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缆天顶线放样的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124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缆天顶线放样的测量装置,涉及桥梁施工测量领域,该装置包括:外杆组件设有空心槽,所述外杆组件外表面设有中轴线,所述空心槽内设有复原驱动部;内杆组件一端穿设于所述空心槽内,并与所述复原驱动部相连,所述内杆组件上设有第一刻度尺,所述内杆组件可在所述空心槽内朝靠近所述外杆组件方向移动或远离所述外杆组件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外杆的移动后与主缆卡接,即可实现放样测量,其操作较为简单,且测量过程中受操作人员以及外界环境影响较小。操作人员以及外界环境影响较小。操作人员以及外界环境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缆天顶线放样的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主缆天顶线放样的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桥梁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悬索桥施工的难度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索夹是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中的主要传力构件,索夹安装角度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主缆的受力状态,这就需要准确放样出索夹处主缆的天顶线,以此作为索夹安装的基准线。
[0003]主缆天顶线需要在索夹安装前,主缆紧缆完成后,空缆状态下进行放样。相关技术中多是直接采用常规游标卡尺于索夹前后,读取实测的主缆水平直径,取水平直径实测值的一半Dh/2位置沿主缆轴线做标记线与索夹前后两端的横向线相交,依次形成2个“十字”标记。然而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游标卡尺读取的主缆水平直径实测数据,是人工凭着经验和感觉,将常规游标卡尺的主尺放置水平,两测量脚的内侧与主缆边线对齐,从而导致测出的直径数据与实际的主缆水平直径之间的误差因人而异,主观人为误差影响较大。而且空缆在受日光照射下会产生扭转,在风力作用下会来回摆动,天顶线的位置会不停变动,难以用传统的测量方法进行准确放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天顶线防线位置受人为操作和外部环境影响,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主缆天顶线放样的测量装置,其包括:
[0005]外杆组件,其一端内部设有空心槽,所述外杆组件外表面设有中轴线,所述空心槽内设有复原驱动部;
[0006]内杆组件,其一端穿设于所述空心槽内,并与所述复原驱动部相连,所述内杆组件上设有第一刻度尺,所述内杆组件可在所述空心槽内朝靠近所述外杆组件方向移动或远离所述外杆组件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测量装置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
[0007]当所述测量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外杆组件与所述内杆组件以所述中轴线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所述外杆组件空心槽的开口处位置对应,当所述测量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复原驱动部可驱动所述外杆组件和所述内杆组件相向移动以夹紧主缆。
[000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杆组件呈L型,所述外杆组件包括外竖杆和外横杆,所述外横杆表面设有所述中轴线,所述外横杆内部设有所述空心槽;
[0009]所述内杆组件呈L型,内杆组件包括内竖杆和内横杆,所述内横杆上设有所述第一刻度尺,所述内横杆部分穿设于所述外横杆的空心槽并与所述复原驱动部相连,且所述内横杆可沿所述外横杆的长度方向靠近所述外竖杆或远离所述外竖杆以在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
[0010]当所述测量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内竖杆与所述外竖杆以所述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所述外横杆的空心槽边缘对齐,当所述测量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复原驱动部驱使所述内横杆靠近所述外竖杆,以使所述外竖杆与所述内竖杆相向移动以夹紧主缆。
[00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原驱动部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组设于所述空心槽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内横杆相连,且当所述测量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
[00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横杆上设有第二刻度尺,所述第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所述中轴线对齐。
[00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竖杆和所述外横杆之间设有第一斜杆,所述第一斜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外竖杆和所述外横杆相连;
[0014]所述内竖杆和所述内横杆设有第二斜杆,所述第二斜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内竖杆和所述内横杆相连。
[00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横杆的表面设有水平仪。
[00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平仪包括一水准气泡部。
[0017]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通过内外杆的移动后与主缆卡接,即可实现放样测量,其操作较为简单,且测量过程中受操作人员以及外界环境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测量装置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测量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图。
[0021]图中:1、外杆组件;11、外竖杆;12、外横杆;121、中轴线;122、第二刻度尺;13、第一斜杆;2、内杆组件;21、内竖杆;22、内横杆;221、第一刻度尺;23、第二斜杆;3、复原驱动部;4、主缆;5、水平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天顶线防线位置受人为操作和外部环境影响,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主缆天顶线放样的测量装置,其包括:外杆组件1和内杆组件2;其中,
[0024]外杆组件1一端内部设有空心槽,所述外杆组件1外表面设有中轴线121,所述空心槽内设有复原驱动部3;内杆组件2一端穿设于所述空心槽内,并与所述复原驱动部3相连,
所述内杆组件2上设有第一刻度尺221,所述内杆组件2可在所述空心槽内朝靠近所述外杆组件1方向移动或远离所述外杆组件1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测量装置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
[0025]当所述测量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外杆组件1与所述内杆组件2以所述中轴线121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刻度尺221的零刻度线与所述外杆组件1空心槽的开口处位置对应,当所述测量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复原驱动部3驱动所述外杆组件1和所述相向移动以夹紧主缆4。
[0026]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复原驱动部3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组设于所述空心槽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内横杆22相连,且当所述测量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
[0027]可选地,弹性件包括:弹簧,当测量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弹簧处于初始状态(即既没有拉伸也没有被压缩),此时第一刻度尺221的零刻度线与所述外杆组件1空心槽的开口处位置对应,即操作人员可根据空心槽在第一刻度尺221上对应位置,确定内杆组件2移动的距离。
[0028]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简化操作人员的操作,所述外杆组件1呈L型,所述外杆组件1包括外竖杆11和外横杆12,所述外横杆12表面设有所述中轴线121,所述外横杆12内部设有所述空心槽;
[0029]所述内杆组件2呈L型,内杆组件2包括内竖杆21和内横杆22,所述内横杆22上设有所述第一刻度尺221,所述内横杆22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缆天顶线放样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杆组件(1),其一端内部设有空心槽,所述外杆组件(1)外表面设有中轴线(121),所述空心槽内设有复原驱动部(3);内杆组件(2),其一端穿设于所述空心槽内,并与所述复原驱动部(3)相连,所述内杆组件(2)上设有第一刻度尺(221),所述内杆组件(2)可在所述空心槽内朝靠近所述外杆组件(1)方向移动或远离所述外杆组件(1)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测量装置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当所述测量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外杆组件(1)与所述内杆组件(2)以所述中轴线(121)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刻度尺(221)的零刻度线与所述外杆组件(1)空心槽的开口处位置对应,当所述测量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外杆组件(1)与所述内杆组件(2)不以所述中轴线对称设置,且所述复原驱动部(3)可驱动所述外杆组件(1)和所述内杆组件(2)相向移动以夹紧主缆(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组件(1)呈L型,所述外杆组件(1)包括外竖杆(11)和外横杆(12),所述外横杆(12)表面设有所述中轴线(121),所述外横杆(12)内部设有所述空心槽;所述内杆组件(2)呈L型,内杆组件(2)包括内竖杆(21)和内横杆(22),所述内横杆(22)上设有所述第一刻度尺(221),所述内横杆(22)部分穿设于所述外横杆(12)的空心槽并与所述复原驱动部(3)相连,且所述内横杆(22)可沿所述外横杆(12)的长度方向靠近所述外竖杆(11)或远离所述外竖杆(11)以在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克飞田云南鹏超杨正房贾鸿正胡国海张概曾海孙运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