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用射流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06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用射流风机,其包括预埋板、安装板和风机主体,所述预埋板由施工人员预先埋设在隧道的顶壁上,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预埋板上,所述风机主体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射流风机还包括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用于调节所述风机主体送风的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调节射流风机角度的效果。用新型具有便于调节射流风机角度的效果。用新型具有便于调节射流风机角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用射流风机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用射流风机。

技术介绍

[0002]射流风机是一种特殊的轴流风机,主要用于公路、铁路及地铁等隧道的纵向通风系统中;也可用于半横向通风系统或横向通风系统中的敏感部位,如隧道的进、出口,起诱导气流或排烟等作用。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2898577U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的隧道用射流风机,其包括风筒,风筒的内部设有电机和叶轮,所述风筒设有调节其高度的两组平行四边形机构,平行四边形机构设置在上底板上,上底板上设有调节两组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夹角大小的调节机构。它通过两个平行四边形机构和调节机构可调节风筒的高度,从而有效降低射流风机射出的气流与隧道顶壁摩擦产生的噪音。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相关技术中的射流风机不便于进行射流角度的调整,在具有一定弧度及坡度的隧道中起到的诱导作用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隧道用射流风机。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隧道用射流风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隧道用射流风机,包括预埋板、安装板和风机主体,所述预埋板由施工人员预先埋设在隧道的顶壁上,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预埋板上,所述风机主体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射流风机还包括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用于调节所述风机主体送风的角度。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关技术中的射流风机常直接固定在预埋板上,一旦固定即无法进行角度调整;将风机主体安装在安装板上,并利用转向组件调整风机主体的射流角度,从而便于在隧道具有一定弧度及坡度时提高射流风机的诱导作用,便于减少功耗、节约资源。
[0009]可选的,所述转向组件包括用于在水平方向调整角度的水平转向件和用于在竖直方向调整角度的竖直转向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水平与竖直两个方向的转向,便于对风机主体的射流角度进行任意的灵活调整,从而适应不同的隧道实况。
[0011]可选的,所述水平转向件包括第一导流筒、第一驱动件和第一波纹管,所述风机主体出风的一侧设置为斜角,所述第一导流筒铰接设置在所述风机主体的斜角尖端,所述第一波纹管可伸缩设置在所述风机主体与所述第一导流筒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流筒进行转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水平方向角度的调整时,由于第一波纹管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压缩和拉伸,利用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导流筒进行转动,即可完成水平方
向的角度调整。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移动块、连接杆、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移动块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块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筒上,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块上,所述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移动块上且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齿轮进行转动,由于齿轮和齿条相啮合,驱动移动块在安装板上沿齿条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导流筒进行转动,将第一波纹管压缩或拉伸,实现水平方向的角度调整。
[0015]可选的,所述竖直转向件包括第二导流筒、第二驱动件和第二波纹管,所述第二导流筒靠近所述第一导流筒的一侧设置为斜角,所述第二导流筒的斜角方向与所述风机主体的斜角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导流筒的斜角尖端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筒上,所述第二波纹管可伸缩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筒与所述第二导流筒之间,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流筒进行转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竖直方向角度的调整时,保持第一导流筒与第二导流筒的相对位置不变,由于第二波纹管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压缩和拉伸,且第二导流筒的斜角方向与风机主体的斜角方向相垂直,利用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导流筒进行转动,即可完成竖直方向的角度调整。
[0017]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所述移动块上,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流筒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动推杆推动第二导流筒进行转动,压缩或拉伸第一波纹管,从而实现竖直方向的角度调整;由于电动推杆设置在移动块上,使得第一导流筒与第二导流筒的相对位置不变,从而使得竖直角度调整与水平角度调整相互不影响。
[0019]可选的,所述预埋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进行升降移动。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升降组件调整安装板及风机主体等组件的高度,便于通过调节风机主体的高度来减少射出气流与隧道顶壁摩擦产生的噪音;同时,通过升降组件进行升降移动,还可将风机主体等组件降下,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修,省时省力。
[0021]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剪叉式升降臂,所述剪叉式升降臂一端设置在所述预埋板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风机主体的一侧。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剪叉式升降臂进行升降移动,具有运行平稳、占用空间小、伸缩距离长等优点。
[0023]可选的,所述第一波纹管和所述第二波纹管的管壁均覆设有吸音棉层。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吸音棉层便于对风机主体产生的风噪进行吸收,同时由于吸音棉质地柔软有弹性,也不会对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的收缩拉伸产生影响。
[00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1.相关技术中的射流风机常直接固定在预埋板上,一旦固定即无法进行角度调整;将风机主体安装在安装板上,并利用转向组件调整风机主体的射流角度,从而便于在隧道具有一定弧度及坡度时提高射流风机的诱导作用,便于减少功耗、节约资源;
[0027]2.在进行水平方向角度的调整时,由于第一波纹管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压缩和拉伸,利用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导流筒进行转动,即可完成水平方向的角度调整;
[0028]3.在进行竖直方向角度的调整时,保持第一导流筒与第二导流筒的相对位置不变,由于第二波纹管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压缩和拉伸,且第二导流筒的斜角方向与风机主体的斜角方向相垂直,利用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导流筒进行转动,即可完成竖直方向的角度调整。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隧道用射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隧道用射流风机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预埋板;2、安装板;3、风机主体;4、转向组件;41、水平转向件;411、第一导流筒;412、第一驱动件;4121、移动块;4122、连接杆;4123、电机;4124、齿轮;4125、齿条;413、第一波纹管;42、竖直转向件;421、第二导流筒;422、电动推杆;423、第二波纹管;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用射流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板(1)、安装板(2)和风机主体(3),所述预埋板(1)由施工人员预先埋设在隧道的顶壁上,所述安装板(2)设置在所述预埋板(1)上,所述预埋板(1)与所述安装板(2)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剪叉式升降臂(5),所述剪叉式升降臂(5)一端设置在所述预埋板(1)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远离所述风机主体(3)的一侧;所述风机主体(3)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上,所述射流风机还包括转向组件(4),所述转向组件(4)用于调节所述风机主体(3)送风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用射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4)包括用于在水平方向调整角度的水平转向件(41)和用于在竖直方向调整角度的竖直转向件(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用射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转向件(42)包括第一导流筒(411)、第一驱动件(412)和第一波纹管(413),所述风机主体(3)出风的一侧设置为斜角,所述第一导流筒(411)铰接设置在所述风机主体(3)的斜角尖端,所述第一波纹管(413)可伸缩设置在所述风机主体(3)与所述第一导流筒(411)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412)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流筒(411)进行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用射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412)包括移动块(4121)、连接杆(4122)、电机(4123)、齿轮(4124)和齿条(4125),所述移动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鹏郑赟王淋洁陈志勇梁爱江辛进东张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