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的出雾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2376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雾化器的出雾口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具有雾化腔,雾化腔内设置有位于底部的雾化振子;上壳体具有与雾化腔连通的储液腔和出雾腔,储液腔和出雾腔相互隔绝设置,上壳体外壁上设置有与出雾腔连通的出雾嘴,出雾嘴向上倾斜设置,使雾气在出雾嘴上凝聚成水珠后可沿着出雾嘴内壁回流至雾化腔内重新被雾化,避免了水珠沿着出雾嘴滴落到地面上产生积水。滴落到地面上产生积水。滴落到地面上产生积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器的出雾口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器的出雾口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雾化器是用于将水、药液或消毒液等液体雾化以生成喷雾喷出的装置,应用相当广泛,如使用雾化器进行消毒时,只需将消毒液添加进雾化器中,雾化器就会将液体状的消毒液转化成雾状的消毒液并喷出,可无死角的对周围进行消毒,确保场所的健康环境与卫生安全,且能极大的降低消毒液的消耗量,提高消毒效率。
[0003]但现有的雾化器在出雾时,出雾口处容易凝聚出水滴滴落地面上,导致底面上产生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的出雾口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出雾口处容易凝聚出水珠滴落地面上,导致底面上产生积水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雾化器的出雾口结构,包括:
[0007]下壳体,具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腔内设置有位于底部的雾化振子;
[0008]上壳体,具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储液腔和出雾腔,所述储液腔和所述出雾腔相互隔绝设置,所述上壳体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出雾腔连通的出雾嘴,所述出雾嘴向上倾斜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雾嘴设置为扁平状。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雾腔具有位于所述上壳体的前面板上的出雾通孔,所述出雾嘴与所述前面板卡接。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顶端密封连接,且所述上壳体部分嵌入所述雾化腔内。<br/>[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雾腔位于所述雾化腔上方。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雾腔具有倾斜设置的内腔顶壁和竖直设置的内腔后壁,所述内腔顶壁前端与所述出雾嘴的顶壁之间平滑过渡,所述内腔顶壁后端与所述内腔后壁之间圆滑过渡。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腔后壁延伸至所述雾化腔内与所述下壳体的前壳板之间形成出雾间隙。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设置倾斜向上的出雾嘴,且使出雾嘴与雾化腔之间通过设置在上壳体上的出雾腔连通,当雾气在出雾嘴上凝聚成水珠后可沿着出雾嘴内壁回流至雾化腔内重新被雾化,避免了水珠沿着出雾嘴滴落到地面上产生积水。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中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剖面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另一视角的剖面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中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中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雾化器的出雾口结构,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下壳体2具有侧围21和底板22,下壳体2的顶端具有敞开的箱口,侧围21的顶端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沿边23,沿边23上设置有密封安装槽24,下壳体2的内腔中具有相邻设置的雾化腔25,雾化腔25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26,雾化腔25内设置有位于底部的雾化振子(未图示)。
[0025]上壳体1与下壳体2顶端的沿边23对接,密封安装槽24内设置有密封圈4将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密封,上壳体1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沿边23上。上壳体1具有与雾化腔25连通的储液腔11以及与雾化腔25连通的出雾腔12,储液腔11和出雾腔12相互隔绝设置,互不相通,上壳体1顶端设置有为储液腔11补液的加液口,上壳体1外壁上设置有与出雾腔12连通的出雾嘴4,出雾嘴4向上倾斜设置,雾化振子在雾化腔25内产生的雾气沿出雾腔12经过出雾嘴4向上喷射出,使雾气在出雾嘴4上凝聚成水珠后可沿着出雾嘴4内壁回流至雾化腔25,避免了水珠沿着出雾嘴4滴落到地面上产生积水。
[0026]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出雾腔12位于储液腔11的前侧且位于雾化腔25的上方,出雾腔12具有位于上壳体1的前面板13上的出雾通孔,出雾嘴4与前面板13之间卡接,便于出雾嘴4的安装。出雾嘴4设置为扁平状,提高雾气的覆盖范围。
[0027]出雾腔12具有倾斜设置的内腔顶壁121和竖直设置的内腔后壁122,出雾嘴4的顶壁由内腔顶壁121直接延伸出来,使内腔顶壁121的前端与出雾嘴4的顶壁之间平滑过渡,同时,内腔顶壁121后端与内腔后壁122之间圆滑过渡,使雾气在出雾腔12中流动顺畅。内腔后壁122延伸至雾化腔25内与下壳体2的前壳板之间形成出雾间隙251,出雾间隙251与出雾腔12对接,雾化腔25内的雾气经过出雾间隙251后进入出雾腔12。
[0028]储液腔11包括箱体部111以及设置在箱体部111底部一侧且延伸至下雾化腔25底部的连通部112,箱体部111部分嵌入雾化器腔25内,连通部112底部设置有出水孔14,使储液腔11中的液体能直接流入雾化腔25内,减小储液腔11与雾化腔25之间的水位落差,避免加液时液体从高处落入雾化腔25中导致雾化腔25的液体飞溅。连通部112内设置有位于出水孔14上方的过滤网罩5,用于对储液腔11流入雾化腔25内的液体进行过滤。
[0029]请参阅图2和图6所示,出水孔14处设置有阀门6,阀门6包括设置在连通部112内用于封住出水孔14的阀片61、一端与阀片61连接,另一端贯穿出水孔14延伸进雾化腔25内的阀杆62、位于连通部112下方且套设在阀杆62上的弹簧63、固定在阀杆62底端对弹簧63进行限位的限位头64、固定在雾化腔25底部的底座65、中部与底座65转动连接的水平翘杆66以及设置在水平翘杆66一端的浮子67,水平翘杆66的另一端与限位头62下表面接触。当雾化腔25内的液体不足时,浮子67跟随雾化腔25内的液位向下移动,进而使水平翘杆66的另一端翘起顶住限位头64底端并带动阀杆62向上移动,此时弹簧63被压缩,阀片61向上移动打开出水孔14,储液腔11内的液体从出水孔14流入雾化腔25内对其进行补液;随着雾化腔25内的液位不断上升,带动浮子67向上移动,使水平翘杆66接触限位头64的一端下降,此时,弹簧63回缩带动阀杆62向下移动,使阀片61向下移动,直至阀片61将出水孔14重新堵住,补液结束,通过本申请设置的阀门6,可自动为雾化腔25内补液,且实现雾化腔25内的液体边用边补,控制雾化腔25内的液位在一定范围内。
[0030]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的出雾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具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腔内设置有位于底部的雾化振子;上壳体,具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储液腔和出雾腔,所述储液腔和所述出雾腔相互隔绝设置,所述上壳体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出雾腔连通的出雾嘴,所述出雾嘴向上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雾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嘴设置为扁平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雾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腔具有位于所述上壳体的前面板上的出雾通孔,所述出雾嘴与所述前面板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雾口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政包继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葳圣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