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世伟专利>正文

可调整涌向、涌量及涌面高度的焊锡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86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调整涌向、涌量及涌面高度的焊锡炉,该焊锡炉设在锡槽内并设在锡泵的泵槽上方,其中,在焊锡炉口内设置一片如活叶般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转向板,而在炉体前后两壁上板上也能增设转向板,在转向板上可设置调整高度的导板,在炉体前后两壁板上也能增设导板;而焊锡炉内部下方设置具有稳流功能的阻流板。当锡液由锡泵打入泵槽后立即上升入于焊锡炉内,经由阻流板稳流后而上涌至炉口,然后通过转向板的角度调整以及导板之高度调整,而控制锡液涌出流向、流量及液面高度,进而提供给各种电路板不同的吃锡需求。(*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整流向、流量及液面高度的焊锡炉结构,为一种控制锡液溢出流向、流量及液面高度的焊锡炉构造,对于当前电路板元件插脚的焊接作业能提供极佳的吃锡需求。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可调整流向、流量及液面高度的焊锡炉,可视需要而随时调整转向板的倾斜角度,且在调整后可定位不滑脱,操作方便又容易。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一可调整流向、流量及液面高度的焊锡炉,并可视需要而随时活动调整导板高度,且在调整后可定位不松脱,又方便易实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这种可调整涌向、涌量及涌面高度的焊锡炉置是在锡槽的锡泵的上方,作为引导锡液向上涌流焊接之用,它包括左、右两侧板;前、后两壁板,并与左、右两侧板连接后形成炉体;一设在炉体内部下方的用于稳流之用的阻流板;一设在炉体内部上方如活叶般具有活动调整倾斜角功能的转向板。前述构造组合后,利用活叶般的转向板将焊锡炉分隔成左、右二炉口;且通过转向板控制炉口宽距以改变锡液的流向、流量及液面高度。本技术中,在所述的转向板上设置可调整高度的导板。本技术中,在所述的前、后二壁板上设有可调整高度的导板。本技术中,所述的转向板是由长板与长板下的横杆组成,而横杆的一或二端延伸穿出于炉体侧板外并呈九十度弯折,在杆末端固定一螺帽,此螺帽供螺栓螺入后,利用螺栓底部顶抵着炉体侧板而使转向板在炉内保持定位不动。本技术中,所述的转向板是由长板与长板下的横杆组成,而横杆的一或二端延伸穿出在炉体侧板外并呈九十度弯折,在杆末端固定一固定环,该固定环可供长螺杆穿入,而长螺杆一端焊固在焊槽的壁框上,又长螺杆的固定环前后各螺设一螺帽,以使转向板在炉内保持定位不动。本技术中,所述的前壁板与转向板的高度高于后壁板。本技术中,所述的阻流板是表面密布多孔的单层或多层金属板。本技术中,不但在炉体内部上方具有转向板,而且在所述的壁板上设有如活叶般具有活动调整倾斜角功能的转向板。利用前、后二壁板的转向板及炉内的转向板将焊控制左、右二炉口的宽距,以改变锡液的流向、流量及液面高度。在上述炉体内部上方和壁板上具有转向板的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的炉内转向板上设置可调整高度的导板。在上述炉体内部上方和壁板上具有转向板的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的前、后二壁板的转向板上设有可调整高度的导板。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焊锡炉结构,是在炉口内的上方设置一片如活叶般具有活动调整倾斜角功能的转向板,以用于改变炉口宽距。又炉体前、后两壁板或其中一壁板上也可增设活叶般的转向板实施。这种可调整流向、流量及液面高度的焊锡炉结构,当锡液由锡泵打入泵槽后立即上升入于焊锡炉内,经由阻流板稳流后而进入炉口,然后通过转向板调整角度以及通过导流板调整高度后,而有效控制锡液溢出的流向、流量及液面高度,进而提供各种电路板不同的吃锡需求。图2为已知可调式焊锡炉的示意图。图3为已知可调式焊锡炉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焊锡炉的使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焊锡炉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焊锡炉的立体组合图。图7为本技术焊锡炉的全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转向板与导板结合的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焊锡炉的实施示意图。