦汽车溺水且搜救人员尚未能发现落水车辆时,如果车内没有供氧装置,车内人员将面临窒息溺亡的危险。
[0003]其次,根据目前有关规定,私家车不能配带任何型号的氧气瓶,而由于装满氧气的氧气袋较占据空间,里面的氧气也不能长期储存,且一旦用完不能及时充气,故不能满足上述情景时车内人员的基本用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车载供氧装置和车载供氧方法,能够在车辆落水时制备氧气,提供车内人员的基本用氧需要。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供氧装置,包括:制氧机构,用于制造氧气,供氧机构,连通制氧机构,供氧机构用于为驾乘人员输送氧气,检测机构,包括落水检测模块和控制器,控制器与落水检测模块、制氧机构均通信连接,落水检测模块在汽车落水时向控制器发出落水信号,控制器在接收到落水信号后启动制氧机构。
[0006]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供氧机构包括氧气袋、吸氧面罩、第一进气管、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氧气袋用于存储氧气,第一进气管连通氧气袋与制氧机构,第一排气管连通氧气袋与车外,第二排气管连通氧气袋与吸氧面罩。
[0007]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供氧机构还包括气体监测模块和辅助排气模块,气体监测模块用于检测氧气袋内的氧气体积,辅助排气模块用于调节氧气袋向第一排气管或第二排气管排气的速率,气体监测模块与辅助排气模块均与控制器相连。
[0008]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辅助排气模块包括压力板、滑杆和驱动件,滑杆沿第一方向延伸,压力板相对滑杆沿第一方向可移动设置,控制器用于通过驱动件控制压力板沿滑杆移动,进而挤压氧气袋或远离氧气袋。
[0009]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气体监测模块包括两个压力传感器,两个压力传感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压力板对压力传感器的作用力,进而获取压力板在滑杆上的位置。
[0010]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制氧机构包括制氧机、紧急电源和第二进气管,制氧机与供氧机构连通,第二进气管连通制氧机与车外,紧急电源用于为制氧机供电。
[0011]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制氧机构还包括保护盖,保护盖具有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保护盖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制氧机启动时控制保护盖转换为开启状态,以使第二进气管与车外连通,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制氧机关闭时控制保护盖转换为关闭状态,以使保护盖将第二进气管与车外隔绝。
[0012]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强制制氧开关,强制制氧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接收到强制制氧开关发出的强制制氧信号后启动制氧机构。
[0013]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载供氧方法,应用于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车载供氧装置,供氧机构包括氧气袋和吸氧面罩,氧气袋与制氧机构、吸氧面罩均连通,控制器包括通信连接的总控制器和压力控制器,总控制器与制氧机构、落水检测模块均通信连接,压力控制器与氧气袋连接;车载供氧方法包括:总控制器获取整车电路的电路信号;在整车电路断电的情况下,总控制器获取落水检测模块的落水信号;在落水检测模块发出落水信号的情况下,压力控制器获取氧气袋内的氧气体积;在氧气袋内的氧气体积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总控制器启动制氧机构向氧气袋内输送氧气,氧气袋向吸氧面罩输送氧气。
[0014]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在整车电路断电的情况下,总控制器获取落水检测模块的落水信号的步骤包括:在整车电路断电的情况下,落水检测模块获取汽车底盘位置的水压数据;在水压数据大于车身最大安全吃水压力的情况下,落水检测模块向总控制器发出落水信号,其中,车身最大安全吃水压力F=375V,V为汽车的排水体积。
[0015]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车载供氧装置还包括强制制氧开关,强制制氧开关与总控制器通信连接;车载供氧方法还包括:在整车电路通电和/或落水检测未发出落水信号的情况下,总控制器获取强制制氧开关的信号;在强制制氧开关发出强制制氧信号的情况下,压力控制器获取氧气袋内的氧气体积;在氧气袋内的氧气体积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总控制器启动制氧机构向氧气袋内输送氧气,氧气袋向吸氧面罩输送氧气。
[0016]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车载供氧装置还包括面罩锁和供氧信号灯,面罩锁与吸氧面罩连接,供氧信号灯与总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还包括与总控制器、压力控制器均通信连接的面罩控制器,面罩控制器与面罩锁通信连接;在整车电路通电和/或落水检测未发出落水信号的情况下,总控制器获取强制制氧开关的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强制制氧开关未发出强制制氧信号的情况下,压力控制器获取氧气袋内的氧气体积;在氧气袋内的氧气体积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面罩控制器锁紧面罩锁,总控制器熄灭供氧信号灯;在氧气袋内的氧气体积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压力控制器排出氧气袋的气体,直至氧气袋内的氧气体积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面罩控制器锁紧面罩锁,总控制器熄灭供氧信号灯。
[0017]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在落水检测模块发出落水信号的情况下,压力控制器获取氧气袋内的氧气体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氧气袋内的氧气体积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压力控制器排出氧气袋内的气体,直至氧气袋内氧气体积小于第一阈值;总控制器启动制氧机构向氧气袋内输送氧气,氧气袋向吸氧面罩输送氧气。
