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乙烯与
α
‑
烯烃共聚的高温溶液聚合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烯烃弹性体制备
,涉及一种乙烯与α
‑
烯烃共聚制备聚烯烃弹性体的工艺及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乙烯与α
‑
烯烃共聚的高温溶液聚合工艺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聚烯烃,即烯烃的聚合物,主要由α
‑
烯烃以及某些环烯烃单独聚合或共聚合而得到的一类热塑性树脂的总称。聚烯烃具有相对密度小、耐化学药品性、耐水性好、良好的机械强度、电绝缘性等特点,而且由于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容易加工成型,综合性能优良,因此是一类产量最大,应用十分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在薄膜、管材、板材、各种成型制品、电线电缆等农业、包装、电子、电气、汽车、机械、日用杂品的各个领域均有广泛的用途。聚烯烃材料作为材料中的较大的品种,但由于聚烯烃均聚物存在着自生的缺陷,比如聚丙烯具有抗冲击性能较差、韧性差、尺寸稳定性差、易老化、长期耐热稳定性差等问题。
[0003]通过添加乙烯与α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乙烯与α
‑
烯烃共聚制备聚烯烃弹性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α
‑
烯烃单体、溶剂、助催化剂1和乙烯通过混合后,得到除杂后的反应液;2)将主催化剂、助催化剂2和上述步骤得到的反应液,分别通入管式反应器中进行聚合反应;所述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2分别通入管式反应器,或所述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2混合后通入管式反应器;所述管式反应器的反应管路中设置有混合装置,所述反应液在管式反应器的反应过程中经由混合装置进行混合;3)将上述经过管式反应器后的反应液送入釜式反应器中继续进行聚合反应后,得到聚烯烃弹性体;所述工艺中包括同时使用助催化剂1和助催化剂2,或者助催化剂1和助催化剂2择一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正己烷、甲基环戊烷、正庚烷、甲基环己烷、异辛烷、异构饱和烷烃混合物;所述α
‑
烯烃单体包括1
‑
己烯、1
‑
辛烯、1
‑
癸烯和1
‑
十二碳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乙烯包括液态乙烯;所述主催化剂包括桥连含氮杂环结构的茂金属化合物催化剂;所述助催化剂1和助催化剂2各自独立的包括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己基铝、三辛基铝、氯化二乙基铝、二氯乙基铝、甲基铝氧烷、改性甲基铝氧烷、全氟苯基硼、三苯基碳四(五氟苯基)硼盐、N,N
‑
二甲基苯胺四(五氟苯基)硼盐和N,N
‑
二(十六烷基)苯胺四(五氟苯基)硼盐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和α
‑
烯烃单体的流量比为1:(1~5);所述助催化剂1与乙烯的质量比为(1~15):100g/kg;所述助催化剂2与乙烯的质量比为(1~15):100g/kg;所述主催化剂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R1选自C1~C30的烷基、C6~C30的芳基或C6~C30的取代芳基;R2选自C1~C30的烷基、C6~C30的芳基或C6~C30的取代芳基;R3选自C1~C30的烷基、C6~C30的芳基或C6~C30的取代芳基;X选自卤素、C1~C30的烷基或C6~C30的芳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催化剂1与主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0~0.01):1;
所述助催化剂2与主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01~1000):1;所述助催化剂1和助催化剂2为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催化剂;所述管式反应器还包括保温夹套;所述保温夹套中的制冷剂包括乙烯制冷剂;所述乙烯制冷剂汽化吸热后,经过压缩制冷后,再与乙烯原料混合后,一部分用于管式反应器的制冷,另一部分作为步骤1)中的乙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装置包括静态混合器;所述静态混合器包括交错挡板构造的静态混合器、SH型静态混合器和SK型静态混合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管式反应器中的聚合反应的压力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文博,吕海阳,付丹丹,栾波,王耀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