附图说明图10为本技术焊锡炉的实施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另种转向板的立体分解图。图12为图12固定转向板的侧视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另种焊锡炉的全剖视图。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焊锡炉的立体分解图,图中揭示焊锡炉10的炉体1是由左右两侧板11、12及前、后二壁板13、14,一设在炉内下方的单层或多层阻流板2(如图7所示),一设在炉内上方如活叶般具有活动调整倾斜角功能的转向板3所组合而成;另在前、后二壁板13、14及转向板3上可增设导板4,其组合后的外观构造如图6所示。如图6、图7所示,其中图7所示为本技术焊锡炉的全剖视图,图中揭示炉内下方为面积较小且设有阻流板2的阻流区1A,而炉内上方为面积较大且可让锡液溢出的涌流区1B;阻流板2为板面上具有多孔的金属板,它能阻扰急涌上升的锡液以使其减缓速度,又为了将阻流板2固定,可通过从槽体1的前后两板13、14螺设的螺栓21将其固定在炉内。转向板3结构如图5、图8所示,为一长板31与一连接在长板下的横杆32所组成,其中,横杆32一端或两端延伸穿出在炉体1侧板外,并呈九十度向上弯折,在杆末端焊投一螺帽33,此螺帽33可供一螺栓34螺入,利用螺栓底部顶抵着侧板11、12而使长板31、横杆32在炉内保持定位不动。其次,在长板31上设有数个穿孔311,通过穿孔311与导板4所设的数个长孔槽41对称配合后,可供螺丝42穿入并配合螺帽43而将导板4固定在长板31上,又因长孔槽41能使导板4在长板31上活动调整高度,直至所需高度后才将螺丝42、螺帽43锁合固定。导板4由弧形板与直板一体成形,其除了可设置在长板21上之外,也可设置在炉体1前后两壁板13、14上,直板设有数个长孔槽41,其配合壁板13、14所设的穿孔131、141后,可供螺丝42穿入并配合螺帽43而将二导板4分别固定在两壁板13、14上,如图6、图7所示。如图9所示为本技术焊锡炉的实施示意图,当锡液自锡泵101打入焊锡炉1后,经由炉下稳流区11的阻流板2阻流后而达到稳流状态,锡液进入涌流区12之后通过转向板3转向及各导板4高低调整,而控制锡液涌出的高度、涌向及涌量。附图中电路板的行径方向是由右向左,因此前壁板13、转向板3的高度高于后壁板14为佳,又转向板3转向后会改变左炉口的宽距大小,以改变涌锡高度,因为在缩小炉口宽距时会使流速增加、涌锡高度升高,反之,则相反;又当调整转向板3上的导板4高度后,可改变左炉口的涌量,因为导板4的高度愈高时,左炉口的锡液就会大量地朝较低的前壁板13涌出,反之,则相反。如图10所示,为焊锡炉转向板的转向示意图,图中揭示出转向板3的转角超过九十度垂直角后,会缩小右炉口的宽距,相对地就会改变涌锡高度,而当调高导板4高度后,就会改变右炉口的涌量。因此,由上述可知焊锡炉是通过转向板3的角度调整来改变左炉口或右炉口之涌锡高度,且通过三片转向板4的高度调整来改变涌锡量及涌向。此外,关于转向板3的角度调整是通过横杆32的转动来调整,而固定是通过螺栓34顶抵着侧板11、12来固定,但是前述并非唯一的固定方式,其它还可包括图11所示,为转向板3的横杆32末端固定着一固定环35,该固定环可供长螺杆36穿入,而长螺杆一端又焊固在焊槽100的壁框上,在长螺杆36的固定环35的前后各螺设一螺帽37、38(如图12所示);由于固定环35的孔径大于长螺杆36杆径,所以转向板3在转向的同时,固定环35会在长螺杆36上跟着偏转,直至移转到适当角度后,再将之螺帽37、38朝固定环36螺锁固定,使转向板3不再移动。此实施方式的转向板3移动角度小于前述实施例,但不失为一固定转向板3的方式。再者,炉体前后两壁板13、14或其中一壁板上也可增设活叶般的转向板5,如图13所示,而且在转向板5上也能设置调整高度的导板6;因此,通过焊锡炉10的三片转向板5改变炉口宽距的变化性增大之外,更可通过三片导板6改变锡液涌量的操作范围增大。通过上述本技术的实施,能随实际需要而改变焊锡炉的锡液涌出高度、流量及流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涌向、涌量及涌面高度的焊锡炉,该作为引导锡液向上涌流焊接之用的焊锡炉设置是在锡槽的锡泵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右两侧板;前、后两壁板,并与左、右两侧板连接后形成炉体;一设在炉体内部下方的用于稳流之用的阻流板; 一设在炉体内部上方如活叶般具有活动调整倾斜角功能的转向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姚世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