[0018]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总控制器启动制氧机构向氧气袋内输送氧气,氧气袋向吸氧面罩输送氧气的步骤,包括:总控制器启动制氧机构向氧气袋内输送氧气,直至氧气袋内氧气体积达到第二阈值;总控制器关闭制氧机构,氧气袋向吸氧面罩输送氧气;
面罩控制器松开面罩锁,总控制器点亮供氧信号灯。
[0019]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方式,供氧机构还包括气体监测模块,气体监测模块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氧气袋在第一方向上的不同侧;在落水检测模块发出落水信号的情况下,压力传感器获取氧气袋内的氧气体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压力控制器获取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数据,在第一压力传感器获取的压力数据大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压力控制器排出氧气袋内的气体,直至第一压力传感器获取的压力数据小于第三阈值;总控制器启动制氧机构向氧气袋内输送氧气,直至第二压力传感器获取的压力数据达到第四阈值;总控制器关闭制氧机构,氧气袋向吸氧面罩输送氧气;面罩控制器松开面罩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氧机构,用于制造氧气,供氧机构,连通所述制氧机构,所述供氧机构用于为驾乘人员输送氧气,检测机构,包括落水检测模块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落水检测模块、所述制氧机构均通信连接,所述落水检测模块在汽车落水时向所述控制器发出落水信号,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落水信号后启动所述制氧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机构包括氧气袋、吸氧面罩、第一进气管、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所述氧气袋用于存储氧气,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所述氧气袋与所述制氧机构,所述第一排气管连通所述氧气袋与车外,所述第二排气管连通所述氧气袋与所述吸氧面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机构还包括气体监测模块和辅助排气模块,所述气体监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氧气袋内的氧气体积,所述辅助排气模块用于调节所述氧气袋向所述第一排气管或所述第二排气管排气的速率,所述气体监测模块与所述辅助排气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排气模块包括压力板、滑杆和驱动件,所述滑杆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压力板相对所述滑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驱动件控制所述压力板沿所述滑杆移动,进而挤压所述氧气袋或远离所述氧气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监测模块包括两个压力传感器,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压力板对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作用力,进而获取所述压力板在所述滑杆上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构包括制氧机、紧急电源和第二进气管,所述制氧机与所述供氧机构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所述制氧机与车外,所述紧急电源用于为所述制氧机供电。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构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具有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所述保护盖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制氧机启动时控制所述保护盖转换为开启状态,以使所述第二进气管与车外连通,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制氧机关闭时控制所述保护盖转换为关闭状态,以使所述保护盖将所述第二进气管与车外隔绝。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强制制氧开关,所述强制制氧开关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强制制氧开关发出的强制制氧信号后启动所述制氧机构。9.一种车载供氧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车载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机构包括氧气袋和吸氧面罩,所述氧气袋与所述制氧机构、所述吸氧面罩均连通,所述控制器包括通信连接的总控制器、压力控制器和面罩控制器,所述总控制器与所述制氧机构、所述落水检测模块均通信连接,所述压力控制器与所述氧气袋连接;所述车载供氧方法包括:所述总控制器获取整车电路的电路信号;在所述整车电路断电的情况下,所述总控制器获取落水检测模块的落水信号;
在所述落水检测模块发出所述落水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压力控制器获取所述氧气袋内的氧气体积;在所述氧气袋内的氧气体积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总控制器启动所述制氧机构向所述氧气袋内输送氧气,所述氧气袋向所述吸氧面罩输送氧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供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整车电路断电的情况下,所述总控制器获取落水检测模块的落水信号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整车电路断电的情况下,所述落水检测模块获取汽车底盘位置的水压数据;在所述水压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晓旭
申请(专利权)人:经纬恒润天津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