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顺清专利>正文

隔离防尘散热电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70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离防尘散热电器外壳,在壳体1内腔设置一个金属隔离散热板2,把壳体1内腔隔离成散热腔3和工作腔4。散热腔3的下部设有进气孔5,上部设有排气孔6。进气孔5和排气孔6可以形成空气对流,达到散热目的。还可以用排气风扇7替代散热腔的排气孔6,增强散热腔3的散热能力。这种电器外壳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装方便。(*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隔离防尘散热电器外壳。(二)技术背景现有的电器外壳带有的散热装置均不具备隔离防尘功能。这种电器外壳散热的空气流经整个壳内空间,空气中的尘埃和水蒸气等细微粉尘,吸附、飘落在壳内的电器元件和线路板上,难以清除干净,也及易造成电器线路的短路和元件的损坏。(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隔离防尘散热的电器外壳。本技术隔离防尘散热电器外壳,在壳体内腔设置一个金属隔离散热板,把壳体内腔隔离成散热腔和工作腔。散热腔的下部设有进气孔,上部设有排气孔。使用时,将发热元件放置在散热腔内,散热腔内的热空气自然上升,由排气孔排出,新空气由进气孔补入,形成空气对流,达到散热的目的。隔离工作腔和散热腔的散热板可将工作腔内的温度传递到散热腔内,达到降低工作腔温度的目的。另外,还可以用排气风扇替代散热腔的排气孔,以增强散热腔内的空气流动速度,提高散热腔的散热能力。本技术隔离防尘散热电器外壳,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装方便,是一种有效的隔离防尘散热电器外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隔离防尘散热电器外壳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隔离防尘散热电器外壳(带有排气风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隔离防尘散热电器外壳,在壳体1内腔设置一个金属隔离散热板2,把壳体内腔隔离成散热腔3和工作腔4。散热腔3的下部设有进气孔5,上部设有排气孔6。使用时,将发热元件放置在散热腔3内,散热腔3内的热空气自然上升,由排气孔6排出,新空气由进气孔5补入,形成空气对流,达到散热的目的。隔离工作腔4和散热腔3的散热板2可将工作腔4内的温度传递到散热腔3内,达到降低工作腔温度的目的。另外,还可以用排气风扇7替代散热腔的排气孔6,利用排气风扇来增强散热腔3内的空气流动速度,提高散热腔的散热能力。权利要求1.一种隔离防尘散热电器外壳,其特征是在壳体(1)内腔设置一个金属隔离散热板(2),把壳体(1)内腔隔离成散热腔(3)和工作腔(4)。散热腔(3)的下部设有进气孔(5),上部设有排气孔(6)。2.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防尘散热电器外壳,其特征是用排气风扇(7)替代散热腔的排气孔(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离防尘散热电器外壳,在壳体1内腔设置一个金属隔离散热板2,把壳体1内腔隔离成散热腔3和工作腔4。散热腔3的下部设有进气孔5,上部设有排气孔6。进气孔5和排气孔6可以形成空气对流,达到散热目的。还可以用排气风扇7替代散热腔的排气孔6,增强散热腔3的散热能力。这种电器外壳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装方便。文档编号H05K5/02GK2527068SQ0221877公开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6日专利技术者郑顺清 申请人:郑顺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离防尘散热电器外壳,其特征是:在壳体(1)内腔设置一个金属隔离散热板(2),把壳体(1)内腔隔离成散热腔(3)和工作腔(4)。散热腔(3)的下部设有进气孔(5),上部设有排气孔(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顺清
申请(专利权)人:郑顺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