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虚拟形象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人工智能
,具体为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领域,可应用于虚拟形象生成、元宇宙、虚拟数字人等场景。本公开具体涉及一种虚拟形象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个性化虚拟形象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交、直播、游戏等场景,以提高用户的沉浸式体验。但是,相关技术中生成的个性化虚拟形象在相似度和美观度上往往有所欠缺,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虚拟形象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0004]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形象生成方法,包括:确定第一虚拟形象中的多个第一目标区域;确定第二虚拟形象中的多个第二目标区域;针对第一虚拟形象中的每个第一目标区域,确定该第一目标区域与第二虚拟形象中对应的第二目标区域之间的非刚性变换矩阵;以及基于非刚性变换矩阵和针对第一虚拟形象的目标融合系数,对第一虚拟形象和第二虚拟形象进行融合处理,生成目标虚拟形象,其中,目标融合系数用于表征第一虚拟形象在融合处理时的融合程度。
[0005]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形象生成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虚拟形象中的多个第一目标区域;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二虚拟形象中的多个第二目标区域;第三确定模块,用于针对第一虚拟形象中的每个第一目标区域,确定该第一目标区域与第二虚拟形象中对应的第二目标区域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虚拟形象生成方法,包括:确定第一虚拟形象中的多个第一目标区域;确定第二虚拟形象中的多个第二目标区域;针对所述第一虚拟形象中的每个第一目标区域,确定该第一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二虚拟形象中对应的第二目标区域之间的非刚性变换矩阵;以及基于所述非刚性变换矩阵和针对所述第一虚拟形象的目标融合系数,对所述第一虚拟形象和所述第二虚拟形象进行融合处理,生成目标虚拟形象,其中,所述目标融合系数用于表征所述第一虚拟形象在融合处理时的融合程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第一目标区域包括n个第一网格顶点,与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目标区域包括n个第二网格顶点,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针对所述第一虚拟形象中的每个第一目标区域,确定该第一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二虚拟形象中对应的第二目标区域之间的非刚性变换矩阵包括:根据所述n个第一网格顶点和所述n个第二网格顶点,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和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之间的非刚性变换关系;以及根据所述非刚性变换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和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之间的非刚性变换矩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n个第一网格顶点和所述n个第二网格顶点,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和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之间的非刚性变换关系包括:使用非刚性迭代最近点算法,基于所述n个第一网格顶点和所述n个第二网格顶点,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和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之间的非刚性变换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述非刚性变换关系:其中,F(R,S,T)表示非刚性变换关系,R表示旋转系数,T表示平移系数,S表示缩放系数,n表示所述第一目标区域或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中网格顶点的数量,p
i
表示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中的第i个第一网格顶点,q
i
表示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中与p
i
对应的第i个第二网格顶点,i=1,2,
…
,n。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非刚性变换矩阵和针对所述第一虚拟形象的目标融合系数,对所述第一虚拟形象和所述第二虚拟形象进行融合处理,生成目标虚拟形象包括:根据多个所述非刚性变换矩阵分别对所述第一虚拟形象的多个第一目标区域进行变换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虚拟形象;以及根据所述目标融合系数,对所述处理后的第一虚拟形象和所述第二虚拟形象进行融合处理,生成目标虚拟形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多个所述非刚性变换矩阵分别对所述第一虚拟形象的多个第一目标区域进行变换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虚拟形象包括:针对所述第一虚拟形象中的每个第一目标区域,基于所述非刚性变换矩阵对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n个第一网格顶点进行变换处理,得到第三目标区域;以及根据多个所述第三目标区域,得到所述处理后的第一虚拟形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融合系数,对所述处理后的第一虚拟形象和所述第二虚拟形象进行融合处理,生成目标虚拟形象包括:根据所述目标融合系数,将所述处理后的第一虚拟形象中所有的网格顶点分别与所述第二虚拟形象中对应的网格顶点进行融合处理,得到所述目标虚拟形象。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获取多个第一目标区域中所有第一网格顶点分别对应的初始融合系数;根据所述初始融合系数以及所述第一虚拟形象中所有网格顶点的融合系数,确定融合系数优化关系;根据所述第一虚拟形象中第三网格顶点的融合系数,确定融合系数约束条件;其中,所述第三网格顶点是指所述第一虚拟形象中未进行变换处理的网格顶点;以及根据所述融合系数优化关系和所述融合系数约束条件,确定所述目标融合系数。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非刚性变换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和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之间的非刚性变换矩阵包括:使用奇异值分解法,基于所述非刚性变换关系,得到非刚性变换矩阵。10.一种虚拟形象生成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虚拟形象中的多个第一目标区域;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二虚拟形象中的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豪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