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的防溢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996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雾化器的防溢漏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具有相邻且相通的连通腔和雾化腔,雾化腔内设置有位于底部的雾化振子;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密封连接,且部分嵌入所述雾化腔内,具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储液腔和出雾腔以及与所述连通腔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储液腔、所述出雾腔以及所述进风腔相互隔绝设置,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腔之间设置有阀门,所述出雾腔和所述进风通道分别设置在所述雾化腔和所述连通腔的上方,所述储液腔的储液容积小于所述连通腔和所述雾化腔的储液容积之和,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为所述进风通道供风的第一送风件,有效避免阀门损坏时,储液腔中的液体流入雾化腔中后会从第一送风件溢出。件溢出。件溢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器的防溢漏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器的防溢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雾化器是用于将水、药液或消毒液等液体雾化以生成喷雾喷出的装置,应用相当广泛,如使用雾化器进行消毒时,只需将消毒液添加进雾化器中,雾化器就会将液体状的消毒液转化成雾状的消毒液并喷出,可无死角的对周围进行消毒。
[0003]雾化器在出雾时通过送风件向雾化腔内送风,使雾气从雾化腔内喷出,现有的紧凑型雾化器在设置送风件时通常将送风件安装在雾化腔的侧壁上,使送风件直接将外界的风送入雾化腔内,但此种设置当雾化器内部的阀门组件有损时,雾化器中储液腔内的液体会流入雾化腔内,导致雾化腔内的液体过多,进而从送风件溢出,对机器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的防溢漏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阀门损坏时液体从送风件溢出而损坏送风件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雾化器的防溢漏结构,包括:
[0007]下壳体,具有相邻且相通的连通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的防溢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具有相邻且相通的连通腔和雾化腔,所述雾化腔内设置有位于底部的雾化振子;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密封连接,且部分嵌入所述雾化腔内,具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储液腔和出雾腔以及与所述连通腔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储液腔、所述出雾腔以及所述进风通道相互隔绝设置,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腔之间设置有阀门,所述出雾腔和所述进风通道分别设置在所述雾化腔和所述连通腔的上方,所述储液腔的储液容积小于所述连通腔和所述雾化腔的储液容积之和,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为所述进风通道供风的第一送风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顶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位于储液腔的侧边,具有位于所述上壳体侧顶板上的进风孔,所述侧顶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送风件安装在所述进风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腔具有位于所述上壳体前面板上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政包继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葳圣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